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翔个人资料老婆照片及他好听的歌曲演唱会

2013/11/19 14:39:54 作者:佚名 来源:女物娱乐网
费翔,美籍华裔,华语乐坛的著名歌手、演员。出生于台湾,成长于美国。费翔1981年出道台湾,是国语流行乐坛首位外形与唱功兼备的歌手,1983年费翔赴东南亚发展,在新加坡当选的亚洲十大歌星。

  早年经历1990年,正是费翔在中国的歌唱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为了追求新的挑战和进步,费翔投入了娱乐界声誉极高的美国百老汇音乐剧。费翔是唯一一位能够在亚洲流行音乐与百老汇艺术领域做跨界演唱的传奇歌手,也是华语歌坛唯一进入百老汇、且参加参与“世界音乐剧教父”韦伯作品巡演并主唱的艺术才子,费翔是迄今为止我们国家距离百老汇最近的人物之一。

  1986年大陆流行乐坛正处在萌芽之中,费翔以重新演绎的形式,将台湾最优秀的流行音乐介绍到内地,有力地推动了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加速了海峡两岸文化艺术的交流。乐林公论费翔对于国语歌曲的流传功不可没,尤其是在两岸敏感的政治背景下,正是费翔的传播铺路,才会有后来那些远赴内地歌坛发展的港台歌手,费翔真正架起了台湾与内地流行音乐的桥梁。

  1997年,费翔推出中文版《百老汇精选》专辑,将百老汇历史上最经典的曲目,译成中文演唱。不但让他在美国历练多年的音乐剧魅力完美发挥出来,更一圆他将百老汇精华带入中国的心愿,费翔要让所有歌迷跟着他,进入迷幻华丽、目眩神迷的百老汇之梦。录制这张《百老汇精选》专辑,费翔是希望以歌手和制作人的身分,与自己在百老汇音乐剧演员的身分结合起来,透过这一张专辑让所有的聆听者能够更了解,并且欣赏百老汇音乐的美丽与哀愁。更大的作用还是推动音乐剧在中国的发展。

  家庭背景

  费翔生在台湾,父亲是美国人,母亲是北京人。费翔的本名为Kris Philllps,所谓“费”这个姓是音译而来--费翔,取其「飞翔」之意。费翔的外祖母祖籍是山东烟台莱州,因此有人把费翔的祖籍定为山东烟台。

  教育背景

  费翔1978年台北士林美国学校毕业,以优秀成绩获得了斯坦福大学的全额奖金,进入竞争最激烈的医学本科学习。斯坦福是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大学之一。费翔1年后因对戏剧的热爱毅然转入该校戏剧系,后考入纽约一所著名的专攻舞台表演的戏剧学校。

  2演艺经历出道台湾

  ——白马王子歌影双栖

  1981年,大学毕业的费翔回到台湾,费翔被华语圈最有影响力的女导演张艾嘉发掘,参加了台视单元剧<<十一个女人的演出>>,中的《去年夏天》的演出,费翔饰演的是一个盲人青年罗迪,空洞的眼神与华丽的面孔,为了演好盲人的角色,费翔还特意到盲人院和盲人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费翔的敬业由此可见。

  1982年费翔与著名制作人谭健常合作在台湾推出的首张个人专辑《流连》即获得了”金唱片”奖,主打歌《流连》更是一推出就在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同时成为冠军歌曲,在排行榜蝉联冠军半年之久,并在当年力压刘文正邓丽君等资深歌手被评为年度十大专辑之首(引自台湾媒体的报道),这对一位新人是极为罕见的成绩。歌曲《流连》在只有三家电视台的时代,创下单月打歌次数最高记录:据说有三十次。

  在当时新崛起的男星当中,费翔可算是最引人注目的一位,尤其是他那俊帅的外型,以及一九○公分的身高,更不知风靡了多少女孩。费翔以青春年少,英俊潇洒外形和深情款款眼神,创造了一个典型的白马王子形象,从而以偶像之姿步入乐坛。费翔俊美挺拔的白马王子形象,迅速俘获数百万人心,成为台湾歌坛红极一时的偶像。[2]

  费翔参演的影视作品:

  台湾:《去年夏天》[1981]张艾嘉导演。《昨夜之灯》[1983]琼瑶电影,与吕秀菱、郑少秋合演

  香港:《皇家大贼》[1985]与梁家仁、朱江合作。《竹篱笆外的春天》[1985]与钟楚红合作

  费翔的音乐专辑:

  费翔在台湾及东南亚地区推出了八张专辑,曲曲动听,深受台湾及东南亚歌迷的喜爱。费翔于1982年加入EMI唱片,发表第一张专辑《流连》,第二张专辑搭配琼瑶小说改编之电影的同名主题曲《问斜阳》。,第三张专辑的《海阔天空》。离开EMI后,费翔跳槽宝丽金(1999年已经被并购成环球唱片),出版了一张专辑《埋藏过去》,被誉为1985年宝丽金的第一张王牌唱片。

  主持节目:

