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然后知不足,作为一个演员,这样的领悟能力应该是这个行业里的基本素质,难能可贵的是,倪妮知不足后,她会聪明地自反。她在选择剧本时,为自己设置了一条红线,即故事和人物能够打动她,引发她的共鸣和创作欲望。从如何表演的专业语境中看,这也是为什么在《金陵十三钗》之后,倪妮饰演的角色,走的还是文艺范儿的原因。而对于“技巧”的执念,倪妮也在一路学习中渐渐生发,“有时候表演,虽然很用力很投入地去做了,但最后呈现出来的并没有打动观众,这就需要一些表演技巧来辅助”,除了天赋的表演欲外,她的创作热情正是源于此。倪妮最近读了本书,是乌塔·哈根的《尊重表演艺术》,一本经典的教科书级别著作,她像未走出学院气息的学生一样,不停地收罗类似书籍,尽管她不是学院派,尽管她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表演实践。读完这本书后,倪妮做了个有感式的总结:表演时,不只要“让自己消失”,还要“找到自己”。
无独有偶的是,倪妮在最新的电影《匆匆那年》里,就找到了她自己。这部电影根据九夜茴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一群80后死党从高中到大学再到步入社会跨越十五年的青春记忆,不痛不青春是其主题。倪妮在其中饰演了多愁善感的女主角“方茴”,就是那种在我们普遍的校园记忆里,不施粉黛但看起来很美,不爱说话但爱起来很固执的女生,统称校园时代的梦中女孩。电影着墨于80 后身上的共同记忆,小到出黑板报和互赠贺卡的青葱往事,大到建国五十年大庆和迎接千禧年的时代背景,真实记录了那一代人的匆匆岁月。身为80 后的倪妮,自然有感同身受的地方,“《匆匆那年》里的青春我有过,爱过也恨过,所以理解起来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