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康:其实悦悦代表了大众的想法和声音,集中反馈出来,我跟她喜欢用问答的方式,甚至是“对掐”的方式,在这种碰撞中,印象才能深刻。比方说悦悦就爱吃麻辣烫,于康你凭什么不让我吃啊。那我就把这个东西解释出来,为什么不行。我们这个组合已经被大家接受了,甚至喜欢。有时候我们讲道理,对方不一定听得懂,听懂了也不照做。我们俩的互动下来可能效果是会让大家真的去做。讲营养也好,讲吃也好,不是说让大家变得苦行僧一样,很沉重的。我也想我们俩的“于悦组合”真的变成“愉悦组合”,大家在笑过之后获得一些知识,有什么不好呢。
记者:您书上澄清了许多流传很广的“知识”,您纠正这些说法是没有根据的,比如关于人体酸碱体质的说法,传说酸性体质容易得病,所以要多吃碱性的食物。
于康:酸碱体质是科学上最大的误区,或者说是伪科学。因为人体是不能够靠酸碱来判断健康不健康。因为人身上没有统一的标准来概括,不同的器官酸碱度是不同的。比方说,食道是中性的,到了胃就是酸性的,到了肠道又变成碱性;女性的y.d一定是酸性的,否则就会有感染;血液又是弱碱性,没有一个部位能代表整个人体的酸碱性。食物也改变不了人体内的酸碱性。苹果如果在体外分解是碱性的,但被人体消化之后就不是了。多吃蔬菜水果是对的,决不是因为它们是碱性的,而是它们含有身体需要的各种维生素。
记者:您说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那它们是怎么传出来的,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信呢?
于康:很多是卖保健品的人说的,或者是为了推广一种什么东西,创造一种概念。这种东西纠正起来肯定要经历很漫长的过程,但不管多么曲折,这条路我都必须要去走。因为如果你不扭转过来,这种事情是非常害人的。有的人卖东西,拿个试纸一试,这是碱性的,就是好东西,还有的人为了把自己身体弄成碱性,一天到晚喝那个碱性的水。你知道要把胃酸的PH值从2这种强酸性变成碱性度的8,要喝40公斤的碱性水,人就不行了。所以扭转误区的过程就是推广科学的过程。
聊悦悦:“默契从不排练”
记者:讲讲您和悦悦的默契是怎么来的?
于康:有磨合,但更多是天生的。我跟悦悦的相似之处是,彼此都比较真实。她问问题也很直率,我回答也是有一说一。大概、或许、差不多,这种话我不会说。一件事,行就是行,我可以解释怎么行;不行就是不行,然后我跟你说怎么不行。如果我不了解,我就说,对不起,我不懂,有专家懂,你可以请教懂的专家。
我和悦悦,有些东西也是彼此配合的结果。当我讲得生涩或者复杂的时候,她会暗示我,她会用眼神提示我,意思就是康叔你讲的我们听不懂了。反过来有时候她问问题问跑了,我会把她给扳过来。这个过程是很愉快的,不是强迫的,也不是编排好的。有些观众说,你俩这么默契,是不是底下练的?我说从来没练过,一上场就这样。我还是很庆幸,碰到悦悦了,反正我赞扬她比她赞扬我多。我很难得碰到一个好的主持人,不光主持的好,跟我配合也好,这种主持人和嘉宾的默契也是一种幸运吧,这是可遇不可求的。我们俩以后还会磨合得更好。不能说我俩就永远吃老本了,一成不变了。有了先天的默契,还得有后天的努力。我们还有很多不足,根据观众反馈的意见,很多地方还能讲得更好。我们俩做节目都是比较用心的,她很努力,我能看出来。有时候她为了琢磨怎么提问,包括开场怎么开,怎么用话题把大家吸引过来,也是下了功夫的。我们继续努力。
聊《养生堂》:“善于表达是天生的潜质”
记者:现在养生节目很多,养生节目的嘉宾更多,但是很少见比您更“能说”的,您比主持人说得还溜,是天生的么?
于康:我其实不是一开始做科普就上电视的,经过了很多的锤炼过程,包括到社区讲,包括看门诊和病人交流的过程。所以我非常知道大家心里想知道的,比如该吃什么?有哪些误区?很多人都碰到的问题,大家情况都一样,就是我讲的问题,我知道大家需求什么。更重要的是,我不断地琢磨,大家以什么方式才能听懂。如果你讲的都是科学术语,一般人肯定听不懂,必须要把它变成大白话。比如骨质疏松,很多专家就讲骨质结构怎么变化,老百姓听不懂。我就形容是像蜂窝煤,或者变糠了的萝卜,外边没事,里边不行了。我希望能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接受我说的话。当然,善于表达也可能是我天生的潜质吧。
记者:您经常用形象的比喻来代替数据,比如您说虾皮不能补钙,“得吃三大脸盆虾皮,补的钙才够一小袋牛奶的”。
于康:其实我还是用了点心的。我对每次节目的情况进行反馈,播完之后我研究每期节目哪个地方收视高?哪个地方收视低?为什么换台了?是因为我没讲清楚,还是大家对这个问题不感兴趣?然后我会广泛地调查,每次在社区讲课,讲完了都会问大家,你们哪些没听懂?哪些没解渴?或者你觉得我讲错了,都告诉我。我把这些信息都收集起来,成为我下一次讲的升级版的依据。经过多次的循环磨练之后,可能剩下的更多是大家欢迎的。有个代价,就是要花很多的时间精力成本,别人晚上都睡觉了,我每次到北京台一录录到晚上11点。但我觉得每个严肃的学者都有责任,把好的东西传播出去。我在美国费城的朋友还跟我说,节目组什么时候去他们那儿给华人社团做个专场去。
记者:我们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是现在大家特别关心的,进超市有那么多选择,反而不知道该怎么选了。
于康:三个原则,第一,去正规的超市。第二,选择正规的商品。第三,也是最根本的一个方法,多样化。每个东西都不多要,不是说一两种食物老是吃,而是每天尽量吃二十种以上的食物,这是国际上推荐的。每种食物的量要控制,相对温和,少一点。这样就可以把风险控制在最小程度上。
记者:刚才问了悦悦,她让我问您,您对女人们把水果切成片敷在脸上的做法怎么看?
于康:女孩儿要有一个根本的想法,营养健康的根本是由内而外,而不是相反。涂脂抹粉再厉害也不能代替内在抗氧化的保持。现在中国女性两类疾病大量发生,一个是乳腺癌,这跟吃过多的动物脂肪有关,还有就是心血管疾病。至于把水果敷脸上,没用。因为不会吸收的,抹在外边的东西是进不去的,那些水果的营养得通过内在的消化。人是一个整体,没有一个人会内脏一塌糊涂,外在还水灵嫩滑。还是先把身体调养好,皮肤状态才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