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经历
1991年02月26日,李彩琳出生于韩国首尔一个文化底蕴深厚、艺术氛围浓厚的学者家庭,成长环境十分自由。出生后不久,彩琳随家人先后前往法国巴黎、日本筑波科学城和东京生活。
童年时光
童年,彩琳长期在海外生活,只有在假期才会回到首尔江南区紫谷洞的外祖母家,在那栋雅致温馨的三层洋楼里住上一两个月。那时的紫谷洞还不叫紫谷洞,也没有如今这么繁华,但却是个充满人情味的地方,那时的许多平凡却快乐的小事令她至今记忆犹新。
有一年,彩琳从日本回到韩国参加一项短期课程,虽然大家相处的时间很短暂,但她却与那里的人们相处的非常好。她和女孩子们交换黏纸,与男孩子们在操场上跑来跑去的玩耍。在彩琳过生日的时候,她在外祖母家的前门写上“Birthday”,并且邀请了很多人来家里,因为彩琳邀请来的人实在太多了,令她的外祖母忍俊不禁。
如今的紫谷洞改变了许多,彩琳记忆中的许多房子,还有她曾经独自上去探险的山都早已变了模样,她说,如今这里的一切都发展太快,让她几乎摸索不出它原本的样子,这让她感到惆怅。
彩琳5岁时,她唯一的妹妹夏琳出生,姐妹俩的关系极好。当年,为了教自幼就在海外成长的姐妹俩韩文,物理学者父亲开始写起了童话又画起了漫画,让这两个睡醒后总“斗嘴”的小丫头消停也多亏了漫画,最终竟因此开辟了另一番事业,姐妹俩就这样在不谙世事的年纪以独特的方式为她们的父亲拓展了人生的道路。后来彩琳为了追寻自己的音乐梦想留在了韩国,夏琳则继续在海外留学,不常回韩国,姐妹俩聚少离多,但是她们的感情却从未被时空所阻隔,大家还是可以看见她们在飞机场或国外的潮店里比肩而行的情景。
因为父亲喜欢去新地方感受,所以彩琳跟随他搬过十余次家,平均一年就搬一次家,一家人甚至会等不到租期期满便早早的搬家。为了便于随时搬家,他们住宅里的家具装潢一切从简。这样的生活既新鲜又自由,一产生想要生活在江边的想法,当晚就会去打听。彩琳对这种独特的生活十分适应。那时在一个地方落脚刚刚超过一年,彩琳和妹妹就会先问:“爸爸我们不搬家吗?”彩琳说,这种经历让她有了多样的想法。在所有居住过的地方里,对彩琳影响最深的是首尔时尚街区弘大,在那里,10岁的彩琳还第一次自己用零花钱买了衣服。正如彩琳的父亲所说的那样,对于彩琳来说这是一段“值得回忆的美好且有趣的时光”。
从小,彩琳就对时尚有着浓厚的兴趣,从10岁起,她就用零花钱购买自己喜欢的衣服穿。据Dara回忆,练习生时期的彩琳就与别的练习生很不一样。在彩琳加入YG之前的青少年时期,彩琳在香港购买了人生中的第一件Chrome Hearts的衣服,那时Chrome Hearts在韩国并不出名,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品牌,但彩琳却被Chrome Hearts的独创性深深吸引,从此她与Chrome Hearts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彩琳结识了Chrome Hearts的创始家族和设计师们,与其继承人Jesse Jo Stark更是成为了好友。
童年,彩琳可以在姨妈的书店里阅读书籍,也可以在姨妈的艺廊里欣赏艺术作品,还可以到祖父李炳赫教授隐退后居住的“梦之岛”上体验恬淡的渔耕生活。自幼就在祖父那里学会使用工具的彩琳手很巧,在布置教室、清扫教室方面是“专业级”的,她还自己做过洋娃娃。
童年,彩琳基本不看电视,全家人常常一起听音乐、画画、读书。彩琳跟父亲一样很喜欢画画,父亲还记得,当他在画着什么的时候,彩琳和妹妹就会说着“爸爸,您在干吗呢!”和他一起画,这样的场景父亲很是喜欢。父亲还喜欢当他用彩色笔时,彩琳和妹妹便说着“把这个给我吧”抢着帮忙上色。彩琳12岁时,父亲李基镇教授为女儿们画的第一本画册问世,当时彩琳作为李基镇教授的长女首次公开露面,和家人们一起接受了韩国影响力最大的新闻媒体——朝鲜日报的专访。
在宗教信仰方面,由于彩琳的家族深受韩国西江大学这所天主教大学的文化熏陶,并且她的外祖父就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此外,彩琳自幼就在天主教国际学校上学,因此她信仰天主教,她童年时还曾梦想成为一名修女。
学生时代
