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作者祁淑英追忆蒋英点滴往事

2012/2/8 12:05:27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蒋英蒋英与钱学森结婚照夫妇二人  2月5日,我国杰出的音乐教育家和女高音歌唱家、钱学森夫人蒋英因病逝世。谈到与蒋英的结识,据祁淑英回忆,祁淑英和丈夫魏根发合写的长篇传记文学《钱学森》一书1997年10月出版,11月份的时候,祁淑英接到了蒋英打来的电话,说让祁淑英夫妇俩去北京。

祁淑英(右一)、魏根发(左一)与蒋英(中)

祁淑英(右一)、魏根发(左一)与蒋英(中)

蒋英

蒋英

蒋英与钱学森结婚照

蒋英与钱学森结婚照

夫妇二人

夫妇二人

  2月5日,我国杰出的音乐教育家和女高音歌唱家、钱学森夫人蒋英因病逝世。1997年,我省著名作家祁淑英与丈夫魏根发合作撰写的长篇传记文学《钱学森》出版,因为这本书的缘故,祁淑英和蒋英结缘,并有过接触和交流。昨天本报记者采访到祁淑英女士,听她讲述对蒋英的点滴回忆。

  祁淑英告诉记者,2月5日那天,有人从北京打来电话,告诉了她蒋英去世的消息。祁淑英说,听到这个消息后很痛心,蒋英得的是肾病,这个病很痛苦。

  谈到与蒋英的结识,据祁淑英回忆,祁淑英和丈夫魏根发合写的长篇传记文学《钱学森》一书1997年10月出版,11月份的时候,祁淑英接到了蒋英打来的电话,说让祁淑英夫妇俩去北京。尽管《钱学森》面世后引起了轰动效应,甚至出现了人们排队买书的场景,但祁淑英说,当时接到电话后心里挺害怕,有些不安,担心是不是这本书写得不好。因为钱学森曾表示,生前不作传,不接受采访。所以写这本传记时,除了翻阅以往的材料外,只能通过采访钱学森身边以及钱学森专家组的人来获取资料。祁淑英说,写完这本书后挺害怕的,因为没采访钱学森本人,不知道他是否认可。

  就这样,带着有些忐忑的心情,祁淑英夫妇去了北京。祁淑英回忆说,到了钱学森、蒋英夫妇的住处后,“当时年近80岁的蒋英亲自下楼到传达室接我们”,那天在蒋英家,他们交谈了近四个小时。据祁淑英介绍,蒋英用一天一宿看完了《钱学森》,擦湿了两条毛巾。蒋英对这本书表示称赞,同时由于书中涉及蒋英的部分不多,蒋英还向祁淑英夫妇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蒋英:中国女性走向世界声乐乐坛第一人

  祁淑英记得当时蒋英的书房里放着一台大钢琴,书架上摆放着乐谱。据祁淑英介绍,由于从小喜欢音乐,1935年,16岁的蒋英前往德国柏林音乐学院学习器乐。就在四年学期结束毕业之时,1939年二战爆发。蒋英在战火中逃到瑞士,去那里的陆山音乐学院,蒋英自报家门之后,学院的一位音乐老师让蒋英唱一段。蒋英用德语唱了一曲之后,这位老师对蒋英建议,别学器乐了,学学声乐吧。从此,蒋英开始在声乐方面刻苦学习。在这所音乐学院,蒋英师从当时瑞士著名的专攻意大利歌唱艺术的的歌剧专家艾米·克鲁格学习古典歌剧艺术表演。祁淑英说,蒋英有着得天独厚的歌喉,她音域宽阔,高音区甜美抒情,对声音的控制很好。留学期间,蒋英经常在大型歌剧中担当主演,并获得奖项。蒋英曾表示,她要吸收世界乐坛的乳汁丰富自己,为祖国人民演唱。祁淑英说,蒋英是最早在世界声乐乐坛为中国增光的女高音歌唱家,是中国女性走向世界声乐乐坛的第一人。

  蒋英最喜欢莫扎特生前最后一部作品———《莫扎特第四十交响乐》。她曾遗憾地表示,莫扎特去世之后没有坟墓,连一处鲜花都没处献。钱学森则对妻子说,莫扎特虽没留下物质财富,但他留给了我们精神财富。

  钱蒋之恋:青梅竹马一起长大

  据祁淑英介绍,1919年出生的蒋英是著名军事家蒋百里之女,蒋家有五个女儿,蒋英排行老三。蒋百里与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曾一同在求是学院读书,后同赴日本求学,是很好的朋友。钱学森是家中的独子,他父母十分盼望有个女儿。钱家见蒋英聪明漂亮,就希望蒋家将她过继给他们。得到了蒋家应允后,蒋英过继到钱家,一度改名为钱学英。

  钱学森比蒋英大8岁,两人算是一起长大,钱学森很喜欢这个小妹妹。23岁那年,钱学森出国留学,15岁的蒋英也回到了蒋家。二战结束后,钱学森回国探亲,那时蒋英也已从国外留学回来,两人在上海见面,钱学森向蒋英求婚,1947年两人举行了婚礼。钱学森不愿为当时的国民党效力,婚后决定回美国,蒋英也追随丈夫到美国生活。

  携手一生:为钱学森回国创造条件

  《钱学森》一书中提到,1991年10月,钱学森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他在发言中提到妻子蒋英。“我们结婚已经44年了。这44年我们家庭生活是幸福的。但在1950年到1955年美国政府对我进行迫害的这五年间她管家,蒋英是做出了巨大牺牲的,这一点我绝不能忘。”

  1950年,美国的反共反华浪潮发展到了巅峰,而钱学森被认为是共产党,被吊销了“国家安全许可证”。始终没有申请美国国籍一直想回国后为祖国服务的钱学森,本来已经为全家买到了1950年8月15号回国的机票,却被美国方面发现并阻止,之后又遭到了无理逮捕。在这期间,家里没有雇保姆,蒋英就自己一边带着两个孩子,一边给一位女学生上声乐课。这个女学生是当地一个富豪的女儿,借给了蒋英一万五千美金,蒋英便拿这笔钱把钱学森保释了出来。

  在遭到严密监视的日子里,钱学森夫妇回国心切。情急之中,蒋英利用全家外出喝咖啡的机会,避开监视者的视线,将钱学森仍被阻止回国的消息写在一封短信之中。由于中美两国当时无法通邮,蒋英把这封信先是寄到比利时的妹妹家,让她转给父亲的世交、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陈叔通,陈叔通把信转交给周恩来。这封短信成为中美双方在日内瓦会议中谈判的重要筹码,为后来钱学森回国创造了条件。祁淑英说,蒋英在帮助钱学森回国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记者手记

  在蒋英家中,祁淑英夫妇和蒋英合影留念,由于其中一张照片已经无法找回,只留下仅有的一张。在把这张照片交给记者之时,祁淑英再三嘱咐“务必带回来”。可见这张照片在祁淑英心中的珍贵地位。

  据介绍,后来,祁淑英夫妇为写《钱三强》一书再去北京,蒋英得知后,由于自己已上年纪,不便出门,特意让自己最好的朋友詹女士请祁淑英夫妇吃饭,“这也是对我们写《钱学森》表示感激之情”,祁淑英说,近些年不便打扰,但每次《钱学森》再版之后,都会把书寄给蒋英,每年都会寄去贺年片,收到之后,蒋英会打来电话表示感谢。在祁淑英印象中,蒋英非常随和谦虚,“那么大年纪的人亲自到传达室接我们,走的时候把我们送出大门口。那时候的蒋英声音依旧很甜美。”祁淑英回忆说。本报记者崔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