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杨丞琳事件道歉 决不仅仅只是一次娱乐事件

2015/8/8 12:02:33 作者:S-chenmi… 来源:女物娱乐网
杨丞琳(blog)的那一记深深鞠躬,并没有抚慰到部分网友们敏感的心。他们认为,道歉会无非就是一个“道歉秀”——杨丞琳的道歉动机成了众矢之的。

南:台湾年轻人对日本的态度,似乎没有内地对日本态度来得激烈。以后你会注意规避吗?
杨:会很谨慎很小心地处理这种事情。像你刚刚说的哈日,就是误会。那是刚出道时,唱片公司把我设定成比较崇日一点的。这是刚出道时他们给予我的一种形象。
南:“口误”的出现那么大的后果是因为你事先对内地的对日情绪不了解?
杨:我倒觉得不是。因为台湾很多小孩读书毕业之后,又把知识“还”给老师了。所以答错问题要愿意去改。譬如,我知道这个是错的,只要你告诉我正确答案,我一定会改,日后就不会一再犯错。我觉得内地观众或网友,对我是很直接的,能很直接地告诉艺人对错或好坏,对我们来说是好的,是一种沟通方式。
南:你辛苦养家,错过了很多念书机会,遗憾吗?
杨:当然遗憾,尤其有这个事件。其实我也会自修,可能自修的东西不是历史方面的,所以缺乏历史观念吧。
南:现实生活中的杨丞琳是一个怎样的人?
杨:我就是一个很直接很随性的人,只想把事情做好。对于很多事情我只想有新的学习和进步,不会想太多,不会好高骛远,比较实际。
“中央台的欢迎已经让我觉得很开心了”
南:下一步工作重心是放在台湾、国外还是内地?
杨:台湾的市场一定会有,内地就要看状况,如果有机会当然很想来。这些都是缘分。
南:内地“看情况”,是不是目前你在内地有点敏感,所以会给自己一些缓冲的时间?
杨:工作上我还是会努力,至于其他事情,还是随缘吧。其实现在还是有广告商、表演团体在跟我们接洽,所以并不是像大家所想象的那么如临大敌的感觉。我觉得内地的观众或者媒体,对我还是很善良的。
南:内地市场对你是不是有个很大的意义?
杨:当然,因为那边资源确实比台湾好,对艺人来说是更开心的事。艺人当然希望自己事业更进一步,更开眼界。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觉得(内地)是一个很好的市场。
南:同门师姐蔡依林目前在内地的发展不错,还上了央视的春晚,你是否会有压力?或者以她为榜样?
杨:不会有压力,我都是跟自己比赛。我之前也上过中央台节目,接下来也会有别的节目。中央台的欢迎已经让我觉得很开心了。我没有特别要把谁当作榜样,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我先把自己的事做好就行了。
南:如果大家还误会,还会继续道歉吗?以何种形式?
杨:当然会。这不是在作秀,我还没去想形式,只要我的心是诚恳的,我觉得什么状况来就什么状况去回应。
杨丞琳道歉信
大家好,我是杨丞琳,我不太会说话,但还好有所有的媒体和歌迷朋友们一路的支持。
今后……
我会更努力的做好表演的工作。
真的非常谢谢你们!
经纪公司老板蒋承缙进一步解释
“不要把无中生有的东西扣在她身上”
承缙一手带出蔡依林、杨丞琳、罗志祥等艺人,因深厚的行业资历被尊称为“蒋哥”。记者与他的三次电话连线,他一直在新加坡,正带着蔡依林忙着演唱会。
“口误”事件扩大是因为“这个问题很敏感”
显然,杨丞琳4年仍未平息的“口误”事件可说是蒋承缙从业生涯的一大遗憾,“当时没意识到这事会扩大,是我的疏失,以为解释过就OK,没有做很全面完整的解释,导致后来以讹传讹”。谈及为何内地有如此强烈反应,“这个问题很敏感,牵扯到多年来中国人对日本的情绪问题。”
类似杨丞琳道歉事件的“危机公关”有不少,但杨丞琳事件让蒋承缙学到新东西,“有些误会,在它还没有扩大前,应该急速地把它处理好。”同时,蒋承缙采取了更为有效的方式,4月3日道歉会那天,他与前来采访的北京主要媒体均交换了名片,“这样可以让他们直接找到最准确的窗口来问问题,以免再发生以讹传讹的事。”每一步,蒋承缙都走得小心翼翼,甚至如临大敌。
“炒这种负面新闻没有意义”
之所以有必要再做一次道歉,蒋承缙的理由是,“以前觉得并没完全地澄清,就会造成更大的误会。上次上海之行,媒体只写到她道歉,可是没说清楚她只说了那一句话。这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们接收到的信息就是:你看,她道歉了。所以说她说的那些‘南京大屠杀’、哈日的话等等,就越传越大。你不能因为她道歉,就把所有事情都算在她身上,所以这次要做一个更清楚的澄清。”
然而蒋承缙未曾想到,反对声音再次被激发。媒体一再出现疑问:为什么道歉变成澄清?蒋承缙有些激动:“丞琳鞠躬了道歉了,难道该澄清的不能让我们澄清吗?!”至于有人质疑这次的道歉会是出于一种商业考量。“这种负面新闻炒起来一点意义都没有”,蒋承缙说。此外,“台湾麦当劳最近又找丞琳拍了一个广告,丞琳还特意献出她首支舞蹈广告。”
“媒体再问到,我们就再道歉”
当问到道歉会是否达到预期时,蒋承缙表示:“我们从来没有期待些什么,没有幻想我们只需要透过一次解释别人就会谅解。”而对于是否继续道歉,蒋承缙说:“如果媒体问到,要我们再道歉,我们不做的话,媒体就会说,你们不道歉了吗?她是艺人,站在她的立场她还是要说,我们还是愿意为曾说过不恰当的话表示歉意。可还是希望不要把那些无中生有的东西扣在她身上。”
同时,蒋承缙强调不会停止杨丞琳在内地的活动:“没什么好缓冲的。我们的心态还是那样,一切照常,但要避免别人以为我们在刻意制造一些惊耸性的新闻点。”谈及杨丞琳正在筹划中的个唱是否到内地举办,蒋承缙说筹码放在观众身上,“这就要看内地观众的反应了,基本上我们只要有人支持,我们会做好的表演,回馈给支持的人。只要有人邀约——其实这两天都有人来邀约的——我们觉得适当、有时间,我们就去表演。”
记者手记
联系杨丞琳专访,并没有我们事先想的顺利。记者与她的老板蒋承缙直接进行沟通,反复说服后,蒋承缙才终于痛下决心应允。他顾虑的是:怕人误会是利用媒体炒作。然而,真正接触到事件主角杨丞琳,却明显地体察到了这位昔日“无脑少女”的飞速成熟。她是在拍戏中途转场接受访问的。她依旧很红。她比孟广美更背的地方在于,她的事件还不小心地被挂上了“价值观”和道德评判的标签。然而,无心之失也好,无知之言也罢,十几岁便出道养家还债的杨丞琳或许恰好应验了那句“江湖生存法则”——出来混,迟早要还的。更别说这个娱乐至死的江湖。采访过孟广美的本报记者艾辉曾发过这样一句感慨:搞臭一个人是多么容易。杨丞琳事件,决不仅仅只是一次娱乐事件。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