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武宗会昌五年,即公元845年,朝廷共确定1390人参加明经考试、663人参加进士考试。偏远的福建、黔府、桂府、岭南等处,连进士考试指标带明经考试指标,每处只总共获得17个。
中国的科举制度肇始於隋,成於唐,大备於宋,僵化於明,废於晚清。
在唐朝,科举习惯上被称为“贡举”。“贡”指“乡贡”,“举”为“岁举”。“乡贡”,就是读书人报名参加州县一级的考试,成绩合格者获得参加“岁举”考试的资格。“岁举”,即朝廷的选官考试,大致分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和明算6科,但主要是进士考试与明经考试,通过者就获得做官资格。其中,尤以进士考试最被人看重。能通过进士考试,便如我们常常说的,是“及第”了。
与今天比一比,“乡贡”有些像高考,而“岁举”自然为公务员考试。
唐朝的“乡贡”指标会分解到州府,却并非平均分配,而主要依据地理位置的重要程度等级之。譬如在唐武宗会昌五年,即公元845年,朝廷共确定1390人参加明经考试、663人参加进士考试。分解至天下州府,同、华二州,虽地瘠民贫,经济也不发达,但因为地处京畿,就分别得到了30个进士考试指标,以及50个明经考试指标。而偏远的福建、黔府、桂府、岭南等处,连进士考试指标带明经考试指标,每处只总共获得17个。地处京畿的同、华二州已经如此,首都长安所在的京兆府将获得怎样的优待,自是可以想见。
显然,为了能获得更多机会,考生们应该往指标最多的地方去,往自己人脉关系最硬的地方去。且有唐一代,除短时间内明诏要求限制“高考移民”外,绝大部分时间里不限制“高考移民”。於是,你加入了,他加入了,大家一起加入了“高考移民”大军。名人如白居易、张籍等,都曾经是“高考移民”大军中的一员。诗人黄滔,更是在20多年的考试生涯中辗转9州府,真正是考遍全国。
唐朝廷对“高考移民”的默允后面,应该隐藏着欢迎。科举制度无疑是专门为朝廷选拔官员服务,需求极其有限。如进士考试,在唐代,每一年中只有二、三十人最后“及第”。整体上是严重的供大於求。此其一。专制社会里,一切有等级,京兆府自不说,便是同、华二州,因为地处京畿,也必定享有一定特权,於是有不同州府间的指标分配厚薄不均,此其二。但朝廷终究还是希望招揽人才,不同州府间的指标分配不均显然不利於朝廷招揽人才,而默允“高考移民”,毕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人才脱颖出来。
“高考移民”,在话语习惯中,不仅包含移民,更包含着为了得到更多机会而不得不选择移民的意思。(许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