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家仲呈祥:利润思维导偏文艺市场

2011/8/2 18:05:32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电影市场唯票房论,草根文化越来越低俗……娱乐文化裹挟下的文艺市场呈现多元化的同时,也越呈现出了价值观的混乱。”  这些年仲呈祥不止一次抨击热捧赵本山(微博)、小沈阳(微博)、李宇春(微博)现象,他表示自己并不是排斥赵本山、小沈阳、李宇春等娱乐人物和娱乐潮流。

  据新华社报道 电影市场唯票房论,草根文化越来越低俗……娱乐文化裹挟下的文艺市场呈现多元化的同时,也越呈现出了价值观的混乱。日前,针对这一现状,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将文艺简单从属于政治,用政治思维取代审美思维不科学,但也要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把文艺一股脑儿地从属于经济、附属于市场,用利润思维来取代审美思维的倾向。

  仲呈祥认为,如果功利化在文化市场占了绝对上风,电影只看票房,电视只看收视率,那么艺术的精神价值、审美价值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流失。“比如,电影《唐山大地震》,艺术上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但影片对那个年代唐山人真正的精神意志方面的表现是欠缺的,甚至是很不准确的。电视剧《蜗居》,编导对为走出蜗居而选择当二奶倾注同情,失去了艺术理想。《赵氏孤儿》经过陈凯歌(微博)以西方人性论重新解构,颠覆了千百年来中华文化和道德中的‘忠’‘***’评判。”

  这些年仲呈祥不止一次抨击热捧赵本山(微博)、小沈阳(微博)、李宇春(微博)现象,他表示自己并不是排斥赵本山、小沈阳、李宇春等娱乐人物和娱乐潮流。文化建设像一座宝塔,塔座越丰富越好。但是,走到塔尖上的人物,必须是能代表民族审美的最优秀的作品和文艺家。塔尖就是偶像,会影响大众的价值评价,而将什么样的人推到塔尖上,这是艺术评论的职责。

  仲呈祥只是点到为止。事实上,现实更为复杂。如今很多艺人是在满足普通大众不高级的趣味时成为了偶像,甚至娱乐圈有拼低俗、拼出位的倾向。而媒体评论多数也在商业化浪潮中失去了独立性,谁给钱就捧谁,“被收买”的评论充斥网络。很多所谓的专业文艺评论人背后是一条利益链,评论人只是宣传中的一个环节。在潜规则中与各片方把酒言欢,在利益诱惑中,很多评论其实已成为了金钱的木偶。熟悉文娱圈的人都知道,活跃在网络上的所谓的影视名博、影评人等等早就沦为了片方的宣传工具。

  仲呈祥认为,越是大环境不好,文艺评论的价值导向才越重要。真正独立的文艺评论有树立文化航标和文化偶像的责任。“如果我们的评论未能做到这一点,就是失职。当年单从作品发行量看,鲁迅远不及张恨水,但谁是民族魂?谁是精神灯塔?评论界对这点从来就是十分清醒的。”他举例,电视剧《还珠格格》,在不同的人群中反应截然不同。观赏性是无法统一的,不可过于强调,需要强调的应是艺术品格。

  仲呈祥也对当前泛滥的实景演出提出了批评。由张艺谋开先河的大型实景演出,受到各地方旅游地的追捧,事实上很多地方花了巨资却收效不大,这不仅会造成资金浪费,也谈不上有太大的艺术价值。

  “艺术本来就是要追求美的。但现在一味追求营造视听感觉,某些大导演成了山水装修工,到处去搞景观。我认为,一个民族的生理感官刺激感过度强化的时候,必定是这个民族的反思能力和痛感衰退的时候,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哀。一个民族可以用金钱买来各种美味佳肴,但买不来这个民族健康的文化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