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窗小札1963》 金庸 /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2014)
金庸终于出新书了,时评专栏在内地首次集结出版:每篇文章都与当年发表时完全相同 不作任何修改,让历史去说话
■新快报记者 梁静
众多武侠迷不知道等了多少年,终于等到了金庸先生出新书。8月16日在南国书香节上市的《明窗小札1963》是金庸在《明报》所写的专栏合集,内容大多是他对当时国际形势和重大新闻所写的评述。尽管这本书跟武侠无关,但书里的文字,依然展现出金庸“侠骨柔情”一面。这些时评,都在说着他小说里的一句话——“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时评不同于小说,公道自在人心,
不能随便篡改”
《明窗小札1963》是新书,也是重要的历史资料。翻开这本书,读者就像坐了时光机,回到了51年前,回到那一个可以在报纸上“百家争鸣”的年代。当时,香港许多报纸都开设了专栏版块,但更多是街谈巷议和生活小知识之类,涉及政治的,都难免带上立场,客观中立的评论很少。
在这个背景下,39岁的金庸从1962年12月开始,以金庸助手“徐慧之”化名,在“明窗小札”撰写时评专栏,一写就写了5年。这些关于国内外重大新闻的评论,都秉承一个原则“明辨是非,积极中立”。《明窗小札1963》辑录了1963年写的194篇专栏,占当年专栏总数的三分之二左右。
“在金庸看来,文学创作和时政评论不同,前者允许不断修改,臻于完善,后者则不容随便修饰或篡改,因为公道自在人心,一切都应留给历史去评判,这不仅包括历史的事件,也包括他自己的政论文章和观点。”金庸的助理、该书香港版、内地版责任编辑李以建说,金庸的这种偏执到现在还没有变,他要求“《明窗小札1963》每一篇文字的内容,和《明报》发表时完全相同,不作任何改动,保持其历史的原来面貌”。
在金庸看来,时评与武侠小说是两种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历史作用,就像两个门派,必须要有不同的风格。为了让读者不要带着“写武侠小说文艺人士闲暇无聊而写的玩票性质杂文”这类先入为主的眼光来看待这些时评,金庸才用了“徐慧之”这个笔名。李以建说,金庸是为了表明自己是专业的时事评论员,另一方面,他也希望不要让外界造成一种误会,感觉到报纸的诸多栏目都是出于一个人之手,以显出报纸的多样化和知识观点的多元化。
“不过,只要你读了这些专栏,便会发现金庸写的时评很有特色。他很清楚自己的目标对象是谁,时评中用到了大量白话的俚语,另一方面,他写人物也很有特色,白描手法用得很多,有点像写小说。”李以建说,这本专栏合集在内地推出,也希望让内地读者看到“一个更立体、丰富和本真的金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