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张艺谋称为“士” 高仓健为何在中国内地受追捧

2014/11/22 12:49:17 作者:open 来源:女物娱乐网
当高仓健这样一个伟岸式的男人形象出现时,他的去逝给中国观众造成的影响当然是深远的。这当然有着日本作为当时的先进国家这个背景衬映,日产的电器其时也开始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特别是东南沿海一带地区。

  张艺谋和高仓健

  《黑雨》

  中国侨网11月21日电 香港《南华早报》中文网近日刊文称,高仓健去世,中国内地悼念他、追忆他和有关他的评论相当多,特别是张艺谋和高仓健因《千里走单骑》合作过,谈了对高仓健的印象,称高仓健为“士”,评价甚高。张艺谋谈高仓健一文在网上疯传,反应极其热烈。那么,为何高仓健在中国内地如此受到追捧?

  文章摘编如下:

  1978年,高仓健主演的《追捕》在中国内地公映(比香港晚了两年),引起轰动是必然的。高仓健在银幕的上逼人魅力和他特有的男人气质,一下子征服了所有中国观众。我不清楚由高仓健主演的影片后来有多少部曾在中国内地公映过,但相信1980年代兴起的录像带风潮下,人们都会通过录像带看过他后来的《幸福黄手绢》、《远山的呼唤》、《车站》、《夜叉》甚至是他第一部与好莱坞合作的《黑雨》等,然后,直至到他和张艺谋合作的《千里走单骑》。

  1970年代末国门初开,连同其它无论是电影或电视剧那样吹来一阵“西风”那样,例如像《加里森敢死队》制作于1967年、1980年代初作为首个引进的的美国电视片集,在中国内地播放时竟是万人空巷,据称当晚电视台播放该片集,连窃贼也“休息”了!因此当《追捕》这样一部描写警方与歹徒展开殊死搏斗的电影所能带来的震撼可想而知。

  中国观众在这之前看过的日本电影可是只有小部分人看过的《山本五十六》、《啊!海军》等少数日本电影。但这是在文革时期供“批判”看的“内部片”。如果再追溯远一些,那就是像在1950年代在中国内地上映过的《二十四只眼睛》、《裸岛》、《砂丘之女》等,然而那时的中国内地有多少家电影院?

  随着电影发展的日新月异,日本虽是东方国家,但因为其与西方特别是与美国关系的特殊性并接近西方价值观,他们的电影也是“西风”里面的一股。当像《追捕》及后来的《望乡》等日本电影陆续进入中国内地,毫不奇怪,才刚刚经过拨乱反正的国人便睁大眼睛争看这些日本电影并由此留下深刻印象。尤以对人性刻画、人物造型以及摄影手段的多样化等,异国风情自然是其中部份,但更主要还是人物角色的塑造方面,新鲜的视觉审美情趣所带来的或剌激或好奇等等,均给国人开了眼界。

  因此,当高仓健这样一个伟岸式的男人形象出现时,他的去逝给中国观众造成的影响当然是深远的。再就是,比起中国内地更早地开了眼界的香港观众,同样对高仓健的离去,也寄托了非一般的哀思。到底,高仓健是曾经在电影大银幕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鲜明形象,是东方男人中难以企及的标志。

  香港观众对高仓健的印象也许不至内地观众那么强烈。其中主因,东西文化交汇的香港早就是不设防,对外国电影从来就无一种饥渴感。相反地,内地观众饥渴感强烈不过了! 1970年代末、80年代初也是中国缺乏偶像的年代。当时的中国内地百废待举,文化生活十分贫乏,稍有些机会在大众传媒中露脸,一不小心就会大红大紫。

  如果说,文革前人们的银幕男性的偶像是赵丹、孙道临、王心刚。到了文革后,当年演技不过尔尔的唐国强就是凭一张俊俏脸蛋立马走红全国,轻易就成了当时年轻男女的偶像。但很快地,唐国强就被称为“奶油小生”。因此,当伟岸高大、刚毅正气的高仓健出现时,他不但立即被众多观众所接受,几乎是立刻地成了大众偶像。

  这当然有着日本作为当时的先进国家这个背景衬映,日产的电器其时也开始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特别是东南沿海一带地区。这种物质性的时髦对仍然落后的、贫穷的中国内地具吸引力,当受到《追捕》中所表现的不止是扶桑风情而有具像性体现的时候,这种物质+英伟形象的诱惑,大大超越了原本渴求不高的超满足感,那么,外形出众的高仓健不在中国内地走红就没有道理了。

  也就是说,当时的高仓健是作为一个不自觉地代表着物质先进、发达国家进入刚启开国门的中国,而他又是那样恰当地在影片中展现了作为阳刚男人而出现,在这样情况下,他给40后、50后、60后一代者留下的整体记忆,就会特别深刻,甚至有一种隽永的味道。当然,他的亲中态度更获中国人好感,在当下中日关系恶劣情况下,高仓健亲中,自然会获得更多人的肯定。

  高仓健走了,留给看过他的影片、喜欢他的男男女女会是一个历久常新的记忆,更是一个时代的记忆——“《追捕》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部公映的外国电影”——太多的人都这样说,不管是普通人或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都这样说。不管这是否属实,但“之一”是肯定的。即如赵薇导演的《致我们逝去的青春》里面大唱《红日》那样,那种情念,至少是一道出彩的勾勒。

  因此之故,高仓健在中国特别“高”。(列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