《林肯》有意去商业化 再现真实历史故事

2013/1/23 11:36:41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片中的台词根据桃瑞丝-吉恩斯-古德温的历史著作《对手团队》改编,可见斯皮尔伯格对于还原历史的重视。斯皮尔伯格:在特别的时期需要孤注一掷的做法,林肯为了这条修正案的通过、为了废除奴隶制,是做了一些游说和交易,这不仅在19世纪很正常,在今天也屡见不鲜。

丹尼尔-戴-刘易斯几乎就是影帝的代名词

丹尼尔-戴-刘易斯几乎就是影帝的代名词

最佳男配角(汤米-李-琼斯)

最佳男配角(汤米-李-琼斯)

最佳男主角(丹尼尔-戴-刘易斯)

最佳男主角(丹尼尔-戴-刘易斯)

最佳女配角(莎莉-菲尔德)

最佳女配角(莎莉-菲尔德)

  《林肯》Lincoln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主演:丹尼尔-戴-刘易斯、莎莉-菲尔德、汤米-李-琼斯、约瑟夫-高登-莱维特

  2月24日晚,第85届奥斯卡颁奖礼将在好莱坞高地中心举行。为此,我们提前一个月设置了“奥斯卡倒计时”板块,将获得奥斯卡提名的热门影片逐部进行评介和分析,希望能够对读者起到指导作用。

  俄罗斯导演提莫·贝克曼贝托夫的《亚伯拉罕-林肯:吸血鬼猎人》让人觉得是在恶搞,但如果你去了解林肯总统,就会发现电影中对于林肯的童年和成长为律师的经历还是很正经的。这位出身贫寒的伟大总统的童年就是一部贫穷的简明编年史,从小在美国西南部的农村长大,没受过几天教育,却靠自己的刻苦和聪明才智自学成为律师。林肯是一个坦率、机智和务实的人,严肃历史传记片《林肯》中丹尼尔-戴-刘易斯也选择了现实主义的表演方式:冷静自信、充满耐心、机智幽默,符号化的伟岸表演没了,最后留给观众的仿佛只有一个从历史尘埃中逐渐清晰的背影。

  《林肯》以美国宪法第13号修正案的诞生过程展开,1865年初,美国历史上最血腥的美国内战即将结束,新连任的总统林肯促使当时十分暴躁易怒的国会进行它有史以来最重大的投票表决,对宪法的修正案,要废除奴隶制度。这次的决议必须迅速而果断,赶在随时有可能投降的联邦军队之前结束,于是每一天和每一张选票都至关重要,否则结束奴隶制的机会就会错失。但斯皮尔伯格的野心不仅仅从事件和时间等细节上还原历史,影片还抓住了林肯这种做法内在的精髓。例如片中林肯那些大段的精准台词,用一个律师般严谨的思辨逻辑,以法律手段让一切违法行为占据道德的制高点,让血腥和战争赋予合法性,变成一种光荣。电影的故事情节来自戈尔·维达的历史小说《林肯》,尽管细节并不完全符合历史学家所谓可靠叙述的严格定义,但这种以文学手法描绘的林肯比历史档案中毫无生气的林肯形象更逼真,更有说服力。片中的台词根据桃瑞丝-吉恩斯-古德温的历史著作《对手团队》改编,可见斯皮尔伯格对于还原历史的重视。

  斯皮尔伯格去年的《战马》被指过于煽情和娱乐,今年的《林肯》就有意去商业化,尽可能用历史细节还原亚伯拉罕·林肯总统最后的岁月,片中除了美国宪法第13号修正案的诞生过程,还有南北战争、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和最后的剧院遇刺身亡,只是最后一切也都归于历史。

  ●奥斯卡提名

  最佳影片

  最佳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最佳改编剧本

  最佳摄影

  最佳剪辑

  最佳服装设计

  最佳原创音乐

  最佳美术指导

  最佳音响效果

  ●金球奖战报

  最佳剧情片男主角 丹尼尔-戴-刘易斯

  ■ 导演谈

  斯皮尔伯格 再拍林肯遇刺令人生厌

  记者:丹尼尔·戴-刘易斯曾经说过,每当接到角色邀请他都会努力找出自己不出演的理由,只有在说服不了自己的情况下才会接演。你最后是怎么说服他的呢?

  斯皮尔伯格:这个是花了很久。丹尼尔用了差不多六年才决定出演林肯。最初我们用的不是现在托尼·库什纳(Tony Kushner)这个剧本,也不是根据桃瑞丝-吉恩斯-古德温的《对手团队》这本书改编的。当时我们用的是一个完全原创的剧本,主要描写林肯在内战时期几场重大战役时的表现。那个剧本其实我自己也不满意,觉得没有抓到林肯这个人的要点,那是丹尼尔第一次拒绝。

  之后我又和利亚姆-尼森谈过一段时间,他也表现出了兴趣,不过之后由于我们都有其他的影片计划,这段合作也没能成行。事情有了转机都是因为托尼·库什纳的这版剧本,当时我的好友莱奥纳多-迪卡普里奥打电话给丹尼尔,让他重新考虑考虑,之后丹尼尔就读了新的剧本,在此之前他没读过这个剧本,也没看过《对手团队》这本书。读过之后他终于答应出演林肯。

  记者:林肯是美国人最尊重的总统,在以往影视作品中都被作为英雄、伟人,可是在这部影片中,我们看到他为了宪法第13号修正案通过,做了一些“小动作”,你觉得观众该怎么看待这个?

  斯皮尔伯格:在特别的时期需要孤注一掷的做法,林肯为了这条修正案的通过、为了废除奴隶制,是做了一些游说和交易,这不仅在19世纪很正常,在今天也屡见不鲜。他并没有违法,充其量是处于灰色地带,而且他做得也很高尚正派。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太完美、道德标准远超常人,我是不会有兴趣拍他的电影的。

  记者:为什么没有拍林肯遇刺的场面呢?

  斯皮尔伯格:这个我都没怎么考虑就决定了。展现刺杀能为影片增色吗?不能。只有利用刺杀博取眼球,我很痛恨那样做,尤其是历史题材。我觉得现在这样的处理更深刻。以往已经有很多影视作品描写林肯遇刺了,再拍实在有些令人生厌。

  编译:尼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