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郑晓龙
郑晓龙曾凭《金婚》获得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导演奖
《渴望》播出时万人空巷,影响了一代人
《北京人在纽约》创下了非常高的收视率纪录
随着剧情的推进,正在东方卫视热播的《甄嬛传》收视持续走高,这是导演郑晓龙的第一部后宫戏。他很少亮相媒体访问,经过记者的再三邀约,前天,他终于在《新编辑部故事》片场接受了本报的独家电话专访。
虽然言语中透出疲惫,可聊到不正常的影视业,郑晓龙开始有些激动,甚至愤慨,“我在等着看他们赔钱的笑话。”拥有《渴望》、《北京人在纽约》、《编辑部的故事》等经典作品,提携过如冯小刚等圈内大腕,他仍然没认为自己是金字招牌。最有意思的是,干行政职务26年后,他强势回归当导演,主要原因竟然是“赚钱”。不过,他坦言,写故事才是最愉快的时刻。
炮轰古装偶像剧
把一夫多妻表现得很美好
媒体:观众对于《甄嬛传》的评价很高,说这么长的剧集追起来并不累,你有预料到这样的反馈吗?
郑晓龙:对我来说,《甄嬛传》已经翻篇了,我现在主要的心思在《新编辑部故事》上。其实,包括李银河、六六、宁财神等都打电话跟我说好,文艺界有点文人相轻,而且这个圈子里总是有点互相诋毁,连他们都有很高评价,我就特别看重。
媒体:这几年宫廷戏已经太多了,重点在于能否拍出新的东西。
郑晓龙:对,很烂、很多,但是仍然可以把它拍好,关键是你是不是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你仍然可以把同样的题材拍得让大家欲罢不能。能够把原来那些错的东西纠正过来,给这类题材一个正名的机会。
媒体:目前的宫廷剧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郑晓龙:他们就纯粹只要能赚钱、有好收视率,什么价值观都不重要。我特别反感古装偶像剧的说法,它实际带来了误导,让观众觉得封建社会比我们现实社会好,这个非常奇怪。我听说有一个女孩儿以为跳井能够穿越到那个过去的宫廷,结果就跳死了,她们根本不知道一夫多妻是一个多么落后的社会制度,这太可悲了。
媒体:这需要批判。
郑晓龙:不光是后宫剧,有些历史剧把帝王将相表现得无比伟大,这是应该受到批判的。我们在讲他优点的时候,也要讲出封建社会头子的残暴,背后的那些问题,这才叫客观。
媒体:还有的很雷,极尽狗血之能事。
郑晓龙:对,我看了好多这一类的片子,细节极其虚假和弱智。这实际上是在挑战观众的容忍度,降低了观众的审美水平。其实大部分是一些青少年观众,他们的文化水平和欣赏能力还比较低。年轻时爱看,再过两年他们也看不下去了。
炮轰演员高片酬
投资方不懂创作只认明星哄抬物价
媒体:关于演员高片酬的现状,作为资深前辈,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郑晓龙:当明星制出现的时候,在他有多个选择的情况下,演员高片酬成为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为什么呢?一个明星能给你带来实际效益,你就要用。另外,很多剧组和投资方没有能力或者不愿意在剧本上、制作上真正地下工夫。他们只能靠演员来吸引眼球。
媒体:在你的戏里有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郑晓龙:从来没有,最早期的演员很便宜,现在高片酬我就不用,到我这儿拍完了以后再高就行。你有能力做好剧本和制作,演员不是很有名,但是你能调整他,让他演得很好,那干吗非要用那么高价钱的演员?
媒体:很多人讨论说,演员片酬应该要控制一下,还是纯粹靠市场来调节?
郑晓龙:这个事情有多少年了,但解决不了。它符合市场规律,演员和制片方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关系。现在很多制片方投资很盲目,挖煤的、搞房地产的、做衣服的,干什么的都进来了。第一他不懂剧本,第二他不懂创作,第三他不懂市场。人家说用演员能够卖钱,他于是就花钱去弄演员。
媒体:你看来挺担心的。
郑晓龙:我在等着看他们最后赔钱出去。
谈过去:推出了冯小刚、姜文、葛优无怨无悔
媒体:在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专任行政职务26年,如今重新回到创作一线,会觉得在机关的那些年耽误了吗?
郑晓龙:从个人创作来讲肯定是耽误了。但是我觉得对中国的电视剧事业还是有蛮多促进,推出了冯小刚、姜文、葛优、赵宝刚等人,所以无怨无悔吧。
媒体:无论是演员,还是投资方,大家都觉得郑晓龙这三个字就是招牌。
郑晓龙:我不认为我就是什么金字招牌。但是我一年就拍一部片子,而且基本上我都是自己直接弄剧本,然后拍摄,再到后期的剪接、制作,我全都主导,这样质量有保证。我没有别人那么多,但是人一辈子,你不是拍了多少,是真正成功了多少,真正好的有多少,这我觉得更重要。文艺作品毕竟和物质产品不一样,还是要陶冶人的心灵。
谈现在:养家糊口当导演
媒体:你刚才说一般都是自己写故事,你还会和以前一样采用“头脑风暴”吗?
郑晓龙:会,都是大家在一起拍脑袋想。他们好多人都叫我故事大王。我其实最喜欢干的不是当导演,我最喜欢干的就是从无到有来创作剧本。我干行政时给这个导演头脑风暴,给那个导演头脑风暴,但这么干一分钱不挣。因此,从养家糊口的角度来说,我也要当个导演。
媒体:20年后拍《新编辑部故事》,打算给观众一个怎样的新感觉?
郑晓龙:口味会比较重。表演、台词各方面的,包括后现代的、无厘头的,各种方式无所不用其极。它不光是一个幽默,整个是一个大的喜剧。我觉得跟我这个喜剧比,其他喜剧都属于轻喜剧了。
媒体:你创造过电视剧的多个第一,这次会有哪方面的探索?
郑晓龙:模式上我每次都希望有点创新,大家会看到《新编辑部故事》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形式、内容还有表演方式都会有很大变化,对现实生活也有很多干涉,观众一定会觉得很好看。
撰文:本报记者 曾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