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质问香港电影7宗罪 烂片我们忍够了

2012/6/7 14:25:24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大内密探零零狗》、《龙凤店》、《全球热恋》、《家有喜事2009》、《花田喜事2010》、《最强囍事》、《八星抱喜》、《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东成西就2011》、《越光宝盒》……

香港导演的北上之旅

香港导演的北上之旅

  所有的变质源于2009年的那部《大内密探零零狗》,王晶的突然出现以及盆钵满贯似蝴蝶效应般成为许多事情的拐点:超高票房引起的虚假信心、复制、老套喜剧、零智商以及香港过气导演的疯狂拥入……2010年、2011年、2012年,我们被这种毫无营养的变质了的垃圾食品侵占了太久。

  一切并不是从约十年前CEPA开始的,尽管在那一年,香港与内地的合拍片数量突飞猛进地增长了一倍多,但,这似乎只是个喜人的事情。所有的变质源于2009年的那部《大内密探零零狗》,在那个夏天,王晶的突然出现以及盆钵满贯似蝴蝶效应般成为许多事情的拐点:超高票房引起的虚假信心、复制、老套喜剧、零智商以及香港过气导演的疯狂拥入……2010年、2011年、2012年,我们被这种毫无营养的变质了的垃圾食品侵占了太久,我们看到太多香港导演无节制地占用资源浪费资源,似乎真的以为这些香港导演的作品大受欢迎,苍天可鉴,并非如此,我不相信有人会对《影子爱人》之类的电影鼓掌欢迎,长久以来,我们忍气吞声,现在,我们可以说一句:香港导演,我们已经忍够了!

  文_阿木 采写_本刊记者 叶晓萍 刘倩 录音整理_实习生 樊晓泳 郑银萍

  现状表

  香港导演的北上之旅:从票房与口碑的反差到两者皆输

  2012年以来,虽然《大魔术师》与《逆战》先后取得过亿的票房,但成绩差强人意,就算是杜琪峰导演的《夺命金》及《高海拔之恋2》,也仅是在2000万元左右,这与去年的《单身男女》的近亿成绩有着天壤之别。

  与此同时,香港导演的北漂之作,不断陷入了信用危机里,叶伟信的《新倩女幽魂》与《开心魔法》,陈木胜的《全城戒备》与《新少林寺》,刘镇伟的《新东成西就》,陈可辛的《武侠》,严浩的《浮城大亨》等,虽然可能票房还不错但备受口碑之累,这让内地影迷发出疑问:香港导演,及合拍片,究竟怎么了?

  合拍片工业

  自从CEPA在2004年正式实施以来,内地市场已经成为了香港电影,特别是合拍片的兵家必争之地,不少影片都唯内地市场是望,如6月1日在内地上映的《醉后一夜》、《37》及《热爱岛》,但在香港本土还未定档期。

  表1是香港电影这三年数目及合拍片数目,可以看出2009年尽管合拍片数量仅三成左右,但是票房过半,这也无形中促使了随后合拍片的急剧发展,如这两年合拍片都已经占了香港电影的大半数量,包括在香港市场的票房成绩,也同样表现喜人,如今年在香港市场票房突破2000万港元的三部华语片,《逆战》、《桃姐》及《春娇与志明》,都是合拍片。

2009-2011香港电影及合拍片数量

2009-2011香港电影及合拍片数量

  内地票房

  2011年,内地票房突破了130亿元,其中国产片占有过半的份额,且不少都是合拍片,但票房与口碑的差距往往不小,就以票房过亿的11部合拍片来说,在豆瓣平均评分不足6.0的有《新少林寺》、《白蛇传说》等七部,其中《画壁》低至4.2分。

  另外,《新东成西就》、《孤岛惊魂》、《开心魔法》、《杨门女将》、《嫁个100分男人》、《八星抱喜》等合拍片的评分也都很差,甚至曾获得金像奖影后的张柏芝被批为无演技的票房毒药。

2011年票房过亿的合拍片票房、类型、分布

2011年票房过亿的合拍片票房、类型、分布

  类型结构

  近半世纪来,香港电影的主流类型是动作片或喜剧片,再加上一些都市爱情片。而香港导演在北上神州后,不时地“食老本”,无形中使得合拍片的类型比较集中。

  表2也列举出了票房过亿的合拍片的类型,可以看到除了《最强囍事》之外都属于动作片,其中古装或魔幻动作又占了九部,除此之外还有《杨门女将》、《竞雄女侠·秋瑾》等古装动作片。喜剧是另一种重要类型,《最强囍事》、《无价之宝》是现代爱情喜剧片,《财神客栈》是古装动作喜剧片,而《新东成西就》是魔幻爱情喜剧片等,票房不一但也占有主流。

