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宏 连上24年的“小品王”
黄宏 1960年生人,著名喜剧演员,总政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
“每个搭档身上都有自己的艺术魅力,而不同的搭档总能为我的小品带来不同的营养。在这一点上,我总是特别感谢我的搭档们。”
初次低潮 与宋丹丹“散伙”像婚变
1989年,黄宏在辽宁台春晚上创作并演出的小品《招聘》被央视春晚看上,邀其加盟。这次首秀没使黄宏一夜成名,但却是他日后24年连登春晚的一个起点。使黄宏一炮而红的小品,是他1990年元旦晚会首次与宋丹丹合作的《超生游击队》。次年,二人携手登春晚带来小品《手拉手》。随后一年间,这对“金牌搭档”又在元旦晚会和春节晚会接连推出了《小保姆与小木匠》《婚礼》和《秧歌情》三部作品。此后,宋丹丹暂别春晚,回到北京人艺的话剧舞台上。
黄宏曾以“婚变”来形容与宋丹丹的“散伙”,甚至一度为此陷入低潮。当1993年他与魏积安合作了春晚小品《擦皮鞋》后,他找到了重新证明自己的方式。如果说黄宏的成名倚赖于与宋丹丹组成的伙伴关系,那么在1993年至今,他走出的是另一条以主导创作为核心的路。
精进创作 搭档32位演员汲百家之长
创作之外,黄宏也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从二十出头到不惑之年,二十年间他陆续拿到辽宁大学哲学系函授专科、解放军艺术学院表演系本科和北京大学艺术学系硕士文凭,并出版了数十本曲艺专著,成为圈内不可多得的学者型演员。
24年间,黄宏在春晚小品上合作过的演员多达32位,其中宋丹丹、巩汉林、魏积安、林永健分别与他合作过三次以上。从这些搭档身上,黄宏汲取百家之长,使创作不断精进。“每个搭档身上都有自己的艺术魅力,而不同的搭档总能为我、为我的小品带来不同的营养。在这一点上,我总是特别感谢我的搭档们”。
关注现实 关注题材广泛,不拘一格
从创作题材上说,黄宏的小品关注题材广泛,不拘一格,且大都与当下现实的关系十分密切。2005年的《装修》讲述了邻里之间为贪小便宜拓宽面积,而砸坏承重墙的故事,几年后就有媒体爆出现实版“装修”的事故;2011年的《聪明丈夫》中,一对夫妻为得到房子不惜办理假离婚,辛辣讽刺了当前假离婚购买二套房的现象。在2012年的小品《荆轲刺秦》中,黄宏扮演一个送盒饭的工人,“穿越”进了古装剧片场,“穿越”可是当时最热门的话题。
【历届春晚小品】
《招聘》1989年
《难兄难弟》1990年
《手拉手》1991年
《秧歌情》1992年
《擦皮鞋》1993年
《打扑克》1994年
《找焦点》1995年
《今晚直播》1996年
《鞋钉》1997年
《回家》1998年
《打气儿》1999年
《小站故事》2000年
《家有老爸》2001年
《花盆》2002年
《足疗》2003年
《兄弟》2004年
《装修》2005年
《邻居》2006年
《考验》2007年
《开锁》2008年
《黄豆黄》2009年
《美丽的尴尬》2010年
《聪明丈夫》2011年
《荆轲刺秦》2012年
潘长江认为小品的最大功能还是让人乐一乐
1996年,潘长江演了音乐小品《过河》,备受观众喜爱
潘长江就乐一乐,别给小品太多重任
潘长江
国家一级演员,1957年出生,父母均为评剧演员。1979年考入铁岭县评剧团,1982年改演二人转,1986年和赵本山合作《大观灯》在东三省引发轰动,1989年参加第三届国际青年戏剧节演出《猪八戒拱地》获个人表演金奖,走上小品表演道路,随后于1992年登台央视春晚,其出演的《桥》《过河》等都成为了春晚的代表作品。
“只能说喜剧性不如过去更直接。过去只要定好一个主题随便演,现在要顾及的东西多了,更累、更压抑。小品本身就是过年一乐,它不是报纸也不是杂志。不要把过多的重担压在一个小品身上。”
潘长江的小品接地气,表演也生动,让不少观众一见到他就会“乐”。而“乐一乐”也正是潘长江认为小品的宗旨。每次站在舞台上,他们的表演时间一般不会超过10分钟,但舞台下的他们却经历着许多的不为人知:准备节目、节目被毙、观众批评……他在接受记者采访中说,虽然他确实成名了,但却受到过春晚的N次伤害。潘长江认为,现在小品的条条框框很多,大家要求也很多,但最重要的还是乐一乐。
初识小品 微型戏剧,搞笑是重点
今年春晚语言类节目最大的惊喜,莫过于潘长江和蔡明的《想跳就跳》了。阔别春晚五年,潘长江再度站在了小品的舞台上。
潘长江最早接触到小品,是在1987年和赵本山合作《十三香》。那时候他觉得小品就是一个微型的戏剧,和现在的微电影差不多,里面也有矛盾冲突,喜剧演员想的就是如何搞笑。对于为何当时走上了“小品”这条路,潘长江也说得很简单,“80年代的时候,没有别的事情做,也没人找你,在北京漂着,不上春晚演小品去哪儿吃饭?”
