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蒂安贝尔拍戏很敬业 蓄须专为老谋子

2011/2/21 11:33:23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金陵十三钗》制片人张伟平还与贝尔约定,奥斯卡颁奖礼前夕,贝尔将从南京片场经北京再飞回美国。这位工作人员还忍不住透露说,已经拍过的戏有玉墨和贝尔的对手戏,精彩到张艺谋都忍不住叫好。

贝尔下榻在该山庄 本报特派南京记者 唐爱明 摄

贝尔下榻在该山庄 本报特派南京记者 唐爱明 摄

  一个是中国最著名的导演,一个是西方最拼命的演员,“张艺谋+贝尔”是否起了化学反应?本报记者在踩点拍到贝尔开工之后,又进一步打探消息,得知张艺谋和贝尔的关系突飞猛进,堪称“相见恨晚,火花四溅”。记者了解到,原先准备的贝尔替身形同虚设,拍戏走位都常常是贝尔亲自上阵,一般拍摄两条就OK,但他还以自己的理解加送一条。

  张艺谋拍《英雄》开创了国产大片模式。而今,张艺谋联姻好莱坞大牌,也悄然为中国电影带来改变。

  关键词一:规矩贝尔破“好莱坞规矩”

  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者贝尔为“十三钗”放弃领奥斯卡“提名奖”活动,可见贝尔对《金陵十三钗》的重视。

  不过,《金陵十三钗》制片人张伟平还与贝尔约定,奥斯卡颁奖礼前夕,贝尔将从南京片场经北京再飞回美国。等贝尔再归来,可能已是三月份,中间又要损耗一个星期。因此贝尔与《金陵十三钗》签订了8个星期的协议,随后贝尔还要出演下一部“蝙蝠侠”。因此近些天在南京片场都在赶拍贝尔的戏。虽然张艺谋是圈内有名的“精力过剩型”导演,但他也十分尊重贝尔的好莱坞工作方式:一天8小时工作制,一周有一天休假。不过记者打探到,贝尔有一周还主动放弃了周日的休息,这也算是给足了张艺谋面子。

  记者说话:中国的剧组里,出现了好莱坞一流的特效团队,还有好莱坞一线演员,这在中国电影史上还是第一次。客观地说,张艺谋为中国电影“走出去”办了一件实事。相信以后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壮大,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跨国团队参与中国电影的拍摄,8小时工作制,也将有可能成为剧组的国际惯例。

  关键词二:敬业张艺谋忍不住叫好

  贝尔的戏路很宽,此番在《金陵十三钗》中饰演神父,对贝尔来说也是轻车熟路。不过毕竟是张艺谋首次指导好莱坞大牌演员,双方的磨合程度也令人好奇。

  在溧水县城,记者辗转找到了一位跟随张艺谋多年的工作人员,软磨硬泡,终于得到了一些拍摄细节。据称,贝尔表示,自己与《金陵十三钗》十分有缘,他的第一部电影是《太阳帝国》,讲述的就是中国抗日故事,而且是在中国实地拍摄,那个时候,他只有9岁。而此次扮演神父前,贝尔又研究了两个月的“南京大屠杀”的资料。中途张艺谋与其见面时,贝尔还提了很多关于这个人物的问题,连张艺谋都很意外。功课做得如此扎实,贝尔进组经两天简单的磨合,就迅速进入最佳状态。有时张艺谋的一个动作,翻译还未解释,贝尔便已心领神会。贝尔甚至还跟导演探讨角色的N种演法,意见也频频被张艺谋采纳,两个人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演员演得好,因此大家也发现,张艺谋的眉头比电影刚开机那一阵要舒展得多,而且笑容也多了起来。

  这位工作人员还忍不住透露说,已经拍过的戏有玉墨和贝尔的对手戏,精彩到张艺谋都忍不住叫好。贝尔拍戏一般3条即过,而拍摄的第3条,多是贝尔友情赠送。贝尔还十分敬业,每一条拍完,导演喊“CUT”的时候,他还会保持动作,等到导演再来到跟前说“过”,他才放下动作。而他的演技和敬业精神,也让在场的摄影师及众多工作人员十分钦佩,一天的戏拍完,都用掌声欢送贝尔。

  有意思的是,记者还得知一个小秘密。金球奖的时候,贝尔的胡子令很多影迷津津乐道。这正是他为张艺谋的电影而留。这一次贝尔出演《金陵十三钗》的神父,研究角色之后,专门为此留下了胡子。

  记者说话:耳濡目染,像贝尔那样演戏敬业,干一行爱一行。如果今年的奥斯卡小金人得主是贝尔,以后可能就是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演员。

  关键词三:片酬约为3000万美元

  贝尔是全世界公认的十大性价比最高的男演员之一,近年凭《蝙蝠侠:黑暗骑士》再攀票房高峰的贝尔,在美国制片人眼中的投资回报比是“投资1美金可以收回55美金”。今年,贝尔在获得金球奖最佳男配角后,又成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的热门人选,身价水涨船高是必然,而在这些奖项之前,就被张伟平签下,众人惊呼“《金陵十三钗》捡了个大便宜”。

  而贝尔也是首个中国内地导演用的最贵的好莱坞演员。好莱坞一线明星如汤姆汉克斯,每部影片的片酬在4000万美元以上,现在已经退居二线的好莱坞影星汤姆克鲁斯的片酬不低于2000万美元。照此推算,今年贝尔大火,投资回报率应该是最好的时候。他的片酬应该在3000万美元。按照这种算法,仅仅贝尔的生产力,就可以实现张伟平国内票房10亿的既定目标。

  记者说话:要进军国际电影市场,用好莱坞大牌是一种方式。看好这个演员,提前下手可以省不少钱。《金陵十三钗》与贝尔的合作模式,国内影人可以效仿。

  本版稿件均由本报特派南京记者唐爱明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