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的一个周末,电视剧《美丽的契约》两大主创宋丹丹与编剧宋方金之间的骂战却已经进入到了“第三季”。导演余淳及制作人于正也先后加入新一季的出场名单,持续在天平的两端加码。和很多读者一样,新快报记者这两天也曾在双方你来我往的辞锋中摸不着头绪,一会觉得演员有理,下一刻又觉得编剧有理,始终找不准切入这个话题所需要的态度。如今既然各方面的说法基本已经浮出水面,那我们大可以将整个过程梳理一番,看看这件事到底反映了哪些“中国式造剧”的阴暗面。
剧本还没有就先开机拍戏,矛盾来了
宋丹丹和宋方金之间怨念都很大。宋丹丹抱怨的是,宋方金明明知道是她主演,却没有为她量身打造剧情,“戏由我主演,是早就定了的,请他来修改和丰富剧本怎么能不考虑是由我来主演的这个事实呢?”这里面有个耐人寻味的地方在于,《美丽的契约》的制作方原本是请了一位年轻的编剧来写这部剧的剧本,但是剧本出来之后各方面均不太满意,按照导演余淳的说法,“开机日期临近,制片方就请来了宋方金,对剧本进行修改和二次加工”,宋方金的剧本和宋丹丹的心理预期就是在这个时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一部戏,已经到了“开机日期临近”了,剧本还没有写好,因此宋丹丹在反击中曾表示:“开机时只交了少部分,一路拍一路等,导演快疯了都……”从这一点上来看,这场骂战其实归根结底就是一次“中国式造剧”引发的闹剧。试问如果按照惯例,先有了完备、且各方满意的剧本,再来拍戏,这些问题还存在吗?宋方金在博文里曾提到和王志文、陈道明以及刘蓓等演员合作非常愉快,称王志文在电视剧《手机》中,对他的剧本只字未改,但他以他的表演修为对剧本做了巨大的提升。称陈道明热爱艺术,参与得深一些,但他修改剧情的方式是与编剧沟通,“他会试图说服我,我也会试图说服他”。问题是这边剧组火烧眉毛就要开拍了,相信宋丹丹即便想与其坐而论道,恐怕也没有这个时间。
●记者点评
边拍边播方式惹祸,急功近利害人
就记者了解,国内影视剧的操作流程基本都很混乱。加上受如今国外边拍边播方式的影响,有些制片方手里仅仅只有一个故事大纲,就先去相关部门把“立项”给办了,并敲定开机时间,然后再找演员、请人写剧本,在流程上完全忽略掉可能存在的风险。因此在制片方的眼里,一部剧首先要有好演员,然后才是好故事。故事可以赶时间赶出来,好演员的档期却是雷打不动的在那里。《美丽的契约》很明显就是这种制作流程。
产业链缺乏互相尊重,都觉得自己最重要
宋丹丹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国外很多人拍戏,往往只是个故事梗概或大纲就拍了。而国内却是演员演台词,导演在导剧本,她强调故事不是编剧坐在屋子里就可以一个人讲好的。对此,宋方金的回应是:“她作为一个职业演员,应该尽量去理解人物、塑造人物,而不是让人物来适应她。后来我想,这可能就是目前中国演员最大的问题。现在绝大部分演员,已经丧失了塑造人物的能力,他们只想借助人物展现自己身上最有魅力的那一部分。演员已经不是在演人物,而是在演自己的瞬间,借助这些瞬间,塑造自己。现在的演员,都觉得自己大于人物。宋丹丹老师连自己生活中的‘你干吗呀你’、‘神经病吧你’、‘真够逗的’等口头禅一并带给了角色,而且带给了她饰演的几乎所有角色。”
从上面这段交锋可以感受到,演员和编剧,这两个影视产业链上的环节其实对彼此的工作都充满了不信任和不尊重。演员觉得编剧就应该为自己服务,编剧觉得演员应该和笔下的人物一样顺从自己的安排,都想成为主导,也都有道理,但两种观点的出发点,都是自私的。
●记者点评
互相抱怨着,甚至敌视着,这是贵圈的现状
