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电影节闭幕 罗马尼亚影片获最佳影片

2013/2/18 11:06:26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第6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16日终于揭晓各大奖项,罗马尼亚影片《孩子的姿势》摘得最佳影片金熊奖,波黑、法国、斯洛文尼亚合拍的《渺生一页》获得评审团大奖和最佳男演员奖,《雪崩王子》、《紧闭的窗帘》则摘取了最佳导演、最佳编剧等“银熊奖”。

  第6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16日终于揭晓各大奖项,罗马尼亚影片《孩子的姿势》摘得最佳影片金熊奖,波黑、法国、斯洛文尼亚合拍的《渺生一页》获得评审团大奖和最佳男演员奖,《雪崩王子》、《紧闭的窗帘》则摘取了最佳导演、最佳编剧等“银熊奖”。一场“罗马尼亚新浪潮”的现实主义风格席卷柏林,从获奖情况看,评委会似乎想传达一种信息――即使没有充足的资金、专业的演员,如果故事真实感人,一样能够获得认可。

  另一方面,此前呼声极高的哈萨克斯坦影片《***课程》仅获得最佳艺术贡献奖,本届柏林电影节主要奖项的获奖作品均呈现泛社会题材的趋势,华语影片此次则没有入围竞赛单元。

  《孩子》因接地气“擒熊”现实主义之风刮到柏林

  本届柏林影展主竞赛单元共19部影片角逐金熊大奖,此前一直以推崇政治题材影片为特点的柏林电影节今年也不例外,讲述美国小镇竞选的美国影片《应许之地》拿下评委会特别奖。但在最高级别的金熊奖争夺中,由罗马尼亚导演卡林·彼得·奈策尔执导的《孩子的姿势》最终从19部影片中脱颖而出。该片的故事由一场车祸引起,讲述富人子弟巴布的母亲如何动用一切力量给儿子洗脱罪名的故事。

  《孩子的姿势》虽然饱含抨击上流社会自私道德观以及腐败社会的寓意,但母爱的融入和拔高不再让这种抨击显得冰凉,从而用一种另类的方式接了把地气,极少的配乐以及大量长镜头的运用凸显其社会真实度。导演巧妙的将母爱这一让人难以评判与割舍的主题和残酷的国家现状进行结合,传递着一份国家“进行时”中的影像。虽然柏林电影节对外希望努力摆脱“政治挂帅”的隐性招牌,但从近几年金熊奖的获奖趋势来看,想要淡化这个已经成为电影节本身一大特色的概念几乎难以达成,但从这次评奖来看,近年来形成了独特现实主义风格的“罗马尼亚新浪潮”之风还是刮到了柏林,

  另外其他几部获得大奖的也都是关注现实的小成本影片。同时摘得评委会大奖和最佳男演员奖的波黑影片《渺生一页》讲的是怀孕题材,虽然影片因为过于苦情被揶揄为“卖惨”电影,但影片将波黑国内悬殊的贫富差距以及冷漠的社会关系用悲情串联,做到了在抨击体制的同时回归个人情感表达,影片与政治对接的方式“轻描淡写”,中和了不少“政治题材”给电影带来的生硬。

  同样,美国喜剧片《雪崩王子》导演大卫·戈登·格林获颁“最佳导演奖”,这是一部低成本影片,拍摄时间仅16天,片中仅有寥寥数名演员但用了一种极简单的方法呈现出现实的残酷与温情。同样,伊朗影片《紧闭的窗帘》的故事发生在一座别墅内,描述了一名老年男子的孤独生活,通过压抑的环境以及错乱的叙述传递出人和人之间的情感。

  80后导演《***教程》告捷鼓励新锐,华语片奖项零收获

  哈萨克斯坦电影《***教程》首部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首战告捷,该片讲述一名少年在学校被同学欺负、孤立后复仇的故事,是80后导演埃米尔·拜加津的首部故事片作品。同时,用于奖励创新影片的阿尔弗雷德·鲍尔奖颁给了加拿大影片《维克和弗洛看见一头熊》,该片一经首映便引发不小争议,不少观众称不知影片所云,影评机构给出了“很好”和“差”的两极评分。从获奖情况来看,无论是没有表演经验的新人、年轻导演的处女作,还是被认为创新“过火”的作品,柏林电影节均予以鼓励。毕竟,他们很可能成为电影业发展的未来。

  反观本届电影节华语片的表现并不令人满意。算起来,柏林算是华语影人的风水宝地,从1982年第32届柏林电影节阿达凭借《三个和尚》摘得短片单元最佳编剧实现“零的突破”后,张艺谋、吴子牛、谢飞、李安、徐立功、王小帅、蔡明亮、王全安等人都在这里满载而归过。但《一代宗师》赶来开幕却只展映不竞赛,因为王家卫是本届评审团主席。此外,竞赛单元零入围,令习惯了每年从柏林听几段好消息的华语影人颇不习惯。剩下的如《陌生》、《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巴比伦少年》等也仅仅入围冷门竞赛单元,最后也无缘获奖。

  近几年,在柏林受捧的是王小帅、王全安、张元和张杨为首的第六代导演,除了王全安的《白鹿原》外,大作并不多,加上参展时间不赶趟,本届集体缺席柏林,也算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