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物周刊:孙淳 绝处逢生的等待(附图)

2012/3/23 18:37:21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孙淳和傅丽莉合作的自选片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个饰演保尔,一个饰演冬妮娅  “直到现在,我出演每个新角色,依然如履薄冰。”  10年前,孙淳在张黎执导的电视剧《走向共和》中,首次出演袁世凯。

孙淳(姜晓明)

孙淳(姜晓明)

孙周(右)和孙淳两兄弟

孙周(右)和孙淳两兄弟

孙淳(姜晓明)

  孙淳和傅丽莉合作的自选片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个饰演保尔,一个饰演冬妮娅

  “直到现在,我出演每个新角色,依然如履薄冰。因为在新角色上,用哪一次的经验都不灵。人生就是如此,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撞到绝路,只能在战战兢兢中,等待下一个柳暗花明”

  本刊记者 余楠 发自北京

  在旁人眼里,2011是孙淳的丰收年。

  这一年,由他担纲主角的电视剧《幸福来敲门》和电影《辛亥革命》先后亮相,反响不俗;10月,他从古装大戏《赵氏孤儿》中抽身,飞抵合肥并斩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演员”;临近岁末,他又在深圳捧起了中国电视华鼎奖“年度杰出贡献奖”。

  这样付出和回报同样充实的一年,在孙淳眼里,却是“入行以来状态最差的一年”。令他备受折磨的是严重的内分泌紊乱和失眠。“当时我就觉得,今后一定换个活法儿。那些未竟的事业,扔得远远的算了。”失眠最严重时,孙淳去普罗旺斯住了一个月。这段被他形容为“暗无天日”的时光,在异国假期结束后慢慢改变。

  “就在我觉得前程没有任何希望的时候,突然间,很多荣誉降临到我头上。”孙淳说,“也许老天觉得我对这一行真的是付出了很多,所以在我最最低潮的时候,接了我一把。”

  欲罢不能的噩梦

  导致孙淳内分泌严重紊乱的,是为角色突然增肥和减肥。这一切的诱因,就是去年那部献礼大片《辛亥革命》。

  当时导演张黎打来电话,邀请孙淳再度出演袁世凯一角。孙淳不假思索:“我绝对不演了,我得要命。再这么折腾一次,我死定了!”

  10年前,孙淳在张黎执导的电视剧《走向共和》中,首次出演袁世凯。138斤的他,为角色猛增肥到180斤;2尺4的腰围,关机时达到3尺2。他跑遍上海,买不到一条能穿的裤子。杀青第七天,新戏《伊田事件》找上门,一个月不到,孙淳又瘦回到从前。

  在那之后,他严重失眠、虚脱、愣神,大病一场,老中医精心调理3个月才慢慢恢复。

  “我对袁世凯这个角色,真是又爱又恨。付出那么多,播出时还受到不公正对待,那些罪我不是白受了吗?”《走向共和》当年播出时,60集删改为59集,首轮播出后不许重播。“这个角色给我留下的,全是痛苦的回忆。它像噩梦一样,钻进脑子折磨你。”

  挂掉张黎的电话,孙淳心里翻江倒海。他一直认为,只要出演过《走向共和》的袁世凯,作为一个演员,此生无憾。“既然我已经在电视上留下过一个袁世凯,为什么不在电影上也留一个?我跟这个角色纠缠10年,剪不断理还乱,有几个演员会遇上这样的造化?这大概是老天给我的一次机会。”

  平复心情后,孙淳没有打电话,他直接开车来到张黎的工作室。张黎一见他就笑了,“我知道你一定会来的。”孙淳摇摇头说,欲罢不能。

  从张黎的工作室出来,孙淳给牙医朋友打电话。10年前,为了让自己的形象更贴近袁世凯,他找一位著名的牙医做了一副牙托。在药水里静静浸泡10年后,它又派上了用场。

  为了分担孙淳增肥的压力,张黎让服装和化妆多想想办法。尽管上次的经历依然令人后怕,孙淳还是开始增肥,甚至在开机后变本加厉。“其实我知道差不多就够了,但是你一上戏,这个人物就在你心里,你会不自觉往那儿靠。你掌控不了自己,觉得越胖才越像那个角色。当被一种信念点燃的时候,你会不计后果。”

  虽然这次没有像10年前那样猛增40斤,但是年龄不饶人,55岁的孙淳在电影关机后,遭遇了比上一次更重的病情。看着窗外的天一点一点亮起来的日子似乎永无止境,他整个人几近崩溃。“你知道当人身体状况很糟糕的时候,心态就有问题,会变得万念俱灰。”在朋友的建议下,孙淳飞赴普罗旺斯,静心调养。

