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出生天:主旋律结合类型元素的成功尝试

2014/3/25 11:23:51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倡导今后的影片创作应当以《逃出生天》为基础,在主流情感的表达上与观众有更多的良性互动。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战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藩把这部影片总结为“三个新经验”和“五好”。《当代电影》杂志社主编皇甫宜川认为这部影片在题材开拓上具有很好的示范意义。

《逃出生天》电影座谈会领导

《逃出生天》电影座谈会领导

《逃出生天》电影座谈会与会嘉宾

《逃出生天》电影座谈会与会嘉宾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

  女物娱乐讯 3月19日,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办,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研究室、《当代电影》杂志社、广州市英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的“国产电影论坛:电影《逃出生天》座谈会”在京举行。与会领导、电影界专家学者从各个方面对影片进行了探讨,充分肯定了《逃出生天》在弘扬主旋律、探索主旋律创作模式、整合粤港电影优质资源等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和宝贵经验,是一部以3D技术为表现手段,将主旋律精神与类型元素成功结合的好电影。影片自去年10月份公映后内地票房高达1·33亿人民币,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会议由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建勇主持,出席会议的领导有:中宣部文艺局副巡视员刘新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艺术处处长陆亮,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顾作义,广东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许永波,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党组书记白洁,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电影处处长黄昌宁,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艺术处卫南,制片方代表、广州市英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培雯。饶曙光、王一川、吴冠平等十几名业界专家出席了会议。

  主旋律电影的新标杆

  刘新风认为以往很多人对“主旋律”这个概念有些误解,没能够全面、真正地理解它的含义,而《逃出生天》这部电影恰好可以引导观众重新定位“主旋律电影”的概念,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主旋律电影。首先,影片以一个救火的故事,讲述人性的救赎,有着深刻的社会教育意义;其次,它弘扬和追求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进行了新的诠释,并与十八大报告中所提出的许多观点不谋而合;第三,这部作品有着浓厚的阳刚之气,宣扬了社会正能量,鼓励人们在灾难面前思考人生价值、实现个人价值;第四,党的文艺政策强调很多原则,但归根结底就还是“以人为本”,所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一个基本原则,十八大报告里也强调,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发挥人民在文艺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而创作更是要为人民思考。这部作品正是“三性统一”和“三贴近”原则的一次成功的探索和尝试。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倡导今后的影片创作应当以《逃出生天》为基础,在主流情感的表达上与观众有更多的良性互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以后,全国上下都在围绕“中国梦”进行创作,这不仅是电影人,也是文艺创作者的一个重大课题。借鉴以往的美国电影,不难发现它在电影中总呈现出这个国家对个体的尊重、对个人的永不放弃,这是我们的电影创作应当学习的。因此,《逃出生天》这部电影就如何更大层面地与观众、与人性进行更多的接触,并且如何从一个更加宏观的背景上来看待中国电影、成就中国梦,给予了电影人及观众很多的启示和感悟。

  此外,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张燕也认为,《逃出生天》勇敢地探讨了从社会群体意识到个人意识对群众的影响,非常具有突破性,通过这部影片会使电影人对主旋律电影充满信心。

  类型片发展的新方向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称赞这是一部观赏价值很高的类型片,它融合灾难、冒险等多种类型元素为一体,灾难场景做得很逼真,危机接踵而来,悬念连续不断,很好地烘托了影片的气氛、保持了影片的紧张感和悬念感,做足了灾难类型片的功夫。影片的人物形象鲜明,性格对比突出,塑造了不同身份、不同人格的英雄人物群像。他认为《逃出生天》的成功是类型片的交融、粤港合拍的交融、高科技应用与社会核心价值理念表达的交融,这“三个交融”走向成熟的必然产物。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主任吴冠平指出这是一部“符合常识”的影片。第一,符合类型规律的常识。第二,在人情、人性的表达上符合常识。第三,制作上符合常识。同时吴冠平还指出了一个电影中不符合常识却是影片最大亮点的地方,那就是过去的灾难片总是必不可少的要提到党和各级政府对此的反应和工作指示,这样才能使灾难得到完满解决。而这部影片把灾难中的人表现得很真实、深刻,通过他们自己的意志和信念,最终得到救赎,更具人性和道德层面的震撼力。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战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藩把这部影片总结为“三个新经验”和“五好”。三个新经验分别是:香港和内地合拍电影的新经验;主旋律类型化的新经验;城市营销的理念。 “五好”包括:选材好、人物好、场面好、类型化故事和核心价值观结合好及故事好。

  《当代电影》杂志社主编皇甫宜川认为这部影片在题材开拓上具有很好的示范意义。

  港粤合作的新面貌

  顾作义认为,广东省的地理位置十分有利于与港澳进行优势互补的电影合作,这部电影里汇聚了两岸三地的好导演、好编剧、好演员,并且很好地整合了资金、人才、市场等各方面资源,可以说是共同创作的融思想性、观赏性、艺术性于一体的好电影,也为以后打造华南电影制造生产中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陆亮从《逃出生天》这部电影中看出了国产合拍电影的新面貌。认为影片成功地借香港的创作力量、明星、资金,创造出内地的人物、英雄、精神和核心价值,塑造了广东的消防英雄,传达了当下中国社会所呼唤的英雄主义的价值观。同时他还指出,这部电影也呈现出了广东电影的新面貌,挖掘出了一种与中原文化、北方文化、长江流域文化等所不同的广东文化,从而打造出“广东风格”电影,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国内3D技术的新台阶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艺术研究室副主任左衡,《文艺报》艺术评论部主任高小立等与会嘉宾们还谈到了影片3D技术的震撼展现,大量的爆炸、火场特技等画面更具感官刺激,电影在人物塑造、情节设置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影片的思想性和对心灵的震撼上与其3D效果真正融合,是这部影片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最后,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党组书记白洁同志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充分肯定了这次座谈会的重要意义,并代表广东方面对中宣部文艺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等组织、参与单位表达了由衷的感谢。她肯定了广东省委宣传部及各部门给予影片方方面面的支持,以及制作方广州市英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做出的努力,并总结出影片成功反映了两个方面的可行性探索,一是主旋律影片的类型化,二者的结合既能保证影片的艺术性、思想性,又能保证赢得良好的市场口碑。另一方面是粤港合作的可行性,广东可以利用香港的电影科技、丰富的电影创作经验以及其电影管理方面的经验,而香港也可以通过广东政府的支持获得的人力、物力、财力,优势互补,加强合作。期待港粤合作能创作出更多遵循两岸四地文化认同、人心回归、能够引起共同关注的电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