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市场绑架严把质量关
女物娱乐讯 中国人的传统生命哲学是宁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反观电视荧屏,跪着求收视居多,站着严把质量关者少。而由北京世纪伙伴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金牌导演张黎执导,当代知名作家严歌苓编剧,张嘉译、宋佳、胡歌、黄志忠、张歆怡等“顶级阵容”主演,即将于12月1日登陆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的热血钜制《四十九日祭》,则积极响应文艺座谈会精神,不唯经济效益,不搞跟风随大流,严苛追求品质,打造了一部敬畏历史的“良心剧”。
女性视角男人情怀 《四十九日祭》严歌苓张黎强强联手
改编自严歌苓小说《金陵十三钗》的史诗大剧《四十九日祭》聚焦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讲述了1937年南京沦陷后,四十九日内发生的战乱创伤。剧中,导演张黎有意挖掘普世主题,吸引世界目光,既没有套用以往抗战剧的战场搏杀,也没有重复电影《金陵十三衩》的苦难叙事,而是用电视剧更大的空间来展现南京大屠杀前后49日的人性与情感,用强节奏的时间叙事营造出了一个深邃而惊心的“人性孤岛”。
除了具备导演张黎个人标签鲜明的“男人情怀”外,该剧也有独特的“女性视角”。剧本由原作者严歌苓亲自操刀,在内容编排上也更向原著小说靠拢:电影中最吸人眼球之一的洋神父没有了,代之以中国的传道者扬州法比(张嘉译饰);玉墨(宋佳饰)没和神父上演绝世之恋,但和军人戴涛(胡歌饰)谱出了战地情缘;而女学生书娟(张歆怡饰)也不再单纯“naive”,原著中青春期女生复杂甚至略有阴暗的心理,也在电视剧中得到保留。与电影中摇曳迷情的画面相比,电视剧更侧重将这49日的经过细致还原,压抑严肃的格调充满悲剧质感。
响应文艺座谈会精神 《四十九日祭》不被市场绑架
张黎和严歌苓强强联手,打造2014年度最具品质大剧,是对“唯经济效益”的电视剧市场的一次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为衡量文艺作品的好坏提出了两个标准,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而该剧立意高远,不当市场的奴隶,不沾铜臭气,是积极响应“文艺座谈会精神”的一次勇敢尝试。
和当下一些戏说历史博收视的战争雷剧不同,《四十九日祭》的格局更大,它是站在人类共同灾难的高度,讲述一段国家记忆,是以崇高使命感和文化承载,对日军暴行最深刻的一次揭露与清算。此外,该剧也以其复合型主题,表达了中国电视剧少有的大国态度和国际关注,是文艺座谈会精神中“文艺作品不被市场绑架”的良好示范。(J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