彩琳在学生时代从来没有上过超过100人的学校,她说:“那时候,我们不分年龄和性别,大家都是朋友。”
从小,彩琳一直在国际学校上学。在国际学校里,彩琳遇到了各个种族的朋友。尽管在国外的不少地方,种族歧视的问题一直存在,但彩琳说:“我与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朋友,因此我不会对任何种族持有偏见,这点一直令我心怀感激。每当我去参加生日派对或者去朋友家做客,我总能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与传统所留存的韵味。”彩琳还表示,在她的学校里也并不存在被抛弃的学生。不管是什么种族的孩子,也不管身体有没有缺陷,大家都不会因此而产生抛弃或欺凌某一个人的想法。这种平等的观念对彩琳的影响很深,她至今依然像当年那样,平等的与世界各地的人交朋友。
国际学校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因此彩琳自幼就成长于多元的文化氛围中。并且国际学校是用英文授课的,因此彩琳自幼就练就了一口漂亮的英语,然而彩琳的韩语却因为长期的海外生活而一度生疏。
父亲李基镇教授担心彩琳和彩琳的妹妹忘记韩语,因此每到休假的时候就和她们一起躺着,枕着枕头,自然地给她们讲KaKa的冒险故事。姐妹俩很喜欢父亲讲的童话故事,睡前一定要听故事才能睡着,经常在被窝里闭着眼睛听故事,听完之后又撒娇着请求父亲继续讲。父亲还为姐妹俩写起了童话书,内容就是即兴给彩琳和妹妹讲的睡前故事,于是父亲自己写的童话书成为了姐妹俩在海外生活时的韩文教材,书中的插图也是由父亲亲手所绘。后来父亲写给姐妹俩的童话书在中国台湾、法国、日本等8个国家和地区出版了。
13岁时,彩琳的母亲建议彩琳去接受一些新的挑战,于是彩琳一个人拖着行李再次回到巴黎求学。
在彩琳离开家的前一晚,整个家庭都难以入眠,家人们都舍不得彩琳,可他们不得不让她离开,她的父亲李基镇教授在书里这样写道,那种必须要送走女儿的心情就像“冰水滴落在胸口”。那天早晨,彩琳向家人鞠躬道别后便独自离开,没有回头。父亲在书里写道,尽管彩琳还只是个小女孩,但她仿佛在一天之内长大了。
巴黎好冷,彩琳在那里举目无亲,她好想回家,但她还是很珍惜在巴黎学习、体验与历练的时光。彩琳住在巴黎的homestay家庭约2年,因此她能够快速的了解巴黎这座城市。在那里,许多亚洲学生只去学校里念书并与其他亚洲人一起玩,但彩琳没有选择这种生活方式。她真正融入了巴黎当地人的生活,她说:“能够体验到当地的食物与生活方式对我来说真是太棒了!”然而,并非所有的homestay家庭都很好相处,彩琳也很遗憾的看到了她的朋友不得不搬出homestay家庭的情况,但彩琳与那家巴黎人相处得很融洽,彩琳说:“我很幸运能遇见那么好的人并且度过那么美好的时光。”
在国外成长,有快乐,当然也有烦恼。特别是在彷徨的青春期,彩琳和妹妹都感到很困惑。彩琳的生活总是辗转不定,她搬过许多次家,换过法式国际学校、美式国际学校、天主教国际学校等好几所国内外的、种类各异的国际学校。她和妹妹发现,由于长期在海外生活的缘故,她们即使回到韩国也很难真正融入韩国文化,而在国外,她们也仅仅被视为亚洲人。于是彩琳和妹妹自嘲说她们自己是“外星人”,其中颇有几分无奈。尽管在海外长大又能说几国语言的她们成为了不少人羡慕的对象,但站在她们的立场,长期的海外生活却给她们带去了许多烦恼,彩琳说,这让她感到“不安定”。
在那段生活在海外的岁月里,彩琳虽然没有因为是亚洲人而在校园里受到同学们的歧视,但她在与西方人相处的过程中却很明显的感觉到:西方人对亚洲女性始终有很深的偏见。在西方人眼中,亚洲女性就是含蓄和柔弱的代名词,当他们认识彩琳以后就把她当作亚洲女性中的“另类”。但彩琳并不赞同他们的观点,在她看来,亚洲女性还有很酷的一面,只不过西方人并不了解罢了。在与西方人相处的过程中,彩琳越发坚定了她想要打破西方人对亚洲女性的偏见的信念。她想要为女性,特别是亚洲女性发声,让西方人看到,亚洲女性不仅仅温婉,她们也很酷,她们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多彩的想法。这一信念为彩琳如今的音乐风格与音乐态度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