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李春波,不简单的《岁月》
简单的李春波,不简单的《岁月》
(文/邢大军)当很多媒体例行公事的用“睽违”来标识重回歌坛的李春波时,我更愿意用“久违”二字来替换。一来这“久违”承载着时间跨度,无论是对于李春波,或是对于原创歌坛;二来这“久违”更能让我们重新读懂或说听懂李春波,同时也可再一次犁清原创歌坛这些年来愈发含混的审美情趣。
日前,曾凭借《小芳》和《一封家书》等流行金曲红遍海内的中国原创音乐领军人物李春波推出了全新专辑《岁月》,专辑中收录了《岁月》、《姐姐》、《迁户口》、《火车站》、《老伴》、《等俺有了钱》、《等到满山红叶时》等歌曲。从《小芳》、《一封家书》到《岁月》,原创歌坛和李春波都走过了近二十年的历程。这二十年,与歌坛若即若离的李春波经历过很多变轨和波折,有兴趣关注娱乐新闻的人上网一查自会知晓,这并非本文议题,自不必赘述。这二十年,与音乐本真和人文情怀亦若即若离、甚至该说渐行渐远的原创歌坛也经历过多次变轨和波折,有兴趣关注娱乐新闻的人上网绝对不会查寻这些吧,因为这有悖娱乐精神,自当不必关心。
从《小芳》、《一封家书》到《岁月》,时隔二十年,总有些事物在改变,例如专辑套封上的容颜,例如被旋律和节奏环绕的声线。但可喜的是,总有些事物没变,那就是:简单的李春波,不简单的《岁月》。
依旧是去繁就简的简单的旋律和节奏,依旧是平实且口语化的歌词,依旧是不徐不疾、从容自然、得之于手、而应于心的演唱方式,依旧是真挚并内敛的情绪,甚至创作手法上都依旧是留有回味余地的开放式结局,从《小芳》、《一封家书》到《岁月》,这一“简单”依旧不变。
在这个喜欢把简单往复杂、混杂、嘈杂里做的娱乐时代,在这个以混搭和拼贴为标榜的娱乐时代,在这个偷换概念、不惜易容变装来达到求新、求变、求发展效果的娱乐时代,曾经简单的李春波,如今依旧很简单,这一点颇耐人寻味。
很简单的李春波,他的作品却让听者很感动,也很感伤,而这一点恰恰是他和他的作品最不简单的地方。从《小芳》和《一封家书》起,李春波的作品没有好高骛远,也绝不故作高深,而是始终目光所及,平民视角,新专辑《岁月》依旧秉承这一理念。在新专辑《岁月》中,《岁月》、《姐姐》、《迁户口》、《火车站》、《老伴》、《等俺有了钱》、《等到满山红叶时》等歌曲在题材选取上涉及了生活中司空见惯、却也极其容易忽略、或许该说是我们主观上就有意屏蔽掉的一些事物和细节。
与华语乐坛近些年来愈发陷入自娱自愈、自我自嗨、自语呓语、抑郁导致的胡言乱语的状况有着极大反差的是,李春波的作品依旧喜欢从客观细节入手。细节不一定决定成败,但细节一定决定品质。如今的流行歌坛在创作上几乎一边倒的喜欢用不厌其烦并无休无止的自我表白来替代细节,而李春波的作品则喜欢用惯常的生活细节来说话,通过细节描述来表达并传递情感和情绪,并且简短、节制、戛然而止。
对于艺术创造者而言,作品深度从来都与年龄和阅历无关,而与情怀有关。从早年的《小芳》、《一封家书》到如今的《岁月》,从他在创作题材上对于“知青”及对于乡土和社会平民的热忱关注,无形中让他的音乐具备了承载历史的文学价值,而这也正是简单的李春波最不简单之所在!
从《小芳》、《一封家书》到《岁月》,年龄阅历和生活境遇已经有很大改变的李春波,难能可贵的是,如今的《岁月》依旧与生活本质没有距离和障碍,这绝不是故作姿态接地气那么简单。由此我们不妨说:不简单的《岁月》背后这个简单的李春波很值得研究。
最后,我们还是回到音乐、回到听歌上来,不妨随机听听并说说《姐姐》这首歌,歌曲在词曲和演唱上的真挚感人的特色自不必多说,这里我们单说编曲配器。若说内敛且节制是李春波在演唱上的突出特色,那么他在配器上还是“露了马脚”,在《姐姐》这首歌的间奏部分,虽然使用了惯常的小提琴来演绎的主旋律,但用作陪衬的贝司却在演奏上一反常态的抢了小提琴的风头,让原本该阐释动机的小提琴成了本该暗涌、如今已经按捺不住成为喷涌的那把贝司的陪衬。如果你是一个有兴趣并有心的听众,在听《姐姐》这首歌的间奏时,不妨打开专辑文案歌本,你一定会发现,《姐姐》这首歌的贝司演奏:李春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