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戏曲电影的性质是什么 揭戏曲电影的发展史

2015/9/14 9:44:00 作者:O-yiwenj… 来源:女物娱乐网
戏曲电影是中国民族戏曲与电影艺术结合的一个片种。1905年,中国摄制的第一部影片《定军山》,实际上是京剧老生谭鑫培主演的同名京剧片段的记录。

突破舞台限制,真假景结合、运用特技、并在社会上发生了广泛影响的是黄梅戏电影《天仙配》。这部电影使黄梅戏这个地方剧种唱响全国、流传港台,人人识得严凤英。严凤英朴素而甜美的形象深入人心,她像一阵山野清新的风,吹皱一池春水,戏曲电影开始吸引人们的注意。
新中国第一部彩色影片问世,那也是戏曲片:由越剧大腕袁雪芬、范瑞娟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时风靡全国。该片被周总理带到日内瓦,替新中国作了最为出色的形象宣传。被誉为“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南昆《十五贯》被拍成电影,受到毛泽东激赏。豫剧《花木兰》、评剧《刘巧儿》等地方剧种的电影也相继问世,每一部都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许多以前不登大雅之堂的地方戏拍成电影,被全国人民接受和喜爱,正是建国后百花齐放的艺术政策以及重视民族民间艺术的结果。

戏曲电影的另一个高峰是越剧电影《红楼梦》。以三个多小时的容量拍一部巨著,本身就是一个难题,所幸的是,该剧编剧徐进功力深厚,紧扣宝黛这条爱情主线,唱词典雅清新,颇能传神。导演将真假景衔接得几乎天衣无缝(该剧的外景大都在豫园拍摄),节奏也把握得很好。表演更是上乘,王文娟的林黛玉,人称活黛玉,直到今天,所有艺术形式塑造的林黛玉,没有谁能够超越她的角色。

文革之前

五、六十年代,中国拍摄了大量的戏曲电影,在数量上几乎可以与故事片相颉颃,如《女驸马》、《牛郎织女》(黄梅戏)、《花为媒》(评剧)、《窦娥冤》(楚剧)、《二度梅》(汉剧)、《生死牌》(湘剧)、《罗汉钱》(沪剧)、《追鱼》、《碧玉簪》(越剧)、《团圆之后》(莆田戏)、《搜书院》、《关汉卿》(粤剧)、《荔镜记》(潮剧)、《穆桂英挂帅》、《朝阳沟》(豫剧)等,为严凤英、新凤霞、陈伯华、丁是娥、马金凤、红线女、马师曾等戏曲大师留下了珍贵的音像资料。这些影片,在艺术水平上虽有高下之分,但都保留了原剧精彩的唱念做打,为挖掘、抢救传统戏曲立下大功。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甚至引得毛泽东诗兴大发,专门为其题诗一首,当然,政治斗争的弦外之音与电影本身倒没多大关系。戏曲电影之所以能盛极一时,也与当时的受众有关。五六十年代的观众,对民族传统文化还是较感兴趣的。

现代戏电影
随着文革的开开始,京剧样板戏独占中国文艺舞台。
1969——1972年间,为了“看戏难”问题,普及样板戏,北京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等,由谢铁骊等执导,将它们先后拍成舞台电影片,在全国发行、放映;三百多种地方戏曲剧种还对样板戏进行了移植;并被录制成各类唱片发售。因为样板戏被神化,拍摄电影、录制唱片和移植成地方戏曲,都严格要求不能走样。
文革后期

文革后期,由于毛泽东希望看到传统京剧,但限于条件和眼疾的限制,便调动北京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等为他拍摄京剧、昆曲等舞台纪录片。这项拍摄任务,作为秘密任务一直拍摄。这一时期,由于毛泽东喜欢高派,主要拍摄的为李和曾、李宗义等演出的京剧高派剧目。如《斩黄袍》、《斩马谡》、《辕门斩子》、《逍遥津》、《连营寨(哭灵牌0》、《四郎探母(过关)》、《碰杯》等。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