将潘长江和小品紧密相连起来的,还是春晚。1992年,潘长江第一次走进春晚剧组,是借了广东同行的光。当时广东出了一个作品叫《草台班子》,刚开始时,上上下下都说这个小品特别棒,里面的广东演员可能要大“火”,然而几经周折,那个演员却离开了剧组,潘长江被临时从铁岭调到北京顶替。无心插柳出演的《草台班子》让潘长江进入到春晚小品的创作“体系”中,“最起码到春节晚会剧组走了一圈”。
随后,1996年潘长江凭借小品《过河》在春晚一炮走红。
成名之后 作品不被理解最难受
春晚给潘长江带来了更大的空间,但也曾让他彻夜难眠。小品被毙,是让创作者最难受的事情,潘长江说,1997年的那届春晚他的作品《开学》在主题、立意和形式上都很好,而且他整整为了这个小品排了三个月。可最终还是没能登上春晚的舞台。“那个时候我真的不理解为什么就被毙了,他们连个理由都没有给我”,这件事情给了潘长江很大的打击。在听到自己小品被毙的那个深夜,潘长江从床上爬起来,从五棵松到中央电视台,他来来回回走了一个晚上。
在潘长江看来,小品的功能就是逗人一乐,十几年来,潘长江先后演出了《过河》《迎亲》《魔力奥运》《减肥变奏曲》《同桌的她》等小品。其中,潘长江和黄晓娟合演的《桥》也让他很难忘。“那个小品里,我们塑造了一正一邪反差特别大的两个角色,但是观众看完却说不能理解为什么黄晓娟会看上潘长江。”他直言,这个小品播出后接踵而来的种种否定一度令他无法接受,“看着这个小品被说不合理,我真的很难受。”虽然凭借小品开始被广大电视观众所喜爱,但多年下来,潘长江对春晚的心态是又爱又恨,“我是受过它N次伤害的人”。
2007年的小品《将爱情进行到底》,潘长江认为它和自己以往小品相比,在风格、样式和表演状态方面都不一样,“过去的小品比较外在,比较夸张,这个小品怎样去体现‘新’?自己怎样实现转型?这些是非常艰难的。”其实,第一次看完本子,潘长江觉得它不是喜剧,也没有语言上的包袱,后来他才觉得剧本的文学性的确非常强。
再次出山 演员和观众都变化了
在这次颇具“文学性”的尝试之后,潘长江从小品中抽身出来,转攻电视剧。“我确实整整5年没登上这个舞台了,都在做看客。沉寂的5年里,我和蔡明演了多部影视剧,这些作品都在锻炼我怎么刻画人物,如何真真正正地演人物,不夸张。这5年我没白学习,表演也改变了许多。”
五年后《想跳就跳》的问世,纯属偶然。潘长江说,今年他依旧压根没想上,准备继续当观众,没想到剧组打电话表示想跟蔡明合作,蔡明也以老友的情分邀他出山。他透露,《想跳就跳》之前曾有三个剧本被毙掉,到直播时已经是修改的第36稿。
《想跳就跳》的灵感是民间广场舞热,在潘长江看来,这些跳舞的中老年人,不光是聚在一起跳舞——他曾参加过一个电视节目,里面的广场舞团团员几乎每个人身后都有家庭的厄运,丧偶、车祸、病死等等,聚在一起“更是抱团取暖”。
潘长江认为,小品跟相声一样,是讽刺的喜剧,没有讽刺就不是喜剧。但现在的条条框框比较多,很多重担小品也承担不了。潘长江说,观众千万不要把这事看得太重,动不动就上纲上线,小品的任务是给大家送欢乐,“你笑了,就对了;没笑,该去医院瞅瞅”。
在潘长江看来,小品历经这么多年,从演出者角度说,过去是全身心投入,现在大家不光是演小品,也会有别的工作;从观众角度来说,现在观众的口味也不一样了,以前以开心为主,现在不仅仅要乐,还要看你够不够水平,时尚不时尚,而这也是他们老一辈喜剧演员很难跨入的地方。他们不像“开心麻花”那样年轻有锐气,也没有那么“敢演敢做”。
【历届春晚小品】
《草台班子》(1992年)
《桥》(1993年)
《过河》(1996年)
《一张邮票》(1998年)
《减肥变奏曲》(1999年)
《同桌的她》(2000年)
《三号楼长》(2001年)
《魔力奥运》(2005年)
《将爱情进行到底》(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