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庄“乐夫颂”纪念王洛宾逝世17年
通州连续第六年组织王洛宾专题纪念活动
本报讯(实习生成长)昨天是“西部歌王”王洛宾逝世17年纪念日,他因编创《达坂城的姑娘》、《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等西北民歌而成为一代人的回忆。宋庄艺术发展基金会与《音乐周报》在宋庄原创博展中心联合主办“乐夫颂(Love Song)”主题活动,以研讨会和演唱会的形式纪念这位令人敬仰的民歌前辈。
王洛宾以西部风情歌曲感染着后人,以至于不少人误以为他是西北人。其实,王洛宾是地地道道从北京走出的音乐家。他1913年生于东城区牛角湾艺花胡同,11岁起就读于通县潞河中学,后考入北平师范学校艺科,随俄籍老师霍尔瓦特夫人学习声乐和钢琴。1938年,在兰州改编了第一首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之后,王洛宾便与西部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从此在大西北生活了近六十年,一生译配、改编、整理西部民歌1000余首,歌曲广为传唱。宋庄已连续第六年组织王洛宾专题纪念活动。
在昨天的研讨会上,音乐界的专家、学者与宋庄的艺术家从王洛宾坎坷的个人经历谈到他丰富的音乐世界,纷纷表示出对他的敬仰缅怀之情,“向王洛宾学习”成为音乐家们共同的心声。
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著名作曲家徐沛东一进会议室就从包里拿出一张他青年时代与王洛宾交谈的黑白照片,称赞王洛宾“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是当代音乐人的楷模。在谈及王洛宾的艺术风格,徐沛东表示:“尽管王洛宾人生充满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坎坷,但他的音乐传递出的却是朴实的情感和充满阳光的热量。”他赞扬王洛宾的歌曲对节奏、结构有着很好的把握,“接地气”的音乐是他成功之道。国家交响乐团团长关峡认为王洛宾的歌曲与他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对当代音乐创作有很大启迪:“少些命题创作、少些功利化,潜下心来从生活中学习。”著名词作家宋小明则将王洛宾称为“维族音乐和汉族音乐伟大的传递手”,认为他走向民族、走向民间、走向生活的艺术精神值得当代音乐人学习。
与此同时,来自西北的民谣歌手苏阳专场演唱会也在宋庄开唱。年青一代的“西部歌王”苏阳以纪念
王洛宾为名义,在舞台上吹起猛烈的“西北风”。他和他的乐队接连带来《贤良》、《劳动和爱情》、《凤凰》、《冤家》、《喊歌》、《贺兰山下》等歌曲,特性强烈的民族旋律和节奏,一下子就点燃了台下观众激情,他们情不自禁簇拥到台前与台上一同歌唱。音乐人蒋山、画家石岩、雕塑家顾天阳、宋庄走唱运动发起人徐怀超以及青年歌手张雪娇等人也登台献唱王洛宾经典民谣及原创作品,用各自的歌声缅怀前辈王洛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