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蕾王朔时隔8年再合作:有一个地方只有他俩知道

2015/2/11 13:25:57 作者:open 来源:女物娱乐网
蛰伏良久的王朔出山,此乃话题﹔徐静蕾导演与王朔编剧第三度合作,这亦是话题﹔至於爱情的内核与意味深长的片名,更值咀嚼。

  关於徐静蕾和王朔,你最想知道什麽?网上各种揣测已经够多,他们如今的口径是“朋友”。昨天,这对朋友合作的新片《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全国上映。蛰伏良久的王朔出山,此乃话题﹔徐静蕾导演与王朔编剧第三度合作,这亦是话题﹔至於爱情的内核与意味深长的片名,更值咀嚼。

  这该是怎样的一个秘境,叫老徐与朔爷在时隔8年再度携手后,还能踩准步点,擦出火花?按巩俐的说法就是:“衡量一对男女,最关键的还是看他们在一起有没有互相激发,并创造出高水准的作品,其余的指标,都太庸俗。”

  她说,认识他是一辈子的幸运

  徐静蕾执导的6部电影中,有3部的编剧栏里挂着王朔的名字:《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梦想照进现实》《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

  王朔从不吝啬他对徐静蕾的赞美。作为朋友,他曾这样狠狠表扬过老徐:“在北京,50年代杰出代表是刘索拉,又能写字又能写曲﹔60年代杰出代表是王菲﹔70年代我希望是徐静蕾,如果她做得好的话﹔80年代我还没看出来谁有价值。”作家眼中,徐静蕾走的是一条与众不同的明星路。写字玩博客,她是佼佼者,其书法还被方正开发出一套“方正静蕾字体”﹔跨界执导筒,她是先行者,导演处女作就获得不俗票房﹔到了经营领域,创办电影公司,担纲杂志主编,她依旧长袖善舞。

  这次新片上映,有了吴亦凡、王丽坤、热依扎和张超这些青春面孔,再加王朔压阵,影片在上映前已经达到44万张电影票预售量,徐静蕾亦是毫不客气地喊出2亿元票房的目标。看起来,这位王朔口中“万金油”式的女演员过得春风得意。

  对此,徐静蕾感激自己与王朔的相逢。“他是我非常非常尊重的一个人,从才华到人品,认识他是一辈子的幸运。”有人拿这句话作文章,老徐莞尔,间接默认,“真的很幸运,比如他现在还能帮我写剧本”。难怪有影迷观影后直呼,“影片足以让数万人原谅前男友”,谁说这不是徐静蕾的处世之道呢?

  他说,是她一直在帮我

  切换到王朔为主角,作家这些年几乎过着遁世的生活——每月只去一次超市,然后把自己关在屋里吃余粮。

  但江湖上从没断过他的传说,三五不时冒个头。只不过,曾作为文化符号的王朔,在遁世的这些年里,几乎每一次浮出水面,都只以编剧的面貌。《非诚勿扰2》上映时,观众期待的是第一部的机智,没想到等来了一部直面生死的“黑色电影”,但一个“离婚典礼”至少还能打着王朔出品的烙印。《私人订制》出来时,王朔已不是《编辑部的故事》时一身轻松的他,而观众也不是《爱你没商量》时的调侃爱好者了,影片票房不错,但双方已有些彼此嫌弃。到了《一步之遥》,据说王朔也是编剧队伍里的七分之一,但在铺天盖地的批评与解读中,没有人把矛头指向他,当然也没人赞美他。

  多年来,身为作家的他,到底在编剧的帽檐下孵化怎样的惊喜?毕竟他曾经许诺过,要完成一部“一不小心就是《红楼梦》,最损也是一《飘》”的惊世之作。在那部酝酿中的巨作里,王朔要把他读过的中国典籍写进去,要把他的生死体悟融进去,要把他能驾驭的最好的词都穿插其中。“计划写三四十万字,已有23万字。”这是王朔新作的进度,而在此之前,他说自己不得不靠写剧本解决生活问题。“写小说慢,我得靠剧本挣钱。”他解释自己拿不出新作,却间或有新剧本诞生的缘由。“从这一点上,是朋友一直在帮我,包括徐静蕾。”

  回到《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没有王氏调侃,也缺乏金句,台词回归语言最基本的表情达意功能。资深影评人李星文说:“这不是一部逗闷子的电影,也没有在人心上砸坑的狠角色,遇到对的观众,它能让人情思纷起,爱如潮水。”在他看来,《有一个地方》比老徐之前的“杜拉拉”和“亲密敌人”都有意思,影片的整体气质与“素颜女神”极其登对。敢於清清爽爽地面对蛙声一片的市场,这意味着勇气和底气的在场。对徐静蕾的新片如是,对徐王二人的再度合作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