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丝特·威廉斯 1921.8.8-2013.6.6 生于美国加州
2013年6月6日,素有“好莱坞美人鱼”之称的电影演员埃丝特·威廉斯(Esther Williams)在美国洛杉矶比佛利山庄的家中去世,享年92岁。据她的发言人透露,埃丝特·威廉斯是在睡梦中安详辞世的,由于年事已高,去世前她身体健康状况不佳。消息公布后,美国有线新闻网等媒体迅速作出报道,同时播发了她的照片和视频,并制作了纪念专题。
埃丝特·威廉斯1921年8月8日出生于美国加州南部,年轻时即热衷于游泳运动,获得过美国多项自由泳和蛙泳锦标赛的冠军。成绩卓越的她原本准备参加1940年第十二届东京奥运会,结果此次奥运会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而取消,这使她非常沮丧。不过仅仅过了一年,幸运女神就开始眷顾这个少女。当时,福克斯电影公司的花样滑冰女星索尼娅·海妮(Sonja Henie)风头正健,米高梅电影公司急于寻找一名女运动员与其竞争。1941年,相貌甜美、擅长游泳的埃丝特·威廉斯被米高梅公司的星探发现,开始进入好莱坞电影界。
1942年,埃丝特·威廉斯出演了她的首部电影《一夫二妻》(Andy Hardy's Double Life),与当时已是著名演员的米奇·鲁尼(Mickey Rooney)演对手戏,引起影坛注意。
1944年,二战进入尾声,好莱坞各类传统形式的歌舞片在银幕上争奇斗艳、方兴未艾,米高梅公司则另辟蹊径开始拍摄一部水上歌舞电影。影片最初命名为《男女共学》(Mr. Co-Ed),后来米高梅公司的高管看了样片后,决定将宣传的重点放在埃丝特·威廉斯的花样游泳上,于是电影被改名为《出水芙蓉》(Bathing Beauty)。这部红极一时的歌舞片投资巨大,场面奢华,男主角是美国著名谐星雷德·斯克尔顿(Red Skelton),当红的哈瑞·詹姆斯爵士乐队(Harry James and His Orchestra)和女歌手海伦·福雷斯特(Helen Forrest)也在片中亮相,可谓群星云集。
1944年7月,《出水芙蓉》在纽约大剧院首映,米高梅公司为埃丝特·威廉斯竖起了六层楼高的广告宣传牌。影片绚丽的色彩、幽默的剧情、宏大的场面、精美的歌舞征服了观众,获得了极大的票房成功,埃丝特·威廉斯也一举成名,迅速蹿升为好莱坞一颗耀眼的明星。此后,从1945年到1955年,是埃丝特·威廉斯事业的巅峰期,她连续主演了《齐格菲富丽秀》(Ziegfeld Follies)、《碧水良缘》(Easy to Wed)、《出水红莲》(On an Island with You)、《带我去看棒球赛》(Take Me Out to the Ball Game)、《洛水神仙》(Neptune's Daughter)、《百万美人鱼》(Million Dollar Mermaid)、《简单爱》(Easy to Love)等一系列以游泳、潜水、滑水、跳水为主题的歌舞电影,深受全球观众喜爱。至20世纪50年代,她已是好莱坞片酬最高的女明星之一。
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水上歌舞片的热潮逐渐消退,埃丝特·威廉斯开始尝试拍摄一些普通剧情类电影,但始终反响平平。1963年,埃丝特·威廉斯退出影坛,相夫教子之余开始涉足商业,和丈夫一起经营一家游泳公司,旗下拥有以“Esther Williams”命名的游泳馆和游泳衣。1984年,她还担任过第23届洛杉矶夏季奥运会花样游泳比赛的专业解说。
埃丝特·威廉斯最为中国观众所熟悉的电影当属她的成名作《出水芙蓉》。该片于1948年在上海公映,引起巨大反响。据沪上爵士名家郑德仁回忆,当年他曾在大光明一天连看四场《出水芙蓉》,为的就是速记乐谱,确保百乐门第一时间奏响电影主题曲,以吸引舞客。有美国学者认为,“米高梅出品的《魂断蓝桥》和《出水芙蓉》是上海当时最流行的两部好莱坞影片。”(玛丽·坎柏,《上海繁华梦:1949年前中国最大城市中的美国电影》)
1950年,美国电影在大陆全面禁映,《出水芙蓉》作为好莱坞“腐朽、堕落”的文化符号遭到批判,成为相当有名的一部“***”,长期禁映,人们至多在看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时,从“阿飞”口中听闻过它的“大名”。1979年,中美建交,美国电影重返大陆。1989年,《出水芙蓉》经上海电影译制厂配音后在全国公映,受到观众热捧。20世纪90年代,该片在央视多次播出,久映不衰,成为众多70后、80后儿时的美好回忆。
埃丝特·威廉斯未必熟知她的代表作在中国命运多舛的放映之路,功成名就的她,晚年生活怡然自得。她年逾70岁时仍“每天游泳”,并不时接受各类电视节目的采访,回忆好莱坞的黄金年代。1994年,为庆祝公司成立七十周年,米高梅公司制作了大型纪录电影《娱乐世界(完结篇)》(That's Entertainment! III),73岁高龄的埃丝特·威廉斯再度走上银幕,出现在这部被誉为“美国歌舞片百科全书”的纪录片中,娓娓而谈的,仍是《出水芙蓉》。 文/冯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