  毕业大戏,3个男主角都是他

  “我都过了知天命的年纪,难道老天对我的历练还没够吗?他就是在故意考验我。每次当我身心俱疲、快扛不住的时候,他就来一个柳暗花明。”就在病情日渐好转的同时,孙淳迎来了岁末连续拿奖的小g.c。他一边细数去年获得的大小奖项,一边感慨,“其实像我这个级别的演员,大把抓。有些人付出比我多得多,但是默默无言,就这样过了一辈子。”

  此情此景,还有冰火两重天的不同心境,在孙淳的记忆里,是如此似曾相识。

  孙淳出生于一个外交官的干部家庭,“文革”期间,他在家乡济南的一所干校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很多同龄人一样,他对文艺的最初启蒙,靠的是当时风行全国的8个样板戏。“看着他们在台上,你也热血沸腾,觉得做演员太牛逼了。能成为他们中间的一员,该多好!”

  11岁那年,14岁的哥哥在他羡慕的目光中,翻身跳上军用大卡,成为师宣传队的一名文艺兵。多年后,哥哥成为圈中知名导演,他就是孙周。因为家中有人入伍,孙淳不必下乡插队。成年后,他进了济南的一个钟表厂,当起了工人,每天的工作就是焊接怀表表壳与上旋的把儿之间的接口。表盘上的指针周而复始,像是孙淳从今往后几十年循规蹈矩的生活。

  “当时我一片茫然,觉得一辈子就他妈这样了。”

  很快,孙淳的名字出现在厂里定向培养的脱产干部名单上。他来到济南下面的一个县,成为工作组里最年轻的干部。孙淳开着拖拉机,一天三班,在晒得起泡的三伏天里战天斗地忙农活。收工后,如果还有力气,他会跟村里的知识青年聊《基督山伯爵》。回忆起这段农村生活,孙淳说:你再也看不见那个舞台,但是你对它的向往不会磨灭。

  “文革”结束第二年,孙淳在报纸上看到了上海戏剧学院的招生简章。那年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都没有招生,半年后,“七八班”才走进校园,孙淳只能报考上戏表演系。让厂里出介绍信的时候,领导问:孙,你行吗?“试试呗,不行我就回来!”虽然嘴上这样应付,但孙淳从没想过自己会落榜。那年,570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每29人中才会有一个幸运儿,孙淳便是其中之一。

  多年后,回想起踏入上戏的情形,孙淳还是难掩激动。“你从一个山东农村,突然来到了花花世界的大学殿堂。窗户、教室、宿舍,到处都那么干净。下乡时我每天都要去井里打水,但是在这里,一拧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哗哗就流出来了。这不就是你梦中一直向往的地方吗?”

  因为家境原因,孙淳的基础胜过很多同学。从二年级第一次独立排小品开始,他一直是老师眼里的优生。毕业时班上排了3个大戏,男主角全是他。学生时代的第一个小品,是班上一位女同学从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截取的一个片段。她扮演冬妮亚,孙淳扮演保尔。这位女生就是傅丽莉,她后来成为了孙淳的妻子。

  分配那年,因为在校期间谈恋爱,属于严重违反校规,两人因此不能留在上海和北京。孙淳和女友商量,如果不在京沪,就不搞话剧,转到电影。那年,来要人的电影厂只有一个——四川峨眉电影制片厂。当时来招聘的大姐一眼就看上了他俩,她是演员潘虹,几年后成为家喻户晓的著名影星。孙淳就这样一头扎进成都,开始了前途未卜的电影生涯。

  不想就这样完蛋

  和孙淳一起进入峨影艺术创作中心的,还有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毕业生张丰毅,他们这一届毕业生的成材率创下中国电影学院派迄今之最,在后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们几乎等同于中国电影的光荣与梦想。而孙淳的职业生涯,从此将与他们密不可分。

  “我其实是在完全茫然无措的情况下,就毕了业。那时我最大的痛苦,是找不到自己在表演类型上的突破口。”那是一个高仓健大行其道的年代,俊朗帅气的年轻面孔并不受欢迎。以伤痕文学为代表的反思反叛反传统思潮席卷整个文艺创作领域,孙淳觉得自己“一下成了一棵多余的菜”。

  “那10年太严酷了,所以人们希望找一个离自己很近的角色。大家希望银幕上看见的角色,能承载我们的生活,延续我们的喜怒哀乐。所以在‘文革’中鼓吹的东西,彻底被抛弃了。陶泽如、谢圆、葛优很快找到了自己的路,我根本找不着北。”

  张艺谋拍《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前,朋友曾多次向他推荐孙淳,都被拒绝。张艺谋说:孙淳太像演员了。为了上张艺谋的戏,孙淳曾经跟他开玩笑:导演,你用我吧,我回去用砂纸,把自己的脸打糙。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