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徐峥在微博晒出一张照片,照片中的男子酷似汪涵,不过却变成了光头。徐峥配文:“刚刚拍了一张照片。”微博发布后,引起网友热议:“我自认对汪涵和徐峥...
不想因一部电影变得跟家人的距离越来越远
跟徐峥合作过的人都说他聪明,不仅是演戏,还有做人。《夜·店》是80后导演杨庆的第一部电影作品,据说在此之前,他不过是导演身边的小助理,正是徐峥的推荐,杨庆才找到了既肯掏钱投资又赏识自己的老板。不过听到“提携新人”之说时,徐峥却连忙躲闪:“别介,我又不是刘德华,谈不上提携,就是牵个线、搭个桥,我也没什么权势,反正就把能拉得来的关系都用上,能推荐就推荐一下。你们都说我提携新人,但我挺沾光的,就像当年我客串宁浩第一部片子《疯狂的石头》,也没想到电影会火成那个样子。结果到第二部、第三部,我们变成朋友,我也有了很多机会。”
《泰囧》当初拉来投资的故事也被许多媒体报道过。“在一年多以前的某天,徐峥在光线传媒老总王长田的办公室里手舞足蹈地给他讲故事,时而站起,时而坐着,扮演所有人的角色给面前的金主看。凭借这些年演舞台剧的经验,他最擅长的就是跟观众直接沟通。没有剧本,一个字儿都没有。”而这一幕此前已经发生过很多次,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金主面前。
事实上,在合作过的同行身上,徐峥都能偷师一二。比如喜欢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宁浩,徐峥对他的评价是:“宁浩是一个理论先行、非常严谨的学术型导演,他的学术不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还有很多实践,我老说他像一个厂长,让我当导演时知道怎么把自己打造成生产主人,怎么一步步去规划和推动制作。”对在《春娇与志明》中有过合作的彭浩翔,徐峥说:“他的阅读量非常大,虽然外表鬼马,但他实际上非常细腻,观察力和想象力惊人,看他的书就知道他很会捕捉生活细节。”“不过他们俩都是处女座,会自我纠结,要求团队达到他们的要求,而我是冲动型的白羊座,会很快、很灵活,他们让我知道怎么去规整团队、统筹安排,而这两项是影响电影质量非常重要的因素。对我来说,艺术创作更多地表现在创作剧本上,当一个团队到异国他乡开拍时,就是到现场拿活儿,现场太乱,唯有跟演员的合作还能挖掘,其他的只能去判断行还是不行。”徐峥说自己总是会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去“寻找一些老师”,他在大学里就有一个好朋友,书读得很多,两人常常聊艺术、戏剧和诗歌;工作后,也总有一些“老大哥”让徐峥觉得“你看书永远赶不上他们”,那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接跟他们交上朋友”,获取的阅历和知识虽是二手的,却已被消化和总结过。
在出演话剧《最后一个情圣》时,陶虹爆料,徐峥在家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买一大堆碟回来看,他有个癖好,喜欢睡觉睡到半夜爬起来看碟。徐峥最喜欢的电影是罗伯特·德尼罗的喜剧片《午夜狂奔》,“它所有的一切我都喜欢,尤其是情怀”,他在电影宣传时也提到,“《泰囧》更像是中国版的《午夜狂奔》+《第八日》”。
在徐峥内心深处,《泰囧》其实包含了很大的题目,就是人该怎样活在世界上才是对的——徐朗,一个代表性的社会人物,要获取事业上的成功和利益最大化;王宝却是一个新时代的吊丝,他是幸福指数很高的人。当一个事业狂碰上一名吊丝,在旅途中囧到不堪,但内心的风景却越来越好,徐峥是想传达一个“境由心生”的感觉。但遗憾的是,很少有观众看出这层意思,所以他下部戏仍有努力的目标。
《泰囧》的故事源自徐峥的真实感受,他说:“我看到很多生活在北京的人,这个城市这么堵,还有那么多人去上班、去拼搏,他们在拼什么?这其实对现在的中国来说挺重要的。我觉得只要一踏入北京,从机场高速坐车往城里去时,好像就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推着你,你要马上变成一个通讯录,你要看日程表,你要给这个人打电话,你要去做那件事……但生命中到底什么东西是更重要的?”在《泰囧》里,徐峥并未给出标准答案,“我不过是让他俩走一路,你一路笑,笑完以后,能感觉到像心灵鸡汤那样的东西就可以了。”
2010年在出演话剧《资本·论》时,有记者问徐峥从这部戏里得到了什么,他答道,人应该在精神上有更多追求,而不是物质和欲望,在物质不发达的时代,人们更善于倾听自己的声音。徐峥说他有个大学同学,用几年的时间把公司做上市,天天飞、倒时差,等到成功那天他却说“有一种被掏空了的感觉”“觉得自己一无所有”;还有一个给徐峥做金融讲座的老师,在金融海啸时,丈夫跟她提出离婚,万念俱灰的她用两年的时间跟丈夫打官司,最后抢到女儿的抚养权。“她是一个高材生,那么优秀,所有在华尔街上班的人都是最优秀、最聪明、最有头脑、最能够赚钱的,但为什么最需要的还是生活的本质?”当排练完《资本·论》,徐峥看自己外公的生活也颇多感慨,那年老人家96岁,一辈子专注于画画,却从来不把作品卷入市场,从不进入世俗的游戏规则,他始终有系统的生活方式……
不过当记者最后问徐峥的幸福指数有多高时,他却岔开了话题,说“我的幸福指数不重要,但我能拍想拍的电影,这幸福指数就已经很高了,拍电影对我来说并不仅仅是工作,也是我的一种生活”,徐峥坦言并未将自己的生活经营得很好,他希望今后能多抽出些时间陪家人,“不要因为一部电影变得跟他们的距离越来越远”。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