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摄 杨松
此次赴新疆采访,我最大的心愿便是亲眼看一看胡杨。
胡杨,又称胡桐(汉书)、英雄树、异叶胡杨、异叶杨、水桐、三叶树,常生长在沙漠中,它耐寒、耐旱、耐盐碱、抗风沙,有很强的生命力,因此,才有了“胡杨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烂”的说法。
去新疆之前,我对胡杨的印象,多来自影视和摄影作品。沙漠里,几株孤零零的老胡杨树,在肆虐的风沙中,或倒伏、或顽强地挺立,似乎在告诉人们,这一树种已到了灭绝的边缘。
在库尔勒,我终于见到了盼望已久的胡杨。它是那样的茂密,那样的生机勃勃,全然不是我心中的样子。
胡杨是生长在沙漠的唯一乔木树种,十分珍贵,可以和有“植物活化石”之称的银杏树相媲美。它曾经广泛分布于我国西部的温带暖温带地区。如今,除了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内蒙古阿拉善一些流入沙漠的河流两岸还可见到少量的胡杨外,全国胡杨林面积的90%以上都在新疆,而其中的90%,又集中在南疆的塔里木盆地。
胡杨是落叶中型天然乔木,高10米至20米,树龄可达200年,树干通直,树叶奇特。生长在幼树嫩枝上的叶片狭长如柳,大树老枝条上的叶子却圆润如杨,叶子边缘还有很多缺口,又有点像枫叶,故它又有“变叶杨”、“异叶杨”之称。
当地的同伴介绍说,胡杨能生长在高度盐渍化的土壤上,原因是胡杨的细胞透水性较一般植物强,它从主根、侧根、躯干、树皮到叶片,都能吸收很多的盐分,并能通过茎叶的泌腺排泄盐分。当体内盐分积累过多时,它便能从树干的节疤和裂口处,将多余的盐分自动排泄出去,形成白色或淡黄色的块状结晶,称“胡杨泪”,俗称“胡杨碱”。当地居民用来发面蒸馒头,因为它的主要成分是小苏打。除供食用外,胡杨碱还可制肥皂,也可用作罗布麻脱胶、制革脱脂的原料。一棵成年大树每年能排出数十公斤的盐碱,因此,胡杨堪称“拔盐改土”的“土壤改良功臣”。
再次见到大面积的胡杨,是在泽普的金色胡杨林。天空中下着小雨,大片的胡杨树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它们有的生长在河岸上,有的就站立在水中。可见,胡杨不仅耐寒、耐旱,而且在不同的环境中,照样茁壮生长。我想,这才是胡杨的品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