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青岛嘉木行专访画家之二,西域之隼——王迪。“我那时有些惊讶,当时嘉木的认真打动了我。我就是一个画画的,凭什么值得人家一次次发信息、打电话拜托我,凭什么值得人家为我做这些宣传呢?后来我知道,嘉木
凤凰青岛嘉木行专访画家之二,西域之隼——王迪。
“我那时有些惊讶,当时嘉木的认真打动了我。我就是一个画画的,凭什么值得人家一次次发信息、打电话拜托我,凭什么值得人家为我做这些宣传呢?后来我知道,嘉木不单纯是一个美术馆,它真的是在做文化,它是用这座楼在讲故事。”
——题记
“我跟你说,其实我每次在离开那里的一刹那,就想,我最后一次来,我再也不来了。你不知道有多危险,我碰到过大雪封山……”这个看起来有些壮硕的汉子,声音微微颤抖,眼睛里澄澈清明,“可是回来休整一年之后,画得淋漓尽致,我又想,快点攒钱,不然就赶不上最好的时候去了。我都是在别人过年的时候就出发,能赶上那里的放生节。”
他就是画家王迪。
他说的让他心中惦念的这个地方,位于祖国的西南角,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地广人稀,有着最纯净的天空和眼眸。
细腻的汉子:我只是借西域这块神圣土地的民族精神来表达56个民族的执着
王迪对美近乎痴狂:“甘南的青稞丰收了,你能想象大片的纯色铺展开来,每个人的喜悦都很淳朴,眼里尽是黄跟绿,不用去什么旅游景点,9月的甘南,走到哪都美得让人沉醉。”我见到他的那副“眼里尽是黄跟绿”的画,色彩对比鲜明,阳光照在大片大片的原野,带着西部硬硬的风劲,和我见过的任何一副描绘丰收的图景都不同。“美是一种释放,我一直都在追求一幅什么都刚刚好的完美画面,你不要看我画的画,你要知道,我只是把美留在人间。”
王迪在二十年前就来到甘南,一见钟情:“你想象不到那儿民风的淳朴,我们语言不通,可是仅仅靠手势和眼神,我们沟通就没有问题。”我看着眼前这个身材魁梧的汉子,再回过头看他的画,画上的少女和羊,都像在盯着什么一样,可见画家笔触细腻如斯。他谈到“晒佛节”,谈到朝圣,谈到给予他帮助的藏族人民,谈到他们拿出的珍藏在底下的美食美酒,脸上泛着淡淡的红晕:“你不要觉得我只是爱这个地方,这个民族。西域是块圣地,我只是借域这块神圣土地的民族精神来表达56个民族的执着,中国最美的就在于它有56个民族,每一个民族的美都是画不完的。”
文化工作者: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我自己做过个展,更多的是给别人布展和策划展览。这么多年,我没弄丢弄坏过别人一幅画。”谈及他的画时,他总草草带过,而令他声高振奋的却是对其他画家工作的认真。“人和人之间是相互的,人家信任你,把画交给你,你要比保护自己的画还上心。”
我称赞他的职业责任,他却说:“我就是个画画的,看大门的也有职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与看大门只是分工不同,不要强调我的职业。”我相信他心里这种真诚的对他人的负责受到了雪域高原的影响,在那些纯净的心灵靠近他,滋润他时,他心里喷薄欲出的情感,常年积累成对别人的帮助、责任和无私的关怀。“一定要互相尊重,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谈及画展,他带我看他未完成的画,画上的藏獒还没有上完色,只有一双眼睛看着我,那双眼睛里有对藏族人民决绝的守护和对一切不纯净的绞杀。我回过头看王迪的眼睛,一时有些恍惚。
那座小楼:嘉木是在做文化,它是用这座楼在讲故事
王迪结缘嘉木美术馆,是在一次偶然的画展上,那时他随口答应在嘉木办展览,没想到听者有心,嘉木的工作人员一直积极联系他,并说明了宣传海报、画册等费用都由美术馆承担。
“我那时有些惊讶,当时嘉木的认真打动了我。我就是一个画画的,凭什么值得人家一次次发信息、打电话拜托我,凭什么值得人家为我做这些宣传呢?后来我知道,嘉木不单纯是一个美术馆,它真的是在做文化,它是用这座楼在讲故事。”这样的感受倒与王迪“借圣地的民族精神传达”有异曲同工之妙,王迪的画打动了人间,而嘉木的精神又打动了王迪。
适逢德国汉堡著名油画家马迪斯亚的画作留存在王迪朋友手中,他的画中汉字、太极、禅意等东方元素表达着东方哲学的致敬。王迪看了马迪斯亚的画后想:嘉木恰好是德式老建筑,中德的文化交流在这里最合适不过。办个展不如做文化交流更有意义。东方与西方,抽象与写实,王迪画中表达的藏域文化与马迪斯亚的西方视野在嘉木碰撞,画展名为:中德艺术样本:王迪与马迪斯亚的对话。画展在青岛引起了轰动,王迪很舒心:“嘉木影响了青岛文化交流的趋势。”
如今嘉木这座小楼成为王迪心底里另一个“文化归属”,老别墅,老院子,静谧的风景和颇有张力的色彩结合,嘉木成为他不在甘南地区时的另一个寄托。
西域猎隼,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动物,有锋利的爪与锐利的眼神,巨翅展于西域湛蓝的苍穹中,心有天下。王迪是甘南高原下的一粒火种,也是那片神圣土地的儿子——他像猎隼,带着他的灵魂与心中景仰的文化,飞到更辽阔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