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为节始于唐朝缘由却还是寒食

2014/7/31 6:44:28 作者:open 来源:女物娱乐网
清明现在与端午、中秋一起,成了承袭传统的大节,倒是有必要将它追究一番。按照清代学者赵翼(1727~1814)在《陔余丛考》中的说法,二十四节气确定在《逸周书》中,却是慢慢发展形成的。现在我们说到清明,都会提到相传为杜牧所作的名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现在与端午、中秋一起,成了承袭传统的大节,倒是有必要将它追究一番。

  按照清代学者赵翼(1727~1814)在《陔余丛考》中的说法,二十四节气确定在《逸周书》中,却是慢慢发展形成的。比如相传为夏代历书的《夏小正》中,只有"启蜇"这个名称,"正月启蜇",正月梅、杏、山桃都开花了,可见与今天的时节不同。到西汉初,惊蛰、雨水都在正月。《逸周书》包裹以周书名义,其实能确定是西周的部分寥寥无几,所以其中对二十四节气特别清晰的叙述,被认为有可能是西汉中后期记录。它描述清明这个节气:"清明之日,桐始华;又五日,田鼠化为鴽;又五日,虹始见。桐不华,岁有大寒;田鼠不化鴽,国多贪残;虹不见,妇人苞乱。"鴽就是鹌鹑。清朝学者陈逢衡对这段文字的解释特别有意思,他说,桐树中虚外实,最易得气,不开花是因为阳气不到。田鼠耗物害民,变为鹌鹑是为善,如不能变化就成鼠灾。虹是阴阳交接,阳倡阴和之象,它失节不见,阴气堆积,家里妇女就会包藏淫乱。

  清明作为节气,最早有可能是出现在战国初管仲留下遗说整理成的《管子》里。《管子 幼官》中,是12天为一个节气,而非15天。春天8个,夏天7个,秋天8个,冬天7个,一年四季共30个节气。这是当时齐国使用的时节,清明是春季第五个节气,如果从二十四节气的立春开始计,60天正好是清明。但当时齐国以冬至开始计春季,60天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

  刘安的《淮南子》中的记载也可能早于《逸周书》中的"时训解"。《淮南子 天文训》中记,冬至后45天立春,立春60天清明。但他解释清明这个节气是,"清明风至,音比中吕"。清明风也就是东南风,天有八气,所以地有八风。《淮南子 天文训》中这样确定清明风:冬至45天后,立春条风至,条风是东北风,引万物出。条风45天后春分明庶风至,明庶风是东风,表明众物尽出。明庶风再45天后才是清明风至。按这个时间,清明风对应的应是立夏。仲吕是古乐十二律的第六律,也对应立夏所在的农历四月。《礼记 月令》说,孟夏之月,律中中吕;中吕在气候中的意思是,微阴始起未成,著于其中,帮助农历三月的第五律姑洗发散阳气而成万物。

  仔细看,清明的位置,就这样充满矛盾。它位于农历二月,但现在对它意义的解释,却对应农历三月律姑洗。东汉班固的《白虎通 五行》这样解释姑洗的含义:"三月律谓之姑洗何?姑者,故也;洗者,鲜也;言万物皆去故就其新,莫不鲜明也。"物生清洁,洗除其枯,后来唐朝孔颖达对清明的这个解释,显然就来自班固对姑洗的定义。

  清明为节始于唐朝,但缘由却还是寒食,所以《初学记》、《太平御览》,唐宋两代类书中都只有寒食而无清明。也就是说,寒食为节,扫墓也是历朝所流行的寒食节时俗。《唐会要 寒食拜扫》中有这样的记录:"开元二十年四月二十四日敕: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世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用拜扫礼,于茔南门外奠祭撤馔讫,泣辞食余于他所,不得作乐,仍编入礼典,永为常式。"这段话的意思是,扫墓在礼仪上没有说法,近世相传习以成俗,士民无庙堂可供祭祀,怎么寄托孝思呢?所以准许行拜扫礼,在南门外祭奠后,撤下的食品要到别处去吃,不许喧闹,并编入礼典,以后永远为继。在什么背景下要专门准许墓祭?清初大学问家顾炎武的《日知录》中有《墓祭》一文,说得特别清楚。

  顾炎武说,人们开始以墓为坛,是因《礼记 曾子问》中,曾子问孔子,皇家子弟有罪到他国,成为贱民,宗庙不能相随,可以祭祀吗?孔子说,"望墓而为坛,以时祭"。有此记载,才出现"陵之祟,庙之杀;礼之渎,敬之衰"--从秦始皇开始,无视宗庙之礼,在墓侧加盖寝殿,到汉代不改。因为之前一直是墓藏庙祭,已故者只在宗庙立一个牌位,所谓"墓而不坟",死者穿上厚衣,葬于苍梧之野,不封不树,也就是不起坟,不种树,回归黄土,不需标识,后人也保他们一个清净。有了陵寝,祭仪就越来越繁复,遇晦、朔、二十四节气、伏、腊、四时祭日都要上饭。期间,魏文帝即曹操的儿子曹丕曾下令不造陵寝,晋宣王曾遗令,子弟群官不得谒陵,但终归难敌帝王期望死后维持生前尊崇的潮流,所以,垒坟立碑是帝王倡导的习俗,到唐明皇墓祭才真正被认可。其实,东汉郑玄解释《礼记 曾子问》的"望墓而为坛",认为,"望墓"还是在家里--庶民没有宗庙,可以在家里,"望墓为坛"。

  赵翼的《陔余丛考》中也考证墓祭,开头引用了晋朝傅纯的说法:"圣人制礼,以事缘情",以冢与棺木藏形,是为避凶;立宗庙以安神,是为奉之以吉;"送形而往,迎精而反,此庙墓之大分,形神之异制也"。送形不再为累,只留精神续接后代,早期老祖宗真是充满睿智--事实是,竖了墓碑的,确实时时被盗墓贼或祭奠者惊扰,死无宁日。

  由此,清明节的传统究竟是什么呢?

  现在我们说到清明,都会提到相传为杜牧所作的名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但《樊川诗集》,包括补遗、别集、外集中均无此诗。此诗最早见于宋朝谢枋得所编的《千家诗》,因谢枋得所选伪诗多,所以后世学者认为它有可能是伪诗,不说杜牧的年代清明尚未成节,意境也不似杜牧。中华书局近年所编《杜牧资料汇编》中汇集唐之后300多人对杜牧诗的品评,只有明朝谢榛一人在《西暝诗话》中提到此诗,还认为"借问酒家何处有"的气格不高,建议改为"日斜人策马,酒肆杏花西"。谢枋得自己的诗评,对此诗都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