  影响

  因为CEPA开始实施时对于内地参与者的刚性规定,香港导演的北上有形无形地培养了不少内地人才,也为内地导演的商业化试水进行了引导,毕竟整体上不少香港导演的水准不俗,如刘伟强、陈可辛等。

  但对于观众来说,这些合拍片既促进了内地观众走进影院,又因为自身质素的低俗而无形地“赶走”观众,特别是近几年叶伟信、陈木胜等中生代香港导演一再陷入信用危机后。

  背景板

  当下香港电影扫描:自身难保,谈何输出?

  2009年年底,陈可辛北上与保利博纳合作的《十月围城》在海峡两岸三地叫好叫座,2010年则有《志明与春娇》、《打擂台》、《前度》、《分手说爱你》等年轻导演的作品相继上映,而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在一次座谈会上大赞是“香港电影走出了围城的困境”,甚至《香港电影》杂志连办两场座谈会,将这群年轻导演及作品赞为“特区新浪潮”(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香港电影新浪潮”相对应)。

  可惜,座谈会上的高谈阔论与现实的“娜拉出走后怎么办?”的困境并行不悖—仅是2011年,香港电影便再次陷入了低潮,尽管合拍片大幅度扩大(参见表1)。以香港票房来说,2011年香港电影在本土取得将近3亿港元的票房成绩(华语片则约3.8亿),比2010年及2009年时都要高出一些,但票房突破1000万港元的只有《3D肉蒲团》、《窃听风云2》等七部(这还包括了《让子弹飞》),《龙门飞甲》、《夺命金》等票房不足850万港元,程小东的《白蛇传说》、刘伟强的《不再让你孤单》、王晶的《财神客栈》、叶伟信的《倩女幽魂》都只是在三五百万港元之间,《梦游》、《开心魔法》、《竞雄女侠·秋瑾》、《鸿门宴传奇》等都不足300万港元,《画壁》甚至不足100万港元;而今年来,虽然三月份时的《桃姐》与《春娇与志明》都取得约2800万港元的本土票房,但随后还没有一部香港电影票房过300万港元,包括严浩导演的《浮城大亨》。这也可见,香港电影在本土市场只有少数深受欢迎。

  而如果就这些导演来看,问题同样是很显著。王晶、徐克、许鞍华、尔冬升、杜琪峰、严浩等都早已在香港影坛浸淫三十多年,新作虽然还可见其试图创新的痕迹但有点力不从心,特别是在剧本方面问题不少,即使是今年备受好评的《桃姐》,从纵向来看还不如《女人四十》或《天水围的日与夜》,横向对比更是被伊朗电影《一次别离》所秒杀;上世纪九十年代成名的一代香港导演,叶伟信的《新倩女幽魂》及《开心魔法》无法让人满意,陈木胜的《全城戒备》与《新少林寺》徒有噱头;而新世纪成名的“特区新浪潮”,彭浩翔导演的《春娇与志明》较之《志明与春娇》多了不少做作,叶念琛的《隐婚男女》、《人约离婚后》等无法相比之前的“爱情三部曲”……

  当年在讨论2010年上半年的香港电影时,香港电影评论学会的前会长朗天就提出“捍卫香港精神”的说法,并指出,“今年也出奇地多励志片。《打擂台》、《岁月神偷》、《72家租客》、《月满轩尼诗》、《飞砂风中转》、《叶问前传》、《人间喜剧》都是励志。承接‘围城论’,我们过去几年一路说要冲出围城,我觉得现在冲出了,电影人望到一片天,重新肯定了一些精神,鼓励大家向前走”,但就随后这两年的香港电影及创作者来看,这话显然言之过早,也过于乐观,更何况,对比台湾地区“超过世代”的活力,香港老一代导演的食老本、年青一代导演的缺创意成为了明显的问题,即使是在香港本土市场,也缺乏叫好叫座的力作,如王晶的《嫁个100分男人》,被诟病“拍出零分水准”,杜琪峰的《高海拔之恋2》被批“剧情牵强画质差,广告突兀融合烂”、黎妙雪的《情谜》“不自量力”等。

  即使在本土市场,香港电影也难以为继、生存艰难,又何谈输出、影响呢?

