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机械战警》不如老的好看

2014/3/19 10:48:58 作者:佚名 来源:女物娱乐网
重启版《机械战警》不失为一场视听盛宴,并且目前也取得了票房佳绩。1986年,初到好莱坞的导演保罗·范霍文答应接拍一部叫《机械战警》的科幻警匪电影。在前作中,机械战警是一个被经济寡头生产出来的暴力执法符号,他为底特律除暴安良,浑然不知城市已经成为了寡头的傀儡。

  重启版《机械战警》不失为一场视听盛宴,并且目前也取得了票房佳绩。如果这只是一部平地起炉灶的科幻电影,影迷们也乐于接受,但问题是,这毕竟是《机械战警》,它的名头上背负了太多期待,以至于当我们看到重启版《机械战警》时,总觉得缺了些什么。

  要厘清疑虑,我们必须回到它的发端,观察这个系列最初的样子。

  1986年,初到好莱坞的导演保罗·范霍文答应接拍一部叫《机械战警》的科幻警匪电影。他不是某个循规蹈矩的纯商业导演,而是一个为后世膜拜的、脑中充斥着异色幻想的邪典大师。我们有理由相信,自打项目启动伊始,他就盘算着用自己的方式给《机械战警》这部可以很简单的科幻警匪片注入些许不一样的元素,这些元素包括:后工业时代人类的焦躁、针对经济寡头与无能政府的嘲讽、电视媒介的无孔不入、传统英雄的崩塌等,它们都是影片诞生时美国人挣扎的缩影。范霍文小心地为他的这部思辨邪典电影套上动作、特效、惩治歹徒等好看的外皮,而后推向市场。

  意料之中,《机械战警》大获成功。尽管范霍文后来离开了该系列,但为其奠定了特有的基调。

  数年后的《机械战警2》和《机械战警3》显露出了一定“去讽喻化”的倾向,但由于种种执行上的原因,这些影片皆口碑不佳。续集之路从此被切断。

  20余年间,不止一家公司、一位导演试图重启《机械战警》,但直到2012年,成功者才到来。这一次,米高梅将目光投向了巴西人何塞·帕迪利亚,一位强商业潜质的巴西天才。米高梅适时地将重启版《机械战警》项目介绍给了他。

  帕迪利亚为了推陈出新,在影片中做了许多“去《机械战警》化”的尝试。一团糟的美国大都市街头景象不见了;臃肿的大财团也不再尝试收购整座城市;连机械战警本人,也变成周身流线型设计,比他的前辈敏捷矫健得多。反恐战争与机器警察法案的大背景也十分接现代美国的地气。作为商业片,新《机械战警》比前作更加明快讨喜。

  但这种大刀阔斧的改变也带来了副作用。

  在前作中,机械战警是一个被经济寡头生产出来的暴力执法符号,他为底特律除暴安良,浑然不知城市已经成为了寡头的傀儡。他被迫对抗寡头生产出的另一个机器人,最终还必须由公司高层给他开绿灯才得以击毙“恶人”;自始至终,机械战警都在信念上被蒙蔽,无法获得自由,更罔提对真正的敌人——超级企业OCP公司宣战。这才是《机械战警》的前作最大的讽刺所在,也是前文中提到的思辨元素的缩影。

  新《机械战警》中,这些思考已荡然无存。新时期的英雄叙事乐于剖析人的两面性,墨菲警官的故事也未能免俗,通篇他都在尝试找寻自己身为人类的“自由意志”。最终,他向巨型企业的首脑扣动了扳机,完成了救赎。但这一行动没有别的动机,只是因为对方违背墨菲的意愿将他改造为机械战警,后又欲将他“关机”以避免公关麻烦。这让新《机械战警》完全堕落成了一个寻私仇的故事,与前作相比,力度大打折扣。

  也许片方也觉得这种简单化的处理太有辱门楣,他们特地找来了演技近妖的黑人影星塞缪尔·杰克逊饰演电视评论员帕特·诺瓦克一角。但诺瓦克的出现并对机器人执法现象大放厥词的段落与整部电影的基调并不十分协调。

  事实上,新《机械战警》的困境也是目前好莱坞商业片困境的一部分。近些年来,好莱坞有分量的原创作品逐年减少,大制片厂更倾向于改编或翻拍经典文本,以求得票房安全。一旦某一文本被重制,势必面对大量现代化改造,而一些经典独有的韵味,就在这些改动中被磨平,或者被更富观众缘的元素取代。这本身无可厚非,在这一模式下也诞生了不少优异的电影作品(如《蝙蝠侠》系列)。但当主创无法平衡加法与减法时,就可能出现新《机械战警》的状况:一部平淡无奇的商业片,一条缺乏力度的角色线索;既无法用精彩的g.c收买新观众,也无法令老观众满意。(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