记者在微博上看到,有业内人士总结说:“编剧的经典抱怨:给我钱少,改我剧本,署名不对,不尊重我;导演的经典抱怨:演员事儿逼,宣传太烂,电视台动了剪刀,观众欣赏水平太差;演员的经典抱怨:剧本太烂、宣传太烂、档期太烂、可惜我了;片方的经典抱怨:导演贵!演员贵!编剧贵!电视台不靠谱!观众口味太差!”这就是这条影视制造产业链上的现状,大家互相依存又互相歧视,抱怨着,甚至敌视着。
缺乏专业的评价体系,编剧界抱团喊冤
在这场骂战当中,宋丹丹和导演余淳口风一致,直指宋方金的剧本质量差、不过关,余淳甚至通过接受采访隔空喊话,要求宋方金公布剧本,让公众来评价。而宋方金并没有正面接招,先是反讽“这个逻辑对编剧来说有点别扭,因为这个逻辑隐藏着一个潜逻辑:演员改了剧本,说明剧本烂。照此逻辑:一个人被抽一耳光,说明他该打。这个逻辑不好玩儿。气人。由此牵扯出两个问题:一、什么是好剧本;二、剧本的好由谁评判。”
随后,“编剧帮”200多位编剧集体吐槽嘲讽宋丹丹。编剧们畅快淋漓地发挥出了高文字水准,对宋丹丹“演戏不是拍剧本”说冷嘲热讽。宋方金的博文更长达5000字:“哲学层面是由剧作家负责的,演员的责任是在表象中渗透心象。所以,演员在表演一个文本的时候,他需要而且必须考虑文本的潜文本。当他觉得一个剧本让他吃力、别扭的时候,往往是两种情况:一,这不是一个合格的剧本;二,也有可能是这个剧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世界的方式。”这种解释怎么理解呢?有业内人士指出,剧本并不等同于小说,编剧不会用华丽的词藻去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表情,如果是让一个外行来看剧本,恐怕没几个人能真看得下去。因此,才有了宋方金的这番应对。
●记者点评
编剧界与其抱团开骂,不如干点更实际的事
在这条产业链当中,编剧无疑是最弱势的群体,他们的工作质量在没有呈现在荧幕上之前,几乎处于一种任人宰割的状态,演员和导演说你的剧本好就是好,说你的剧本烂,那你就是烂。宋方金即便真的晒出原始剧本,面对并不专业的公众目光,也不见得就能拨乱反正。因此编剧界与其抱团与“霸道演员”开骂,还不如自己行动起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剧本评价体系,并嵌入产业链中去,彻底改变目前这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局面。
宋丹丹:这个头条上得很沉重
【事件经过】
编剧宋方金与演员宋丹丹的口水战一直持续。
事发于日前宋丹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拍戏不是拍剧本”的观点,在编剧界引起很强反弹。3月14日《美丽的契约》编剧宋方金更发表了一篇长微博,暗讽宋丹丹经常改台词,致使水词太多,成片才被网友炮轰烂。宋丹丹随即在微博上开腔“应战”:演员遇到可以不改的剧本是福气。3月15日与16日,宋方金连发两篇长微博回应此事,并晒出《美丽的契约》剧本。
3月17日,导演余淳加入骂战,在媒体采访时斥责宋方金剧本写得烂还倒打一耙。同日,于正加入战团,微博讽刺宋丹丹是一枚奇葩。
【观点PK】
宋丹丹:从来没说过“拍戏不用剧本”……娱乐圈34年与众多编剧合作从未出现矛盾,咋冒出那么多不认识的人“炮轰”?好好工作,别搞“文革”那套。演员遇到可以不改的剧本真是福气,我演刘恒的《窝头》和梁左的《我爱我家》就一字不曾改,因为没有废话,字字珠玑。道理不说了,其实你懂的,是金子总会发光,别想没用的,干活吧你。
宋方金:宋丹丹老师,谈文学就谈文学,最好别谈“文革”;讲道理就讲道理,最好别讲道德。
【新浪调查】
你如何看待宋丹丹与众编剧关于剧本的争论?