  对比轮

  香港电影的输出异同:曾经是输出文化,如今是攫取金钱

  电影既是文化,更是工业。好莱坞是全球电影工业的老大,并不仅是因为它在北美本土取得约100亿的票房,更是因为它在全球市场占有绝对性的霸主地位。而香港地区迄今也只是一个约700万人口的城市,要撑起“东方好莱坞”这个电影工业,不仅需要香港本土市场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外埠市场。

  50~60年代:输出文化

  香港电影早已注重于外埠市场,特别是在五十年代初因为政治意识形态的缘故香港电影往往难以进入内地市场上映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市场便成为了香港电影“走出去”的重要选择。特别是1947年由吴楚帆、白燕等主演的《郎归晚》在香港及新马地区的大受欢迎,使得粤语片逐渐打开了新加坡、马来亚、越南、泰国的电影市场。香港电影市场的研究者钟宝贤在《香港百年光影》一书里便直言“粤片工业兴盛的根源其实源于新马市场的蓬勃”,电影人蔡澜也回忆,“香港电影还没起飞时,新加坡和马来亚是非常重要的市场,所以,大家在电视上看深夜粤语片,常有少爷由南洋来的情节……当年香港要拍的电影,多数征求南洋片商的意见,有些独立制片公司为了要讨好南洋观众,就把谢贤的角色写成南洋回来的”。

  而五十年代后期随着新马资金的注入,邵氏与国泰(包括后来的电懋)便由原来的发行商摇身一变为制片商,更是注重于新马市场的开拓。国泰机构本身是在1947年建立于新加坡,而当时国泰出品的《空中小姐》、《情场如战场》、《曼波女郎》等,带给当时观众非常“中产”的感觉,“在银幕上展现了推动当时香港(及亚洲)社会经济变迁背后的动力,而国泰跟邵氏的竞争,亦引领了六十年代电影文化的‘黄金岁月’,令香港电影的市场拓展至全球的华人社区”(傅葆石语)。

  80~90年代:输出类型

  八九十年代香港电影依然在亚洲地区引领风骚,特别是在台湾地区。从1980年的180部香港电影在台湾地区上映,到1993年的195部,每一年都保持在160部以上的数量,并在台湾市场上占有绝对性的优势,甚至在票房上占有80%的市场份额,这与台湾本土电影的叫好不叫座形成鲜明的对比,再加上相关政策的支持,无形中使得不少台湾片商纷纷将资金注入港产片中,而促成了香港电影在九十年代初的盛世,但也出现了不少作品跟风严重、电影人薪酬暴涨等怪象。相比起五六十年代时国泰、邵氏的输出台湾的作品,八九十年代显得更加多元化,既有《警察故事》、《英雄本色》、《新龙门客栈》等非常主流的商业片,也有像《僵尸先生》、《地下情》等类型不一的作品,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只不过,到了1994年时,虽然香港电影向台湾地区输出了139部,约占年度上映总片数的37%,但市场份额仅约10%,成绩非常不理想。

  如今:攫取金钱

  如果说,过去的卖埠片还能说是输出,那么,近年来的“新埠片”(香港影评人汤祯兆将CEPA后的合拍片称为“新埠片”,即以内地市场为主导的卖埠片)显然更像是在求生存。香港本土只有约700万人口,虽然近几年的年度票房在13.5亿港元左右,但香港电影(包括合拍片)几乎都不足3亿港元,而内地市场则在短短的十年间实现了飞跃,也成为了香港电影人的淘金对象。于是,甚至连刘观伟的《我是中国人》、钟继昌的《孤岛惊魂》、黄真真的《倾城之泪》、陈勋奇的《杨门女将》这类粗制滥造影片都陆续上映,而早已成名的王晶、刘镇伟、陈木胜、陈嘉上等,也执导了不少质量低下的作品。

  与其说,现在的香港电影是文化输出,还不如说是“金钱攫取”!

1991-1999台湾电影市场的放映数量表

1991-1999台湾电影市场的放映数量表

1993-2011年三年香港的戏院与座位数的变化

1993-2011年三年香港的戏院与座位数的变化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