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爱上微电影 门槛低明星百姓纷纷“争拍”

2012/2/16 15:05:11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2010年,励志短片《老男孩》在网络一炮而红;2011年,爱情短片《青春期》更创下2.5亿点播量。在如今这个讲求“效率至上”,人人发微博、聊微信的微时代,微电影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蹿红,成为全民“争拍”、“争赏”的全新“微产品”。

  2010年,励志短片《老男孩》在网络一炮而红;2011年,爱情短片《青春期》更创下2.5亿点播量。两部热播微电影,一举拉开了国产微电影井喷式增长的序幕。据不完全统计,过去的一年内,共有吴彦祖、莫文蔚、郝蕾、李光洁、霍思燕等数十位明星参与了微电影的拍摄;在民间,草根微电影以每天数万部的惊人数量在网上滋长;各大门户网站和视频网站,更纷纷推出微电影打造计划……成本低、片长短的微电影,改变了传统电影“高高在上”的架势,成为明星愿意拍,影迷也有能力拍的全新电影类型。在如今这个讲求“效率至上”,人人发微博、聊微信的微时代,微电影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蹿红,成为全民“争拍”、“争赏”的全新“微产品”。

  “不拍,出去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徐铮主演的《一部佳作的诞生》、姜文导演的《看球记》、霍思燕参演的《父亲》、李光洁执导的《幸福速递》……过去一年来,几乎每隔几天网上就传出有明星参与微电影的消息。甚至有明星经纪人在微博上调侃:“明星不拍部微电影,出去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为啥明星热衷微电影?明星微电影,从拍摄到盈利模式,与传统电影又有何不同?昨日记者采访了曾打造了“城市映像”系列共计8部微电影的奇艺网自制剧制片人何叶。

  明星为啥爱拍?

  利用转型为大电影做准备

  在2010年以前,几乎很少有明星涉足微电影领域,而自从《老男孩》带火了微电影后,2010年下半年开始至今,明星拍摄微电影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迄今为止,共计有几十位一线明星参与了微电影的拍摄。何叶认为,这是微电影独特的性质决定的,“微电影篇幅短,从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不等,拍摄时间短的只要几天,并不会耽误明星很多时间。而从传播上,微电影供网友随意欣赏,不涉及费用的问题,因此微电影点击率相当可观,一线明星的微博粉丝至少都有几百万,很多明星参与的微电影,点击率几千万是很正常的事情。”此外何叶认为,传统电影由于投资大,各方面限制多,明星很难有太大的发挥空间,“但微电影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明星可以肆意转型,像周迅就在微电影里首次转型恐怖片,李光洁、张默等演员,也借微电影首次转型导演。明星可以根据网友留言,了解外界对他们转型的认可度,从而为长片进行准备。”

  成本和收益如何?

  成本少,无赔钱风险

  近几年,院线上映的国产电影长片投资风险极大,赢利过于依赖票房产出,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国产电影在风格上的创新。不过在明星微电影这一领域,情况则完全不同。何叶透露,尽管明星微电影的制作规模和拍摄水准比草根微电影高出不少,但一部片的成本很少超过百万,而且这些成本通常在制片环节就能收回,“因为明星微电影大多是由赞助商发起的,整个微电影的主题,也大多与品牌特色相符。这些植入的广告费用,就足以让影片收回成本。”至于影片在网络上的点击率,则基本与影片的收益不发生关系。此外,优酷、土豆、奇艺、乐视等视频网站近年借助微电影平台迅速扩大影响力,争相打造明星微电影,投入大量资金,从而愈发让明星微电影成为稳赚不赔的买卖。

  未来发展前景怎样?

  有望与长片“分庭抗礼”

  本周二,微电影《与梦平行》登陆某门户网站,女一号尚雯婕成为最新一位参演微电影的明星。不过何叶认为微电影不可能取代传统电影,“微电影是这个快节奏时代的产物,传统电影有着百年的发展历史,且片长足以支撑一个厚重的故事,微电影相比更像是一个快餐式的调剂品。此外,传统电影在影城的放映优势,也是微电影不能比拟的。”有影迷发出过“微电影进入影城”的呼吁,何叶认为此事还不现实,“微电影的一大原则就是免费分享,一旦进入院线,如何收费没有先例,且监管难度也不小。”她认为,明星微电影未来最好的发展前景是能够与传统电影“分庭抗礼”,“目前,很多明星微电影看起来还像‘产品宣传片’,将来明星微电影必然会将重点转向故事性,最终达到与传统电影同样的观影竞争力。”

  微电影之草根篇

  几十万的“巨额”投资、大牌明星的参与、幕后团队的专业、宣传攻势的猛烈……尽管明星微电影有种种优势,但在过去的两年,网络播放最火爆的几部微电影,如《老男孩》《青春期》《红领巾》等,却都打着“草根”的印记。制作稍显粗糙,主演并不脸熟,如果是长片,这些电影将注定票房惨败,但在网上,草根微电影却屡屡创下网络高点击率的记录。与一年几十部的明星微电影产量相比,广大网友自由拍摄的草根微电影更是数不胜数,极低的成本让网友第一次发出这样的呼声:“电影不再高高在上,我们也能拍了!”

  草根微电影:

  不为名利只为参与

  由出品方和赞助商发起拍摄的明星微电影商业味道普遍较浓,相比之下,草根微电影则彻底是属于“分享”的盛宴。绝大多数草根微电影均无投资商,拍摄成本由拍摄人承担,金额通常控制在万元以下。在设备和拍摄手法上,好的草根微电影比明星微电影稍逊,“草根中的草根”则无法相比,全部设备就一台DV也能完成拍摄。因此,草根微电影的质量良莠不齐。但是大多数在网上走红的草根微电影,无论拍摄手法如何,其故事均讲得非常精彩,甚至不逊于很多大手笔商业片。

  “体验采访”:

  本报记者亲自执导微电影

  为了体验打造草根微电影的感受,本报记者曾于去年夏天亲自担任导演,集合多位媒体同行和亲朋好友,共同打造了一部现实题材微电影《逃》。本片由去年5月22日开机,8月21日关机,利用其间的10个周日拍摄完成。为遵循“纯草根”的原则,本片设备仅是一台单反相机,灯光、后期一概全无,最终总成本控制在500余元。而在不需要成本付出的剧本上,本片则是颇费工夫,共计修改了15版才最终开拍。最后这部集合了搞笑、惊悚、情感等元素的微电影,在网上总计获得了近百万的点击率。本报记者在筹拍到电影上线的几个月内,切实体验到了参与微电影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