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派》中学点映 笑爆全场获力撑

2013/7/9 21:36:43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7月9日下午,刘杰导演执导的青春题材电影《青春派》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提前点映。作为一部以中学生视角切入,真实反映了当下90后的生活和情感状态的影片,第八十中学的同学和老师们看后均认为影片很真实亲切,很接地气。

  女物娱乐讯 7月9日下午,刘杰导演执导的青春题材电影《青春派》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提前点映。整个观影过程中,学生们的笑声充斥全程,无比欢乐。而女物娱乐在映后采访了多位学生和老师,他们均称赞影片真实亲切,其中所营造的幽默轻松氛围也得到大家认同。虽然大多数同学都表示还没有看过近期颇受瞩目的《小时代》,但相比较于例如《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等青春片,他们都表示力撑《青春派》更加贴近内地生活。

  观影现场:笑声充斥全场 被赞真实亲切

  该片在刚结束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很好的口碑,而当天的放映效果也非常喜人,从影片开始到结束,整个放映厅几乎都充斥着学生们的笑声。其中,男主角讽刺中国足球队的一幕,以及秦海璐饰演的老师喊出“累死你一个,幸福你全家”的口号时,学生们更是拍手叫好,爆笑连连。

  作为一部以中学生视角切入,真实反映了当下90后的生活和情感状态的影片,第八十中学的同学和老师们看后均认为影片很真实亲切,很接地气。

  关于高考:导演角度轻松 同学态度多元

  当天观看影片的大部分是高一或者高二的学生。虽然片中有不少情节反映了高压的高三生活,但演员的生动演出和导演营造的轻松氛围,让不少同学看完后没有增压,反而更加积极。一位高二的男同学说道:“影片很真实地反映了学校生活,其中有些事情我们也经历过。这个电影对我的触动还挺大的,觉得在青春的道路上要敢于追逐自己的梦想。看完电影后有一种努力的冲动,不觉得有压力。”

  另一位男同学也表示对影片非常有共鸣,“例如片里出现的很多练习册啊、宿舍里的生活等等都非常有共鸣。而且这个电影是在北京拍的,以前看了《致青春》,还有《那些年》,但这部更加亲切,他们说的话、语言,跟我们都差不多一样的。看了后会觉得有动力,里面一些刻苦的画面挺激励我们的。”虽然影片呈现出高考的不同面向,但这位同学认为对于消极因素会一笑置之,“里面还是积极因素比较多,消极因素也就一笑了之,真正需要汲取的是那些积极的。毕竟高考是必须要经历了,所以要抓住积极和精华的部分。”

  虽然只是高一高二的学生,但许多同学也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对于高考这座独木桥有不同的看法,“里面秦海璐演的老师说她十几年来生活只有高考,觉得高考是学生的唯一出路,但我觉得并不一定是唯一出路,不一定要走这个独木桥,其实可以去国外,或者别的方式,都是可以的。但中国现在高考这个独木桥的思想观念太根深蒂固,现在时代进步了,多元化的社会,人的出路应该更多一些。”

  关于早恋:不再是禁忌话题 老师学生各有看法

  片中男主角居然在高考前拍毕业照时,当着全校师生的面,大声地用泰戈尔的诗句向暗恋了三年的黄晶晶表白,收获了甜蜜又苦涩的初恋。时代变迁,“早恋”也不再是让人惊恐的话题,学生们的想法也相当客观。一位女同学说:“我觉得这个电影说早恋说得有点太重了,谈恋爱的问题要辩证得看一看,比如谈得好可能会促进学习,但过分执着,就像男主角就稍微有点稚嫩的样子,没有把握好这个度。例如像他和喜欢他的女生互相学习,这就比较好。”

  一位观看了影片的化学老师坦陈早恋现象确实有,“早恋的有,而且这些年,不是学习差的学生早恋,有时候反而是学习非常好的学生。因为毕竟学生就是在这个年龄阶段。”虽然这位老师承认早恋肯定会对学生有影响,但最重要是能把它转化为正能量,“这也在于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如果能够把他们彼此的喜欢、暗恋,转化成正能量,比较顺利渡过青春期,也不会耽搁学业,这是最好的。我这么多年当老师,处理早恋问题,也是工作中比较棘手的问题。”

  关于青春片:《青春派》更接底气 《小时代》还没看

  虽然近来各种国产青春片在市场非常火热,例如《小时代》《致青春》等都引起很大反响,但大部分学生都表示还没观看过这些电影,许多人反而是对台湾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更加熟悉,而他们对于《青春派》也表现出更多的喜爱,“《那些年》可能更多地表现了一种心态,比较多文艺修饰,这部电影反映了整个高考过程,更加平易近人。高考毕竟是人生中比较重要的事情,可能这个电影更合适我们看。”

  而一位看过《小时代》的同学则认为,两部电影题材不同,无法做比较,“《小时代》和《青春派》题材的着重点不一样,这个是讲高中紧张的学习生活,那个是大学期间的故事,无法比较。《那些年》还可以比较一下,但两个地方教育的制度也不同。”(覃覃/文 陈植/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