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失败的“寻根”有人寻根,也有人努力斩断自己的根。20世纪早期的“新文化运动”中,革命小将们急切地颠覆传统文化,在文化激进主义者看来,只有在完成了文化上的“弑父”之后才能迎来新世界。这种俄狄浦斯情结在20世纪的中国蔓延了70年,直到80年代的意识形态突变之后,又再次兴起寻根文学,人们渴望在“我的爷爷奶奶”的故事中确认自己的身份。有成功的寻根,就有失败的寻根,中国近30年以来的诸多“寻根”几乎都是缺少文化意义的失败的寻根。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明式家具热潮,就是一次失败的寻根,我们照抄着明代家具的样式,却不知道明代家具与彼时文人的审美观、人生观、生活方式血脉相连,我们无法在明式家具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符合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价值的家具,只仿佛把别人的家谱照抄了一遍,毫无创建。重要的不是寻根,而是寻到了之后如何面对?央视的《客从何处来》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片中的诸位主角在寻根之旅中,面对历尽磨难的家族史与千疮百孔的民族史,曾宝仪、陈冲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会不会受到影响?马未都、易中天的品味和格调有何改变?如果寻根不能改变我们价值的取向,不能指明未来的方向,那么这种寻根的意义何在?寻根并不是衣锦还乡去看看故乡那一片土,也不是前呼后拥地抄抄家谱。寻根最重要的一点是从历史中借助力量,确定我们今天的身份和未来的方向。如果认为历史早已有一个注定的大结局,那就没有必要回首寻根了--好比目的地明确的长跑运动员从来不会跑跑停停,回首来时路。只有在树林里迷路的人,才会不断的回头张望,希望从走过的路上找到前进的方向--除了马克思和汤因比,谁敢说自己不是迷失在树林中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