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凌晨公映 “催泪唐”亦苦亦酸

2010/7/22 20:08:44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1976年,唐山发生了大地震。不论从任何角度出发,该片的不断勘察及修正,都无法避免成为对人间惨剧“唐山大地震”的一次含有功利色彩的开发..

 

《大地震》观影:煽情片段滥 灾难场面短

张静初角色在片中情感转折最大,却未能表现得流畅自然。

  混合味

  主旋律与市场

  需求的磨合

  《唐山大地震》的诞生是多重需求合力推动的结果。

  历史上著名的天灾人祸都备受电影创作者青睐,中国人最熟悉的“泰坦尼克号沉船”至少三次被搬上银幕,每一部都是影史上的名作。而作为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自然灾害,“唐山大地震”无疑是绝好的题材,但在中国电影史上,虽有《蓝光闪过之后》等几部以此为题材的电影,因多局限在“抗震救灾”的简单主题下,缺少对人性人情的深入关照,没有一部产生过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因此,国家广电总局一直期盼有一部真正震撼心灵的巨制出现。《唐山大地震》的酝酿筹备,顺理成章地被升格为“天降大任于斯人”的国家级大手笔。

  2007年秋天,唐山市委书记赵勇找到广电总局表示希望拍一部纪念唐山大地震的电影。天时、地利、人和的机缘巧合,让拍摄纪念唐山大地震电影的任务落在了冯小刚头上。

  冯小刚表示:“很多年前我看过张翎写的小说《余震》,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想把它搬上银幕。但是制作这样一部电影,需要巨资投入,钱少了拍不了。”“强烈创作冲动”和“需要巨资投入”,成就该片的两大关键缺一不可。当唐山市政府宣传自己的城市与艺术家的电影创作欲望的双重需求一拍即合时,隶属于华谊公司的签约导演冯小刚,与唐山市政府就架起了一座国有与民营资金融合的桥梁。

  唐山市政府拨出6000多万元巨资支持影片拍摄,人力物力上的投入更是不计其数,其目的就是让唐山借助三十多年前的“凤凰涅■”再次成为世界焦点。“唐山”二字自然要出现在名字上,而影片主创人员虽聚焦于“余震”的心灵刻画,但也需不断求同存异,最终双方在反复磨合中都乐得用《唐山大地震》的名字达到万众瞩目的目的。

  不论从任何角度出发,该片的不断勘察及修正,都无法避免成为对人间惨剧“唐山大地震”的一次含有功利色彩的开发。而在影片拍摄完成到公映的整个过程,也就注定了这是一次对民族情感和国家灾难的双重消费。

  而对观众而言,该片犹如一枚被精心打磨的人造钻石,有着多面体的丰富映照,对其认识与判断取决于从什么角度去观看。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