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奎斌、刘淑琪夫妇(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王虹 实习生杨富东 刘宏
一部流传了半个世纪的经典,一首激荡几代人心灵的金曲,伴随着红色经典翻拍大戏《洪湖赤卫队》徐徐展开的激昂剧情,不少观众的心仿佛又回到了50多年前的那段流金岁月。连日来,曾参演过不同版本歌剧《洪湖赤卫队》的老演员们一路追看,在一幕幕似曾相识的场景中回忆往昔。
刘淑琪:新剧内容更丰富
第一代“韩母”饰演者
在1959年排演的歌剧《洪湖赤卫队》中,刘闯的饰演者是夏奎斌,韩母的饰演者则是夏奎斌的妻子刘淑琪,虽然这对生活中的恩爱夫妇在舞台上的对手戏并不多,但他们共同表演了800多场的《洪湖》,每一场都是一次难忘的记忆。
此次《洪湖赤卫队》亮相央视一套,刘淑琪老人当然不会错过,“我们当年在舞台上表演,受限制的因素有很多,后来拍成电影版本,时间也只有2个小时左右,而现在的电视剧,有几十个小时28集的容量,所展示的内容要更加丰富些。”刘淑琪告诉记者,电视剧将赤卫队的发展、刘闯的成长全部详尽地展示出来,“目前播出的内容多是新编的部分,还没有延续到原版歌剧的剧情。”
尽管如此,电视剧里的一幕一幕,仍然勾起了刘淑琪对往事的回忆,“舞台上我们‘相逢’的机会很少,他(指丈夫夏奎斌)在戏中叫我‘大妈’。”刘老回忆,每次排练完他们都要互相挑刺,“哪个动作不到位、哪句语气不够强,对我的苛刻意见,他总是虚心接受。直到有一次,我在台下看到他那个经典的转身跳上石墩、大刀一划的模样,一下子刻进脑海,至今都忘不掉。”
1960年,歌剧《洪湖赤卫队》搬上银幕,夏奎斌、刘淑琪同时参演。那时,国家正处在三年自然灾害中,生活十分艰苦。夏奎斌每天凌晨就起来化妆、拍戏,由于过度劳累,身体严重消瘦,刘淑琪心疼不过,硬拽他偷偷下了一回馆子,说是去“补油”,结果被发现后挨了批,说他们“过奢侈的生活”。
施家齐:吃水不忘挖井人
群众演员 饰演一名湖匪
65岁的施家齐曾在1960年歌剧版《洪湖赤卫队》中出演一名匪兵。虽说这只是个没有台词的群众演员,可50年前的往事,仍然清晰地刻在老人的脑海里。在《洪湖赤卫队》武汉观众见面会上,老人翻出珍藏多年的歌剧版海报以及当年歌剧团成员们的合影,向记者介绍着“这是王玉珍,这是夏奎斌,这是我们的老师、也是王金标的扮演者彭洪钧……”时代造就了《洪湖赤卫队》的经典,如今已当上祖父的老人也乐得坐在电视机前寻找当年的痕迹,他不愿把两个版本拿来比较,而是打了个比喻,“吃水不忘挖井人”。
1960年,15岁的施家齐为了生计前往湖北省实验歌剧团赶考。嗓音条件好又热爱音乐,让他顺利入选。当时剧团因歌剧《洪湖赤卫队》的一炮走红而小有名气,施家齐不敢松懈,苦练基本功。后来,施家齐饰演彭霸天手下的一名匪兵,虽然是个没有台词的反派,他还是全情投入。首次上台那天,“匪兵”随“彭霸天”出场了好几次,有两次 “开枪”的情节,“结果敌人没打死,反把自己吓得要死”,施家齐笑着回忆当年的紧张。演出前他还专门给父亲弄了张票,“当年《洪湖赤卫队》真是一票难求!”演出结束后,他喜滋滋地向父亲“邀功”,父亲却一脸疑惑,“家齐啊,我怎么没有看见你?”
1961年,施家齐参了军。复员后,他在邮电厂当了半辈子半导体工人。而参演《洪湖赤卫队》的这段经历,则成为他最珍贵的回忆,说到兴起,老人还不时起身亮个基本功,“50年了,我一直都没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