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之遥》柏林发布会 姜文谈获奖:别势利眼

2015/2/12 20:02:15 作者:open 来源:女物娱乐网
腾讯娱乐柏林专稿 (文/陆姝 视频/张超)当地时间11日下午,入围主竞赛单元的《一步之遥》在柏林电影节进行了媒体场放映,姜文携周韵、洪晃及制片人马珂等亮相之后的媒体发布会环节。

  《一步之遥》柏林电影节发布会 姜文:最近很少被夸

  腾讯娱乐柏林专稿 (文/陆姝 视频/张超)当地时间11日下午,入围主竞赛单元的《一步之遥》在柏林电影节进行了媒体场放映,姜文携周韵、洪晃及制片人马珂等亮相之后的媒体发布会环节。

  发布会的上座率约为四成左右,多为华人面孔,有一大半的提问来自讲中文的记者。发布会还出现了小乌龙,有一位外国记者以为周韵一人扮演了完颜英和武六两个角色,而洪晃的名卡也被错写成“hung huang”。

  对于此次柏林之行的奖项预测,姜文调侃道:“有可能得三个,也可能啥也没得。”并规劝大家,“别老盯着得意的人,太势力眼。”

  姜文感慨回应差评:很少听到直截了当夸赞

  一位来自非洲的记者在提问前,先是夸了《一步之遥》几句:“这是一部非常美妙的电影,很美,色彩丰富。”这一在柏林电影节记者发布会上常见的夸赞却让姜文突发感慨:“我非常高兴听到你的夸赞,因为最近很少听到这么直截了当的夸赞了,因为很多夸赞都是在人家疯狂的批评之后才出来的。在中国,这电影很两极分化很厉害,骂的人比较直截了当、肆无忌惮,骂得很痛快。当然了,给让人痛快的表达创造了机会,我也很高兴。是在集体的情况下发生了痛快的表达,希望下次能够一对一的表达会好一点。”

  洪晃被问及观影后的感受,也隐约表达了对于负面评价的态度:“一个作品,是要观众有了反应以后才完成。我觉得这是特别好的一部以古讽今的电影,他们的所有东西都能让我看出来今天中国的影子,这个电影对我的意义就是,我们走了很长的一段路,但好像也就是一步之遥。”

  姜文听罢感叹:“哇,说得真好,我要早听你这么说就会拍得更好”,并带头鼓掌。

  姜文谈和观众关系:有如船和水,但也可步行

  官方主持人:《一步之遥》有刻画观众的形象、他们对戏剧、电影的反应,你怎么看电影和观众的关系?

  姜文:借用一句中国的老话,是水和船的关系,如果船很大,就需要借用水的浮力。但是你也可以轻装上阵,有两只脚就够了。

  记者:电影里有很多典故,像“马走日”、“项飞田”,还有红楼梦,会不会担心外国观众因为文化差异看不懂?

  姜文:中国人也不是人人都知道“马走日”、“项飞田”是什么意思,也不一定都看过《红楼梦》(旧版 新版),但不能因为这个不举曹雪芹的例子。我们最早看外国电影,大家也并不了解真正的背景,但是只要你想看都能看,但是你要是想把自己挡在一部电影之外,只要说一句“看不懂”就行,就可以把自己永远挡在未知之外,那也没办法。

  姜文谈奖项:不要老盯着得意的人,别这么势力眼

  记者:去年三部华语片拿了两个奖,你这次来挺有勇气的,怎么预测获奖前景?

  姜文:无知者无畏吧,我不太了解去年前年发生什么了,按这个说法,那我就不应该来?可以有各种可能性嘛,去年来两个拿三个奖,今年来一个得仨奖也有可能嘛,也有可能啥也没得着,得奖的总是少数。但那又怎么样?又能说明什么呢?我的电影就有时候票房特好,有时候特不好。体育上也是,李娜拿了冠军都说好,输了都骂她。老盯着最得意的人,咱别这么势利眼吧。

  姜文答疑:这是关于电影的电影,结尾婚礼是给完颜还愿

  记者:电影中有涉及到很多别的电影典故,尤其是西方电影,有什么特别含义?

  姜文:我们电影里最后有一行字幕,说它是来自于真实的杀人案件,后来成为第一部电影长片。案件的一部分就是成为了电影的一部分,其实我就是在拍关于电影的电影。所以我用了彩色、黑白、纪录片、十六格等多种形式。

  记者:结尾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穿婚纱?

  姜文:你闭上眼睛,其实脑子里还能看见东西。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农村老太太小媳妇儿讲的故事很有想象力,没有发生的事儿,跟鬼神对话、月亮下来在村里带几个人走之类的。我从小在那个环境长大,会有现实和想像没有门槛的感觉,我也经常做白日梦。第二,其实马走日最后表面上是为了不连累武六去面临子弹,但内心还是对完颜有愧疚,其实她不过是想要一场穿婚纱的婚礼,这也是在眼前为她还的一个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