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烈日灼心影评类型基础上的个性表达 此片获得外界高度赞扬

2015/9/6 14:39:21 作者:O-xujiax… 来源:女物娱乐网
《烈日灼心》无论从口碑和商业性都期望值最高,相比较另两部影片那浓厚的文艺色彩,《烈日灼心》的导演曹保平早早就在采访中将这部作品归入可以带来市场认可的商业片范畴。

段奕宏、邓超、郭涛相互给力,又相互支撑,擎起了《烈日灼心》表演的天空。

曹保平电影对表演的要求向来苛刻。《光荣的愤怒》中,他在强情节冲突的基础上,追求的是“纪录性”表演。为此,他要求巫刚屏蔽其以往表演中的一切习惯性小动作,一言一行都追求叶光荣这个人物本身的合理性。在《李米的猜想》,他又在表演中强化了动作性,比如邓超看到王宝强落下的画册追赶不得,以头撞墙,弹回时正好狼狈地撞上卖菜的推车。换一个导演,可能到撞墙就完了,曹保平却加了一个推车来强化突发性、混乱性以及人物内心的纠结与狼狈。
在《烈日灼心》中,曹保平更强调用内心戏来生发人物的行为逻辑,比如司机郭涛搏命追飞车贼,并不是如何英雄无畏,而是七年内心折磨他已有死心。协警邓超的一次次搏命出手也是同理,而这些,都是他们最后“以死谢罪”逻辑网络的一部分。
大多数人把《烈日灼心》归位为一部以救赎为主题的电影,这显然粗糙了,《烈日灼心》其实是一部以“救赎的不可救赎”为立意的电影。当然,这种概括也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认知,在导演曹保平叙事中,更多地是在揣摩人性的复杂面。三位原罪青年,他们在青春年少时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然后在余生的七年中备受煎熬,他们后来的善举以及纠结的种种,岂是一个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恶的概念可以概括。他们最后的选择,与其说给尾巴一个更加干净的人生,不如说他们自私地选择结束自己的煎熬,只不过顺带着给尾巴留下了那点聊以自慰的人生“福利”。没错,这的确是一部关于救赎的电影,但它的落点却是“救赎的不可救赎”。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