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峰文李康摄影
演员王学兵昨日来到郑州,虽然主要任务是参加1月27日、28日话剧《人民公敌》的演出,但王学兵显然希望这趟郑州之行“一炮双响”,因为他主演的电影《印度奇游》预定了五一档期,该片有大量的河南元素,王学兵在片中饰演了一位河南小伙儿。影片是与印度电影团队合作,带有了浓重的宝莱坞范儿。在河南奥斯卡电影院线的撮合下,王学兵接受了大河报记者的采访。
“这部片子讲的是几个河南青年在印度上当的故事。”王学兵透露,“导演张建亚跟我介绍影片时第一句话就是这,我觉得挺有意思,这句话很吸引我,很好奇,几个河南小伙儿怎么着就在印度上当了。接了戏后,发现这是一个由网恋开始的异国旅行,也是一个很轻松的喜剧。”异国、旅行、喜剧……这几个关键词很容易让人把《印度奇游》和《泰囧》联系到一起,王学兵解释:“虽然都是在异地发生的事,但内容上有很大差别。目前能透露的是,我们这部影片都是说方言的。”
虽然不是河南人,但王学兵全片说起了河南话。“我是在新疆长大的,新疆有很多河南人,我有很多河南朋友,但我不会说河南话,说出来总是有外地人说河南话的感觉。拍戏时,剧组的很多河南朋友帮我纠正发音,大家会在一起讨论,这句话用河南话应该怎么表达,到底用哪个词。我觉得把方言说好了,会有很生动的东西出来。不过现在走到哪儿听到最多的都是普通话,方言越来越少,这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损失。”
谈到话剧《人民公敌》,王学兵评价这是一部很严肃的社会问题剧。作为影视和话剧演员,如何在两种艺术形式中来回切换?王学兵说:“电影和话剧有点像专辑和现场演出的感觉,话剧在演出时很过瘾,虽然《人民公敌》已经巡演了40多场,但每次演出都有新的变化,同样的台词也有不同的认知,每场的观众反应也都不一样;而电影是定格的艺术,挺残酷的,它的上映档期就那么长,通过银幕和观众交流,有缺憾的地方只能到下次拍电影时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