  台视综艺节目《快乐城》(共8集),节目中当红女星蔡琴、黄莺莺、张艾嘉、崔苔菁、叶倩文等人分别应邀,为费翔助阵。

  费翔踏入演艺圈的过程,并不是十分顺利的,他那英俊潇洒的相貌及中西合璧的面孔并没有给费翔带来多少好运,相反那时候,制片老板看到他,觉得他那张「不中不西」的脸孔拍国产片可能不适合,而且他那一九○公分的「巨人」身材,也不易找到女主角和他搭配。费翔一心一意希望做个好演员,他奋斗了许久,无奈限于他鲜明的外型和高大的身材,却一直很难有适合的发挥机会。费翔此时显示出了他的聪慧,既然电影拍得不多,他转而投入歌唱市场,在歌唱界占据了一席之地。进入演艺圈。

  进军东南亚

  ——青春偶像梦中情人

  1983年初夏,声震台湾歌坛的费翔赴东南亚的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演唱。当时,费翔个人演唱专辑盒带已在这些地方销售,歌迷们对他已经很熟悉了。费翔在东南亚各地的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所到之处被围的水泄不通,歌迷撕破了费翔好几件衣服。在新加坡评选的亚洲十大歌星,费翔与台湾歌星刘文正、费玉清、凤飞飞、江玲同时入先并居前五名,同时入选的有日本的山口百惠、西城秀树及香港的郑少秋、汪明荃等则位居后五名,费翔又在异国成了千百万歌迷的”青年偶像”。[4]

  归乡游子

  ——事业巅峰天皇巨星

  回归原因

  1986年费翔的妈妈与失去联系几十年的在大陆的费翔姥姥取得了联系,费翔的母亲思乡心切,想让费翔陪她回大陆探望亲人。当时,台湾尚未开放大陆探亲,为了达成母亲的心愿,费翔在亲情与事业之间,毅然选择了亲情。他更希望借此机会能向母亲祖国的10亿同胞,献上自己的心声。费翔在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出版了他在中国内地的第一张个人专辑《跨越四海的歌声》,成为第一位跨越海峡进军中国内地歌坛的台湾艺人。

  登上春晚舞台

  费翔向有关部门写信,表达想参加春晚,为10亿同胞歌唱的心声。春晚导演邓在军,邹友开在春晚演出前,就费翔以什么身份出场,进行了专门研究,并听取了费翔本人的意见。费翔很坚定的讲,这里是我的祖国,我是一个中国歌星,有十亿中国人没有听过我的歌的话,怎么能算是中国歌星呢?所以我要回来,把自己的歌声献给大陆同胞,最后确定以台湾歌星身份出场。

  于是,1987年春晚的舞台上,十亿中国人记住了一个名字和两首歌:费翔,《故乡的云》、《冬天里的一把火》。“故乡”的情和“火”的热,综合了真正歌唱技巧和炫丽的表演风采,使费翔在歌坛上同时展现出实力和外型的双重标准。迷离而闪亮的淡蓝色眼睛,帅气而伟岸的身材,西方的活跃,东方的神秘,他将这些品质完美的融合。费翔在中国观众心理感觉上起的作用是建设性的,向上的,是给人带来冲击、希望的,80年代是一个抛弃过去,面向未来的时代,费翔就代表着面向未来的一面,激发了广大民众的热情。费翔一夜之间在大陆,成为万众追捧的偶像级明星。

  游子情怀

  费翔一曲《故乡的云》倾述了无数天涯游子归来的情怀,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都不禁潸然泪下。《冬天里的一把火》溶解了冰封近40年的同胞心。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一位歌手,可以仅凭春节晚会上不到10分钟的演出就创造如此奇迹的。他的帅气、健康和英俊,几乎把那个年代人们心中渴望的”白马王子”形象作了最生动的注解。

  他的歌声所承载的意义,在于唤醒年代久远的华人情结。费翔的歌声,渗透进了华人的灵魂。对于听出歌里的寻根情怀的人来说,在岁月流逝之中,成为不会苍老的文化记忆。他的歌声跨越四海,而听到,就会想起,唱的是华人的爱情心思与家园情结。不知是否是两岸人民的热情影响了台湾当局,在费翔上春晚的当年,1987年8月,蒋经国宣布11月开放台胞到大陆探亲。这为两岸直接交流提供了条件。

  费翔是一位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很深的人,他爱祖国爱两岸的人民,尊重和他一起工作的人。费翔从小就受到母亲的熏陶,喜爱中国文化,但他真正了解中国,却是在踏上中国大陆之后。他深深知道,与其说是他充满感情的歌声引起了观众的共鸣,不如说是他歌声所体现的感情激动了观众心弦的响应。他爱中国,他爱这抚育了他母亲也抚育了他的中国大地,这种爱心使他的歌声获得中国人民的共鸣。费翔深知,大家对他的热爱,并不仅仅是世俗的对歌星的崇拜,而是一种真正可贵的、发乎理解和信任的情谊。这份情谊会延续到永远。

上一页12345 ... 下一页 下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