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现身厦门参加艺术投资论坛谈收藏(图)

2014/10/27 11:42:37 作者:open 来源:女物娱乐网
10月2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詹文 崔晓旭/文 沈威/图)以前,他因为演和珅出名。到今天,王刚和张铁林还一人一个,把这碗给留着,纪念这段上当打眼的经历。

  台海网(微博)10月2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詹文 崔晓旭/文 沈威/图)以前,他因为演和珅出名。《铁齿铜牙纪晓岚》里,王刚就是和珅。

  现在,他因为收藏出名。他有把紫金锤,《天下收藏》节目里,在场专家鉴定过的赝品,他会抡锤砸了。

  昨天,王刚出席文博会艺术投资论坛,谈收藏。身为名人,但他一点都不介意谈自己在收藏路上的倒霉事,“我可是吃了不少亏,花了不少学费,才练出一些眼力”。

  王刚说,“到现在,我和张铁林还一人留了一个10多年前被坑的碗”。

  “取之有道,收藏别像和珅那样”

  王刚说自己不管走到哪,都会有人跟他扯和珅。

  “刚从酒店出来,到会展中心的路上,不断有人说,‘看,和珅来了’,‘哎哟,那不是演王刚的和珅吗?’”王刚说,后来他搞收藏有点名气了,大家也爱扯和珅,说他跟和珅一样有钱。

  “和珅那可是真有钱,堪称世界首富,梁启超给他算过,说是有8亿两白银的身家。这啥概念?相当于乾隆年间,每年全国财政收入的11倍之多。”王刚突然话锋一转,“这么有钱,但他又能怎样?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和珅活了49年,乾隆走了不到半个月,他也随着去了。王刚我今年66岁了,还能站在这里侃侃而谈,我要比他幸福多了。”

  王刚扯了半天和珅,还是为了说收藏。“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别像和珅那样,收藏投资也一样的道理。”

  “只有真的花了钱,被坑才是真揪心”

  王刚说自己的收藏,很感性,纯粹从喜欢开始。“那时看见赝品都喜欢,都想买。”

  有人说,王刚睡的一张床都是有180年历史的老物件;还有人说,投资收藏那都是10多倍的收益。王刚说,那可都是谣言,“收藏这路上,酸甜苦辣啥滋味都有,没有谣言说的那么轻松。一旦打眼,那可是损失多少倍的事”。

  对于收藏的经验,王刚是先溜地摊,溜了几年再上古玩店,然后参加拍卖会,从小到大。王刚说,自己交了不少学费,时间久了,眼力好了,也有了收获。

  怎么练眼力?“你得真花钱呦,朋友。只有真的花了钱,一旦发现是假货,那个才是真的揪心,长记性。”

  有人说,溜地摊要把兜捂紧。“但光看不买,没有乐趣啊。要有北京大爷的精神,大爷我就是乐意买。然后不断长记性,长眼力。”王刚说。

  “我和张铁林,一人留了个被坑的碗”

  收藏这路上,王刚被坑过不少。“大家都特别乐意听名人倒霉的事,这次我就说一个。”

  10多年前,有次王刚和张铁林去上海,晚上逛古玩城。他俩都看中一对盖碗,对方开价3000元,张铁林砍价到1500元,买了。到了机场,王刚不乐意,非得拍750元给张铁林,拿走其中一个。“结果第二天,张铁林给我挂电话说,‘哥,那碗我找人看了,是新的呦’。我拿了那碗,到阳台,对着阳光一照,果然是新的。这新东西,顶多也就十多块钱。”王刚说。

  不过到今天,王刚和张铁林还一人一个,把这碗给留着,纪念这段上当打眼的经历。

  “最先进的仪器,也比不过专家肉眼”

  在王刚看来,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仪器,也比不过专家的肉眼鉴定。“就像我走路上,别人说,呦,是王刚,是和珅。因为大家在电视上见我见多了,有了眼力,一眼就看出来了。但如果要反证,问王刚的耳廓圆周多少?没人说得出来。”王刚说,所谓眼力就是这样,鉴定的本质就是如此。

  熟了,太熟了,见多了,就有了眼力。“现在所有的科学仪器、数据,都只能作为鉴定的参考,都不如专家肉眼。”

  “我图便宜买的东西,现在仍旧很便宜”

  不是每个人都能练成专家,普通人搞收藏投资,没那“火眼金睛”咋办?

  王刚推荐了一个最靠谱的办法,鉴定证书是没用的,“拿着东西送到大的拍卖公司去,看人家收不收。他们会找很多有眼力的专家去看,一旦是真的,他们会把你奉若上宾,问你要喝茶还是喝咖啡”。“搞收藏,想省心,最简单的就是通过拍卖公司,但那也要费钱。”王刚说,好的东西就会有很多人争。“20多年前,我图便宜买的东西,现在仍旧很便宜。”

  王刚说,之前,很多人会说,一定要冷静,要有心理价位,不要轻易举牌。“但如果真这样,只有两种可能:这东西不会到你手里,到你手里了也不会是好东西。”在他看来,收藏这回事,有了前期的理性分析,入手时一定要有激情。

  声音

  台湾文创专家许耿修

  台湾工艺品胜在“卖生活”

  昨日,本届文博会核心论坛之一—文化产业投资论坛上,“国立”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主任许耿修向大家展示了来自台湾的“顶级工艺”,并解析了台湾传统工艺与时尚元素融合背后的成功因素。“我觉得与大陆相比,台湾工艺品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就是卖生活。”许耿修坦言,大陆工艺品用材丰富,技巧也很好,但就是少了一些真正的生活美学。

  有一次,许耿修去拜访一位台湾制茶壶的工艺师,闲聊时问他:大陆的紫砂壶市场不错,价格也卖得很高,你的茶壶有什么卖点?

  这位工艺师解释说,他喜欢泡茶已经有二三十年了。泡茶时,总会有几滴茶水滴在桌上,还得用抹布去擦,使得泡茶所拥有的精致感大打折扣。于是,他就往这方面下功夫,制出的茶壶提起来时,壶口会自动收水,再也不需要用抹布去擦滴水,保持了美好的闲适感。“用精致的工艺品,获取更好的生活品质。”许耿修认为,正是“生活”二字的浸染,使得台湾文创产品让人有了更多的惊喜。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