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歌起,鼓声扬,古筝、冬不拉、马头琴与大提琴在现场激情互动,从千年山水中逸出的《月出》到喜马拉雅山下的《颂梵》,从贵州的苗寨到内蒙的草原,穿梭在其中的是朱哲琴的音乐。
一年前,朱哲琴抛出过一个噱头,“我会在三四个城市举办演唱会,是一个非常与众不同的、有意思的演出。”现在答案揭晓,杭州就是这“三四个城市”之一:11月3日,杭州大剧院。
朱哲琴除了作为一个歌手,还有一个身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任命的中国亲善大使,肩负的是中国少数民族区域的文化保护和再生发展的责任,手段是音乐,比如在她的第三张唱片《七日谈》里,就涵盖了整个南亚区域的音乐风格和影响。朱哲琴说,她是在做一件世界文化的事情。
见习记者 蒋瞰 特约摄影 杨海
在旅行中采撷音乐素材
许多人在介绍自己的时候会说“热爱旅行”,只是,去到另一个城市,当旅行成为生活必需,要看的是什么,要做的又是什么?或许朱哲琴的旅行能给人借鉴。
从去年3月开始,朱哲琴和她的达达娃团队,游历云南、新疆、西藏、青海、贵州和内蒙古,经过抽样调查和记录,做了一个原素材版,知道少数民族文化的东西在哪里,它们真实的样貌是什么样的。在朱哲琴和这些民族歌乐师看来,这些资源都是互相影响的,可以再生。
更早之前,朱哲琴去了印度、老挝、缅甸、尼泊尔,再回到喜马拉雅山,也因为这趟旅程,让她知道了什么是中国。“在我们文化背景下生长的人,有的人觉得广州是中国,有的人觉得北京是中国。但是,当我游历了很多国家,再回到中国的时候,我看到了中国有很多珍贵的东西。”文化的互动和影响在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包括全世界的文化进程都是互相影响的。正因为这次私人的旅行,朱哲琴才在多年后选择用行走这种形式来采撷音乐素材。
当音乐成为民族手工艺
在香港、北京的演出中,乐迷体现了罕见的热烈和奔放,人们站立多时,一次一次鼓掌,呼唤朱哲琴的名字,并感叹原来民乐也能这么酷。看过演出,不难发现,音乐已经成了一门手工艺,包括了吹拉弹唱和表演,而这也正是联合国希望她做的——推动中国少数民族手工艺的保护和发展。
朱哲琴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段子。联合国的马和励先生在接受采访时,介绍了一个让人惊讶的情况:我们都认为印度和中国是人口大国,一提到印度的工业和出口业,大家都会想到是电子和IT。其实不然,印度最大的出口支柱产业是手工业,而且它支撑了7000万人的就业机会。这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再说回旅行。朱哲琴在克什米尔有一个朋友,带她走访了很多的作坊,她发现法国设计师在夏天拿着样品到克什米尔做手工艺品,而手工艺品的价格非常昂贵,当地也因此很富足。于是,她得到灵感:如果我们想帮助少数民族区域发展,为什么不利用少数民族同胞在这些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