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广州出现首例埃博拉患者”的消息在网络社交平台传播,瞬间引发公众恐慌。作为公共卫生主管部门,广东省卫生计生委迅速对此消息予以回应,称其“系谣言”。(10月18日新华网)
若从常理来推断,既然广东省卫生计生委都说这则网络消息“系谣言”了,那么就证明了广州的确没有出现埃博拉患者,公众也可以安心生活了。但现实的情况却是,在官方如此回应之后,社会公众的焦虑并没有出现减弱的迹象,反而更加强烈起来。
为何官方已经辟谣了,而公众还是不相信?笔者认为,这看似令人不解的矛盾行为,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着深刻的现实根源。近年来,以“系谣言”为主要内容的官方回应屡见不鲜。2012年12月6日,《财经》杂志副主编罗昌平实名举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涉嫌巨额受贿等问题,国家发改委新闻办公室第一时间回应,称罗昌平“纯属污蔑造谣”;2013年,《经济参考报》记者王文志实名举报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涉嫌包养情妇和贪腐等问题,第二天华润集团官方网站发布声明称,举报内容“系谣言”,纯属捏造……
通过对上述官方回应进行分析和跟踪,我们发现了一个共同结果,那就是:“谣言”都成真了。无论是刘铁男还是宋林,都在用无监督的权力操纵着所在单位的表态。他们想凭借官方所具备的舆论资源,来给相关的举报定性。可没想到的是,纸终究包不住火,真相并不会因为官方回应的内容而改变,所以刘铁男、宋林等人自然被绳之以法。但随之而来的,除了真相大白之外,还有整个官方公信力的严重受损,真可谓“碎了一地”。也正因此,广东省卫生计生委的回应即便是准确的,也难逃“躺枪”的命运了。
那么我们不得不追问的是,症结既然已经找到,相关部门是否已经对症下药了呢?
很遗憾,相关部门并没有吃透内涵,而是只着眼于提高回应速度等公关技巧。尽管各种新闻办公室都纷纷成立,但却依旧难以重塑官方的公信力。笔者认为,与其注重回应的形式与技巧,倒不如在“真”字上多下功夫,以“真回应”来寻求破解之道。
所谓“真”回应,是指有关部门必须要将“真切”和“真实”作为回应的基本准则。除了要对相关消息的真假进行定性之外,更要多站在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的角度上来丰富回应的内容,争取使官方回应最大限度与社会的心理诉求相匹配,尤其是在回应涉及公众人身安全的相关消息时,这一点更加重要。同时,有关部门必须牢记“真实”二字,在没有事实依据的前提下,切忌武断下结论。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实话实说,敢于承认错误;对真相不清晰的,要及时组织力量进行调查,并及时向公众解释清楚;即便是认定某则消息为谣言,那么也要有充足的证据来支撑,以此彻底打消公众的疑虑。
当然,要想有“真”回应,不仅需要有关部门的积极作为,更需要社会公众的全面参与。面对无法判断真假的消息,每一个守法公民都要做到不造谣、不相信、不传播。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有关部门共同打击谣言。同时,对官方回应中的“系谣言”结论,公众也要理性看待,切莫“一棍子打死”。
总之,面对各种消息,“系谣言”的回应要少,“真”回应要多。唯有将“真实”、“真切”等“真”理念贯穿于官方回应的每一个环节,才能让事件真相浮出水面,才能满足社会公众的诉求,最终让公信力得以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