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艺经历
1983年开始进入大连电视台从事电视剧编剧创作,至今编剧600余(部)集,曾在第五届亚洲电视节等国际电视节,以及全国“飞天奖”、“金鹰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上屡有斩获。工作室成立后,高满堂将携手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编剧、导演,形成创作团队,以原创与改编相结合的方式[4-5] 。
终于,《钢铁年代》再次为他奔涌在心中的激情打开了一扇门,让他创造平民史诗的梦想再次成真。高满堂说:“几年前,我在创作《大工匠》时,在一个老板那里看到一本上世纪60年代出版的《鞍钢志》,里边记载了中国工业的‘长子’鞍钢的艰难发展历程,这让我心情特别激动,觉得这是个重大题材,一定要拍成电视剧。可以说,这部剧,大的历史框架肯定是真实的。在鞍钢采访期间,我与创造了那段历史的老厂长、老工程师进行了深入交流,搜集到大量创作素材。至于剧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则是虚构的,但这些人物也非常接地气,不是凭空编造。我在工厂生活多年,接触工人很多,已形成一个人物气、人物场,工人的形象已活在我的脑海中,创作时,不用我找他们,他们主动就来找我了。包括陈宝国饰演的尚铁龙、冯远征饰演的杨寿山,都有我在采访中遇到的工人的影子,然后把他们拼接组合起来。我相信,很多老工人看到这部剧后,会很满意。”
早年经历
1955年,高满堂出生在大连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从小就是一个迷恋电影的“电影虫子”,因为家里兄弟姐妹多,没闲钱让他买电影票,他就爬树、翻墙,想尽一切办法去看电影。不仅自己看,他还会“做电影”给大院里的小伙伴们看。他用一张透明的玻璃纸按在小人儿书上用钢笔照着描画下来,连成一串后,找一个木盒子,一面白墙,用手电筒照着,把他描下来的画投影在墙上,并且一边放一边给“剧”中所有的人物临时配音。这种最早的“脱口秀”极大地锻炼了他口头创作故事的能力,无意中成了他日后口述剧本的基本功。下过乡、读过大学、当过老师、写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