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7月27日专电 (驻京记者吴越)在北京、广州两地举办的“夏季音乐周”开幕前夕,记者见到的朱哲琴没有太多变化,黑,瘦,没有用流行的发式遮住她宽阔饱满的额头,很安静。为了准备今年8月31日在广州举行的音乐会,朱哲琴从去年以来就不断在南方的民族地区搜集素材,她说自己是“去翻山了”。
“我去每一个山寨都要翻山。我们坚持不到录音棚,坚持在他们的生活现场进行录音。比如有时候会在山坡上,有时候会在他们的屋檐下,有些是在庙宇里面,有些在火塘边。有时候噪音会很大,要费很大的周折才能录音,但是当音乐响起来的时候就会让人们感动。侗族、苗族人谈恋爱从来不用话语表达,而用飞歌表示,当歌响起来的时候,你就觉得很美妙。”朱哲琴说,歌唱原来就是一种生活方式,重要的是,文化保护不单是把歌记下来,而是要保护人们“歌唱的场所”。“如果村子后面没有了山坡,他们怎么去对歌、飞歌?对一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了解,不能够从一个局部去看,一定要从它的本源,从它的生存土壤、生态、习俗去看。”
她说:“侗族有时候几十人上百人一同模仿蝉叫的声音。我观察了很多天,有一天突然明白了,他们手搭着手,通过身体的接触完成音乐美妙的传递。他们有很多声部,各个声部的转换、进出、音节都非常奇特,但是居然没有指挥。后来我明白了,他们有更好的、更直接的方式,不是一个人,而是每一个人都参与其中,通过他们的身体传递,达到一种***。”她说要把这种“非常直觉”的艺术带入自己的音乐创作中去。“我自己原来是带着知识分子的思考做音乐的,现在我觉得音乐不是一个权威的事件,而是每个人从各自心里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