支持编剧。很多演员为了突出自己,随意在片场改写,是对编剧的不尊重。 48.5% 3319票
支持宋丹丹。如果剧本台词都特别好,人家还会改吗? 32.6% 2229票
编剧和演员之间的情况太复杂,说不清。 19.0% 1300票
(截至昨天下午5时发稿时止)
【各方观点】
邹静之:小品是攒出来的,所以叫小品。戏不是小品的集合。聚沙成塔,是一些人自我欢喜的癔语。王家卫是编剧出身,他当然有剧本,而且是海量,是字斟句酌。自我伟大可以,捡到了见壳就以为是大海不好。
汪海林:看了看宋方金的剧本,挺好的,干嘛不照着拍?其实是个机制问题,编剧心中的故事肯定不是演员心中的故事,也不是导演心中的故事。美剧、韩剧就是拍编剧心中的故事。咱这儿,是要求编剧完成老板心中的故事,或导演心中的故事,或演员心中的故事,各部门都不屑于完成编剧心中的故事。所有纠纷,就源于这。
李星文:态度决定一切。真理越辩越明,不是越骂越明。讨论需要心平气和,有些幽默感更好。愤怒出诗人,不出真理。居高临下扮巨灵神的,往往经不住猴子轻轻一戳。项目自有艰辛处,每个人都情非得已。然境界和认知水平,高下已判。
李亚玲:我无比渴望边拍边播!创作需要激情,也需要压力。这二者都是最强的创作动力!真要边拍边播了,很多编剧都会全力以赴疯狂地燃烧自己——那时,就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纯市场化,才能体现最公平有序的竞争。
六六:电视剧是集体的艺术。优秀的演员对故事的确有提升作用,而且剧本阅读会让他们提出加分的意见。但好导演和好演员都不可能在剧本领域超过好编剧。
奇葩宋丹丹
■贺雅佳
首先声明,标题里的“奇葩”二字并没有贬义,只是切合宋丹丹最近的新戏《我的儿子是奇葩》。我很少看国产剧,之所以会看这部剧是因为某天我妈突然在家庭群里面说这戏是讲岳阳的,我在岳阳度过了学龄前的时光,现在几乎每年也都还要回去探望外婆。另一个原因是,实在被铺天盖地的星星和叫兽搞到审美疲劳了,啤酒和炸鸡吃多两次就会脸上长痘、喉咙发炎,实在想换换口味了。
坦白说《我的儿子是奇葩》挺好看的,至少我能够坚持着一集不落地看到了现在的29集,里面的每个演员演技都很不错,宋丹丹自然不用说,信手拈来,佟大为伉俪以及几个年轻的主演都很有戏,让你觉得挺自然不做作,他们就像你身边的朋友一样,活灵活现。而且里面笑料百出,虽然有点夸张,但是却依旧让人跟着笑,例如里面会调侃汪俊阿姨年轻时可漂亮了,很多人追,而汪俊恰好就是这部戏的导演,他是个男的。当然,但凡热播剧网上总有吐槽的,而我看完的感觉就是剧里的两个妈太能没事找事、太能闹了,现实生活中谁要是有这样一个妈,绝对是要把子女逼疯的,整部剧更准确的名称应该是《我的妈妈是奇葩》。
坦白说,这部戏除了反复出现岳阳、岳阳楼、高铁站、第三医院的镜头外,其实跟岳阳没有一丁点的关系,就是讲北漂的年轻人***婚,你说它是任何一个城市的都行。让我这个在岳阳生活过的观众看着特别扭的是,剧里所有人都北方口音甚至东北口音,北方口头禅和俚语一堆一堆的,鱼米之乡岳阳地道的当地菜竟然是涮羊肉。
最近宋丹丹和编剧宋方金的骂战g.c迭起,宋丹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她拍戏不需要剧本,有个梗概,很多台词都是现场编的,而编剧宋方金则连发三篇长微博,婉转地表达有宋丹丹主演的戏根本不需要编剧,而《美丽的契约》的编剧虽然署了他的名,其实80%都跟他无关。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件事这两天持续发酵,导演力挺宋丹丹,也有很多业界同行跳出来支持宋方金。
作为局外人,不清楚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当然不能够乱下结论。可是纯粹作为一个《我的儿子是奇葩》的观众,我也能明显感觉到宋丹丹在戏里有很多很多自己的创作。有几场她和佟大为的对手戏,她在那几句话翻来覆去地说,用她自己的语言是“车轱辘转”(不好意思,湖南人绝对不会说这句话,基本上南方人都不会说车轱辘,那叫车轮),而佟大为只能陪着笑脸,应付两句。我开始以为是导演和编剧特别偏爱宋丹丹,给她的戏安排得特别重特别度身定做,但看了佟大为在采访中说“对丹丹姐随性的表演方式我早有耳闻,所以和她拍对手戏之前我仔细背了剧本。没想到第二天到片场,丹丹姐完全不跟我对词,她上来就说‘大为,咱不看剧本。咱们就演人物关系。你是我儿子,你跟着我演就行了。’当时我就蒙了”。顿时恍然大悟。这是宋丹丹江湖地位高,受人尊敬,这样换了别人,是不是早被拉入永不合作艺人的行列里呢?
宋丹丹在微博中表示,只要是好的剧本她一字都不会改,因为没有废话。事实上,在《我的儿子是奇葩》中,她的“废话”真的还蛮多的,那几句口头禅“嚯”、“这孩子”反反复复,而她大段大段的台词,常常让人觉得厌烦、生厌。我其实不大相信宋丹丹自己改剧本,真的,谁会自己改剧本还把自己塑造得这么蛮不讲理、不可理喻呢?这个角色也太不讨好了吧。我们常用“德艺双馨”来形容一些老的艺术家,在我看来这个词最直接表现就是即使自己戏特别好,有些时候该给年轻人当绿叶就当绿叶,该捧就捧,而不是要把所有的焦点都集中在自己身上,让整部戏都为自己量身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