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莹:深度报道需要直面的问题

2014/8/8 0:06:16 作者:open 来源:女物娱乐网
内容摘要:传统媒体确实面临尴尬的境地。我认为上述弱点恰恰都是以机构为代表的严肃媒体,尤其是在深度报道这个领域,它的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所在。我们需要在现有的成熟的,甚至模式化的操作手法、视角、表现手法之外,有更具创新的、发散性的、有想象力的视角和表达方式。

  内容摘要:传统媒体确实面临尴尬的境地。大众媒体生存的要义就是影响力,而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有一定解构。王莹系《南方都市报》深度部主任。

  关键词:王莹;传统媒体;影响力;惯用语;社会进程

  作者简介:

  传统媒体确实面临尴尬的境地。大众媒体生存的要义就是影响力,而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有一定解构。一个媒体的影响力大致包括议题设置力(一篇报道出来,立刻成为受众讨论的话题)、思想传播力、价值构建力(推动社会进程、推动公共事件的解决,以及公众的参与)。但现在传统媒体在这三方面都面临着被弱化和解构的危险。

  1.新媒体时代深度报道的价值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深度报道被传统媒体赋予更大的期望,就在于在互联网冲击下,传统内容方面深度报道的门槛相对来说比较高,可替代性比较差。最近《南方都市报》将启动新一轮改版,除了资讯的提供更快速之外,我们会在深度的新闻、深度的策划、视角和版面方面做一些新的尝试。

  新媒体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完全取代我们现在所谓的严肃报道?首先,自媒体是一个弱组织性的媒体,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抗风险能力偏弱,同时也存在自我约束能力偏弱的问题。而机构媒体则会按时按规定给受众提供经过严格流程审核的负责任的报道。新媒体会带来信息的快速消费,但同时因为不断有碎片化的信息出现,反而会给我们对一个事件完整真相的获取和判断造成障碍。这就带来了一个媒体公信力的问题。除了以上两点,新媒体更值得怀疑的是对于社会公共价值和社会进程的推动意义有多大。我们无论是玩微信还是微博,可能慢慢会形成一种社交的闭环,我们会越来越多地在自己价值认同的圈子里面观察这个世界。对于当下的中国来说,可能缺失的是一种共识。

  我认为上述弱点恰恰都是以机构为代表的严肃媒体,尤其是在深度报道这个领域,它的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所在。

  2.深度报道操作中的尴尬

  时效性和报道价值的悖论:以最近浙江奉化塌楼事件为例,我们知道这个事件之后首先要判断要不要派记者,如果只是一个单纯的突发事件,没有延展性,你怎么从深度的角度去做。我们经过初步判断,派记者去了,记者发回了系列稿件,但实际效果不是特别理想。因为他在两天里获取到的信息在互联网上到处都有了。后来记者也写了深度报道,但这篇延展性的报道出来之后塌楼事件的热度已经过去了。

  从专业角度来讲,我们的深度报道和普通消息不同,但是从社会影响力和反响上来说,确实面临着新的困惑。本来深度报道的价值是通过我们的传播、报道,呈现让社会关注的东西,而当下我们却在某种意义上成为社会热点的追随者。

  深度报道流程受到的冲击:我们目前还有电话爆料热线,但深度新闻部的新闻线索中来自电话爆料的屈指可数。还有就是大量的投诉材料,一般是给各个媒体都投了,这类题材大家可以想见,所反映的问题都很雷同。有些线索我们商量后希望记者去扎实地做出来,但是非常可惜,可能过了两三天就有其他媒体报道了,不管它做得到底是什么样子,够不够扎实。这种无力感和题材的重复度都会增强记者的职业疲惫感。

  3.深度报道诉求领域在扩张

  如果我们承认新变化的发生,除了所谓的悲观以外,有没有在变化中自我提升的空间?我认为这种提升的前提应该建立在对传统深度报道的重新审视之上。包括重新审视读者(用户)真正关心的是什么,愿意为怎样的优质内容买单。

  由此就需要对深度报道领域的重新审视。社交媒体时代,大家关注的话题领域与“传统”时代相比在扩张,而扩张的许多新领域,恰恰是深度报道匮乏或者说此前并不习惯关注的领域。

  传统深度报道的视角,大部分以调查类报道为主体,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开始遭遇题材的重复性问题。我们有一个年轻的记者,前不久做了一篇事业单位编制被人冒用两年的稿子,报道出来后官方快速反应,事情得到解决。他后来写了一个手记,讲述自己进南都之后做过三篇类似题材的稿件,做到这一篇的时候,甚至连对方会怎么回应,接下来会去做什么,闭着眼睛都能够想出来。

  所以我们需要在现有的成熟的,甚至模式化的操作手法、视角、表现手法之外,有更具创新的、发散性的、有想象力的视角和表达方式。

  去年《纽约时报》做了一个小新闻,是一个有关哈佛大学惯用语的网上调查,这篇报道在2014年初成为该报点击率非常高、传播效果非常好的话题,公众也参与进来,去探究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些惯用语,惯用语背后反映了什么。这其实就是发散与想象力选题的胜出。类似选题可能对我们是一个启发,比如在深度意见与观点领域,除了呈现当下之外,能不能有一些预见性的趋势报道?

  除了内容,在深度报道表达方式上,社交媒体时代也提出了新的可能性。传统的报纸深度报道常用的手法,是厚重的文字加大气的图片构成的报纸版面。但移动互联、社交媒体时代,深度报道的呈现方式是怎样的?交互媒体的产品呈现方式,同样值得深度类题材学习。这次南都的改版也会做一些调整,我们会在可视化和数据化的表现方式上做一些新的尝试。

  4.传统媒体从业者心态

  当下的媒体人,既非“无冕之王”,亦未必需要把自己降为“屌丝”、“新闻民工”这类很低的社会群体层面而自嘲。我的观点是,如果你觉得深度新报道是你希望要的人生平台,你必须从一篇报道一篇报道、一个字一个字开始去采访、去写,在这样的坚守当中寻找人生的乐趣。

  确实存在一个现象,那些离开传统媒体去了新媒体的同行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告诉你传统媒体危在旦夕。尽管我有时候也觉得很困惑,我并不认为去了新媒体的人能力就比仍在坚守传统媒体阵地的人强,也同样不认为新媒体表达平台的出现,就意味着传统媒体是需要终结的“落后产能”。

  作为记录者、传播者,不同平台的媒体人在新闻报道的核心理念上应该是一致的,我希望看到不同类型的媒体之间可以守望相助,共同拓展话语空间,推动时代前进。

  王莹系《南方都市报》深度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