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美股拖累,全球股市暴跌。娱乐圈中热衷于炒股的明星们损失如何?
曾于2008年股灾亏损上百万港币的方中信(微博),这次同样难逃一劫,前后共投资300万港币买股票的他,已作最坏打算。他9日无奈慨叹道:“真是没眼看了,死无可死,所剩无几!”幸好他仍懂苦中作乐,打趣如今只能坐在影棚门口发呆,已有一女的他说:“惟有继续努力赚奶粉钱了。”
记者也随机采访了几位明星股民,出人意料的是,他们多数都表示自己并未被套牢,相反有的人还赚了不少,且他们对于此次的股灾心态都很乐观。
自学成才型
孙海英(微博):崩盘之前就抛售了
作为资深股民,孙海英在电话里称买股票千万不能凭运气瞎买,“买之前一定要先研究这只股票的股性活不活,活的话就买进,平时要多看看新闻,对国际经济有所了解。”孙海英从来不会听小道消息,“我就是自己研究,别人的分析意见我一般都不听。”正是靠着多年的经验,此次股灾孙海英没受到一点影响,“之前我就抛售了,我现在还准备趁低价买进建仓。”孙海英每年给自己设定的炒股利润为赚10%,他表示这很容易就达到了。
相关策略:及时斩仓
张智霖(微博)也直言早于6月已抽身而去:“听说今年下半年走势都很差啊。(几时再入市?)今年内都不会了。”
趁低吸纳
陈法拉9日晚坦言向来有投资股票,这次也亏了钱,幸而数目不多,她说:“都输得起的,其实都预料到股市会崩溃,那就先持有喽,没影响到心情,昨日开始还趁低吸纳。”
罗家英(微博):一直做长线所以没赔
有着20多年炒股经验的罗家英对于目前的经济形势十分了解,虽然股市崩盘,罗家英却表示自己并没亏,“我都是做长线的,所以总体没有赔。”罗家英透露自己最爱买某银行的股票,之前以50万元买进,现在已经赚了70万元,就算赔也赔不到哪里去。
相关策略:长期持有
蒙嘉慧9日晚透露跌市前以70多元买入某银行股票,虽然是亏了的,但她考虑长期持有,所以并不担心。
运气十足型
陈龙(微博):虽被套牢但不担心
股龄已有五六年的“武松”扮演者陈龙此次也和其他股民一样被套牢了,但陈龙却并不担心,“现在只要不抛就不会受影响,我一般都是买了放着不动。”对于炒股,陈龙坦言自己从来都是凭感觉,“我觉得我是运气好的那种类型。”
陈龙透露2007年时,股市全面飘红,自己曾以12块的价格买入某行的股票,最后以27块的股价卖出,赚得盆满钵满。在陈龙眼里,医疗、金融、地产等行业的股票都看好。
甘婷婷(微博):几只股有涨有跌
在新版《水浒传》里饰演“潘金莲”的甘婷婷入市只有三四年,但显然已赚了一笔,“第一次买股票就是跟着朋友一起玩,大概赚了50%。我是从去年四五月份开始关注某只股,到去年10月前,大盘开始启动,然后我19块买进最后涨到30块卖出,也有不错的盈利。”最近的股灾中,自己买入的几只股有涨有跌,也没有赔大钱,这让甘婷婷很是欣慰。从股市的涨跌中,甘婷婷也学会了很多东西,“人生就像ST股一样,都不知道哪天就没了。”
高人指点型
翁虹(微博):交专业经纪人打理
翁虹在理财方面,有着极强的风险保障意识。10日,翁虹老公刘伦浩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炒股多年,但他们都不会亲自经手,“我们都是交给专业的股票经纪人打理,因为没有时间去管。”刘伦浩表示,他们家炒股都是追求稳妥,设定的目标是每年收益8%~10%,基本上这些目标每次都能达到,“这次股灾对我们的影响也还好,小赔了一点,但没有伤筋动骨。”
吴孟达:股神弟弟15年赚数亿
吴孟达在《大人物》里演了一名被股票害得倾家荡产的主持人,但在现实中,达叔的股票生涯却是无惊无险,“我30多年前就开始学着买股票了,记得第一只股票买的是香港一家牛奶公司,当时亏了几十万。”因为领教了股市的凶险,吴孟达已20多年不自己炒股了,而是将一小部分资金交由弟弟打理,“我弟弟以前是银行职员,1997年就开始自己在家买股票,15年来赚了几个亿吧,每年也给我分点红,有时是一百多万,有时几十万,总比自己炒股票来得省心。”而达叔也告诫各位股民,“在买股票前要调查这个公司的实力,不要盲目跟风。”
相关策略:转战楼市
坐拥过亿身家的天后容祖儿(微博)和影帝任达华,都因为主攻买楼而逃过股灾。容祖儿说:“我的钱都交给妈妈处理,主要是买楼投资,妈妈说‘砖头’(指房子)保险。股票都有买一点点当长线投资,留待将来养老,所以股市波动对我没什么影响。”
在世界各地都投资物业的任达华镇定地说:“冷却一下都是好事。我没有买股票,因为不喜欢那种像坐过山车的感觉,大家都不要那么搏啦!”
综合《重庆晚报》 《信息时报》
相关新闻
“口红效应”映红影视股?
全球股市跳水,但华谊兄弟、华策影视等电影电视行业股票的走势都强于大盘,刚刚上市的光线传媒更是逆势走强。
于是,有人认为中国的影视产业将受益于“口红效应”(每当经济不景气,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等都会发生变化,既不敢大肆消费,又要带来心理慰藉,于是,口红这一类廉价化妆品和文化影视类的产品往往会出现大卖。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口红效应”经济理论被首次提出来。当时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沉寂趋冷,好莱坞的电影却乘势腾飞)。
但事实上,电影行业的专家普遍看淡影视业前景。分析师认为,现在的经济形势只是放缓,是否那么快形成“口红效应”,下结论还言之过早。事实上,上半年大片亏本的消息不绝于耳,中国电影电视行业的前景其实危机四伏。 据《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