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2月19日),《新编辑部的故事》在北京开机。和20多年前的《编辑部的故事》相比,除了“戈玲”吕丽萍外,其他主创几乎面目全非,“编辑部”的成员换成了黄海波、陈好、王千源、井柏然、焦俊艳等,“冬宝”葛优则会以客串的方式出现。
为赶潮流,剧本一改再改
1991年上映的电视连续剧《编辑部的故事》以《人间指南》杂志社为“根据地”,讲述了6个性格各异编辑之间的交流与碰撞。这是我国第一部电视系列喜剧,剧中的调侃、幽默、讽刺、戏谑,开创了电视系列片的先河,而当年“编辑部里的年轻人”葛优、吕丽萍,如今已成为影视圈的中流砥柱。《编辑部的故事》的成功,使得制作方北京电视艺术中心2000年左右就决定拍摄续集,2004年剧本初稿便已完成,但原计划于2005年开拍的《新编辑部的故事》却因剧本原因,推迟至今才得以开拍。
当年的总策划郑晓龙是如今续集的导演。郑晓龙表示,如今的续集先后更换了5名编剧,剧本被反复推翻和修改,“剧本是个难题,换了一拨又一拨,始终不能满意,主要还是人物不够鲜明、故事没新意。当年王朔那拨人写的剧本太精彩了,给我们新剧本的创作带来很大压力。
另外,找话题也是个挑战,91版里,卡拉OK、个体户、BP机、大哥大、铁皮暖水瓶、黄色小面等当时最流行的元素都有体现,全剧就是上世纪90年代的一道风景线,而时下流行的热点天天都在变,我们要想跟上脚步,就得不断对剧本进行调整。现在第六任编剧巩向东经过近五轮的剧本修改,总算达到满意的程度。我告诉他,剧本的创作一定要坚持一个原则,就是重质量、求精品,否则我宁可不做”。
根据如今的剧本,当年的《人间指南》杂志社在市场竞争中遇到生存危机改版为时尚生活杂志《WWW》,戈玲也终于熬成主编,牛大姐退休多年,李冬宝和余德利跳槽,刘书友让儿子过来接班,同时编辑部也加入了一批新人,继续上演新编辑部的故事。风格方面则秉承原先针砭时弊的幽默,并加以多样化,“当年靠角色的语言就能把大家逗乐,现在观众的欣赏水平有所提高,笑点也随着提高,想要让观众真心的笑越来越难,因此,《新编辑部的故事》在幽默形式上会变得多样化,冷幽默、无厘头等等都会用上,总之是一部口味非常重的纯喜剧”。
挑战老版,导演信心满满
新编辑部的成员由戈玲(吕丽萍饰)、安妮(海龟运营总监,陈好饰)、袁帅(承担摄影工作,与编辑部两位美女安妮和欧小米纠缠不清,黄海波饰)、刘书友儿子(小知识分子,王千源饰)、何澈澈(90后电脑高手,井柏然饰)和欧小米(时尚娱乐编辑,焦俊艳饰)组成。可以看得出来,新角色的设置和《编辑部的故事》十分类似,比如陈好的角色就和戈玲相仿,黄海波接替的则是原先李冬宝的定位。
据悉,除了吕丽萍之外,其他演员都是郑晓龙亲自挑选的,“每个人各具特色,一人负责一部分,笑点都不会一样,每个人都很搞笑,比如黄海波外形就挺有喜感,演起戏来又很内敛,骨子里有一种冷幽默”。而选择陈好则是因为其时尚气质,据陈好透露,为了打造时尚女总监的形象,自己在剧中将换300多套服装,剧组还将在北京市内的时尚场景取经。
画质更清晰了、造型更时尚了,然而,粉丝普遍担忧《新编辑部的故事》是否还能重现老版的巨大影响力。拍续集是否意味着缺乏创意?郑晓龙并不担心,“我不怕,我对剧本有充分的自信。《新编辑部的故事》既不是翻拍也不算重拍,而且拍续集也不是没有创意的表现——《007》拍了多少遍,谁说是没创意的表现?《哈利·波特》系列的后几部、美国的季播剧都是续集。我说这是更有创意的表现。续集要拍好,难度更大,因为不能重复,这对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