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代》上映有多久,应运而生的口水混战就有多久,而伴随着粉丝忠诚度与批判责任感的刻意彰显,正反两方的“战火”蔓延也逐渐升级,愈演愈烈。
关于受众群体——年龄分层以偏概全
在对《小时代》批判的根源之中,隐含着对受众群体多为青少年,而青少年这般一窝蜂盲目疯狂追捧的担忧。但在记者调查中,这种简单的以年龄分界流于以偏概全,90后也有清醒理智,而70后亦不乏对《小时代》的肯定。
正方:不要把观影者妖魔化
《小时代》受众群的确以90后为主,然而38岁的主持人乐嘉也说:“如果我们总是只从我们喜欢的人身上学东西,我们会丧失掉从我们的对手、我们的敌人、我们不喜欢的人身上学东西的机会。”45岁的作家、编剧石康则认为对郭敬明的围攻是 “一次集体性的嫉妒狂欢”。
记者了解到,即便在《小时代》的90后拥趸中也有分层:涉世未深的初高中生力挺与捍卫者居多,但不少年龄稍大、文化层次稍高的观影者在表达喜爱的同时也会理性分析影片的不足,大学生曾宝萦就认为,外界借着《小时代》的风潮把“90后”给妖魔化了,“所谓的‘误导青少年’或许只是‘大人们’在瞎操心。 ”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青年教师常江博士表示,教师的责任在于传授规范、方法,而不是代替学生做出审美的选择:“文化产品的日趋多元化,给人们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选择,这终究是一件好事。当然,艺术作品是有高低优劣之分的,审美也是如此,这就是我们需要美学教育的原因。 ”
反方:年轻人的疯狂与任性无法理解
编剧史航和影评人周黎明被视作微博“倒郭派”的领军人物,前者调侃“导演把关把得好,全片没出现一个演技派,大家水准一般齐”;后者则认为“《小时代》之烂远远超过《富春山居图》”。而《小时代》与郭敬明粉丝集体还以颜色,施行言语围剿,换得“90后猛于虎”之叹。
已步入职场多年的IT工作者邱鑫告诉记者,前几天坐地铁时,正好有 《小时代》广告,身边就有一群穿着校服的女孩子开始尖叫,这让他深刻感受到了什么叫疯狂, “我顿时觉得自己老了,旁边几个同事也愣住了,完全无法理解她们到底在想什么。”在超过25岁的群体中,即便愿意或已经观摩 《小时代》,但也大多表示出了 “想要紧跟潮流,最终才发现认知无力”的 “代沟感”。记者在影院遇到一位陪着初中生女儿来看 《小时代》的70后母亲,她表示, “我觉得现在年轻人把很多东西看得太理想化了,我们这一代还是比较现实、比较脚踏实地一点。”
关于价值导向——满篇名牌物欲至上
在《小时代》中,满篇名牌、纸醉金迷,郭敬明用尽全力向众人展示了一个充满香奈儿、迪奥定制款服装、卡地亚手表、路易·威登包包的物质世界,这也成为对其价值观争议的焦点所在。
正方:只是捅破了那层窗户纸
在导演郭敬明看来,物质和名牌是避不开的,即便小说不写、电影不拍,也依然存在:“我觉得可以勇敢一点,捅破那层窗户纸,没必要遮着掩着,用一种最血淋淋的方式来描写。你觉得Logo讨厌,我就满篇给你写Logo,我怎么去享受自己赚到的财富是我的权利,你不能剥夺我的权利,不要轻易审判我。 ”
资深教育工作者舒教授表示,无论是家长还是社会,都应该对青少年更加信任和包容,一部电影对一个人产生的影响力是在可控范围内的,“让孩子去看看电影所呈现的不同世界未尝不是好事,毕竟现在的孩子从小就见多识广,他们对于物质和时尚的接受度很高。 ”在常江眼里,对一个成年人来说,他/她向往什么样的生活、消费什么类型的文化作品、是否愿意以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去分析社会现象,也是他们的自由。
反方:纯粹拜金主义无法容忍
口水混战的另一方,则坚定地认为作为一部针对90后甚至95后人群的影片,大肆渲染所谓“上流社会生活”的价值观误导之嫌非常明显。周黎明告诉记者,炫富的电影不算少,但如此赤裸裸的拜金主义实属少见, “好莱坞有一些炫富影片,但落脚点都会是 ‘财富是次要的,还应该有更高的追求’等更深层次的主旨。例如 《了不起的盖茨比》,影片的奢华程度让人惊叹,但影片其实讲的是主人公虽然有钱,但很空虚、不幸福。”在他看来,如果连价值观都无法摆正,影片的主体就已坍塌, “你可以没有太多内涵,但不能以为把好看的镜头、奢侈的物品无限制地呈现给观众就好了。”
关于博取奖项——首次执导即获大奖
与如今网上铺天盖地的口诛笔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小时代》头上的两顶桂冠——上映前夕,它一口气拿下了某传媒类电影奖的最佳新人导演、最佳影片奖。有人说,首执导筒即获认可的郭敬明,成功地让影坛前辈们闭了嘴;也有人说,奋力博奖,不过是深谙世道规则的郭敬明的又一场精心策划。
正方:奖项是种肯定
“很感谢授奖给我的人,让我们这一代能够创造自己的语言,创造自己的影像,来讲述我们的时代。 ”夺奖当晚,郭敬明激动之余,也表示奖项肯定了他口中的全新的电影类型与手法,更肯定了中国当代年轻人的电影梦。 “希望我们这群年轻人创造的电影梦,能让中国更多年轻人一圆自己的梦想。 ”
而《小时代》官方微博对此次获奖的阐述,或许也是郭敬明内心的潜台词:“《小时代》不仅实现了自己在商业上的最大价值,还在这样一个学术类的奖项上获得认可,无疑是肯定了《小时代》在电影语言与电影艺术上的成功。 ”
反方:过程充满蹊跷
一面是电影新人的欣喜若狂,一面是传媒人在微博上对这一结果的沉默与质疑,《小时代》头上两顶桂冠的出炉,在意料之中,却在情理之外。
所谓意料之中,是因为《小时代》剧组或许是入围影片中最配合整个评比活动的——开幕式,郭敬明作为嘉宾前去座谈;首映,《小时代》粉丝“包场”使得媒体记者几无一席之地;郭敬明本人更毫不掩饰对奖项的野心。而所谓情理之外,则是许多参与投票的传媒人发现,结果和他们所想的大相径庭。据知情人士透露,前期的评选过程颇为透明,偏偏是颁奖当晚现场投选最佳影片时,部分评委的投票器离奇失灵,至少有3位评委没参与投票,屏幕上却显示“有效票数56票(1位弃权)”,最终的结果也就更显蹊跷。 “投票前主办方特别宣读规则,万一有两个作品票数一样,即可并列。当时大家以为是假设性的说法,现在看来是有些刻意了”。
对此,评委之一的影评人李星文在颁奖当晚就于微博称,奖项“90%都靠谱,瞬间逆转成焦土”,让《小时代》并列最佳影片,则是“最天才的编剧也想不出来的剧本”。
当然,但凡是奖项,就逃不过“蹊跷”或“分猪肉”的质疑。借奖项来吆喝,已成为很多影片自我营销的重点。常江表示,有卖方就有买方,既然将电影产业化了,就势必要面对这种状况。在商品和市场的逻辑里,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但大家对此事如此关注,似乎说明了一个问题:中国的电影评判标准还处在比较“杂乱”的阶段:“不但山头林立、各有心事,且时常与营销行为暗通款曲,几无独立性可言。长远地看,于电影业的发展大有祸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