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火了,人们在听他歌的同时,总是在问同一个问题:刀郎是谁?然而几乎没有人可以准确回答,关于刀郎的一切都可能成为“新闻猛料”。那一年,刀郎和媒体都陷入癫狂状态。有人如此描述:简直像小说里的情节,拍成电影都嫌假!神秘化,是刀郎个人的主动选择?还是另有其他原因?
刀郎解释说,他觉得自己是被媒体和公众打上了这么一个“神秘”的标签。时至今日,他承认这个标签帮了他的大忙:“可能大家一定要给你打一个标签和一个神秘的符号之后,才觉得这个人好辨识,或者说媒体也才有话题可说。还有一点是巧合,我本来就是比较内向的人,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媒体,而刚好又有了这么一个神秘的标签,心想那就这样吧。”
不可否认,刀郎当时保持的神秘形象,使得外界对他赋予了一种故事感。“人有时候控制不了这样一种状态。”他若有保留地吐露说,“可能有一些利益群体会刻意去做这些事情,甚至不让这个人出门,不让接受采访。我也遇到过这种事情。”
退隐:需要时间让自己安静
当时,伴随刀郎之花肆无忌惮地盛开,争议之声也愈加响亮。支持者说:“只要听3分钟你就会马上买下这张唱片。”但反对者却说:“他的音乐制作水准实在一般,音乐理念也很陈旧。”还有很多人对刀郎不屑一顾,甚至痛恨和谩骂。
“那段时间,有人几乎天天在问我这些事情。我就想,我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我之前想的只是写歌、唱歌、出专辑,大家喜欢就好了,没想到背后还有这些事情。有一段时间,我彻底不上网,不看电视,不看报纸,我实在觉得这些跟我的理想差距太大了。其实当时我是把音乐当做一种信仰在做,所以当人家说不好的时候,觉得就是当头一棒。”
经历了一年多的“明星式生存”,刀郎意识到那不是他想要的生活。2005年,他选择了急流勇退。“如果我把自己当作一个艺人的话,我不会拒绝这个,但实际上我需要大量的时间让自己安静下来,需要一个更自由的环境,可以去创作,不要有任何压力。”害怕自己被歌迷抛弃吗?刀郎笑了笑,“我那时不担心这个,倒是担心太被关注了,一点儿隐私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