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选秀元老”湖南卫视的退出不难看出选秀节目已一年不如一年,选秀还是要选,但是总要有所创新。今年各家卫视不约而同地打出“盲听”口号,选秀是否再一次走入同质化竞争的局面?对此,昨日记者采访了云南卫视的音乐选秀节目《完美声音》的总导演彭莹,她表示,“虽然创意雷同,但还是为选秀节目发展指出了一条不同的出路,门槛更低使选手多元化。”
选秀节目雷同抢选手?
回应:选手类型更加多元化
据记者了解,目前已有近十家地方卫视先后宣布启动歌唱类选秀活动,已对外宣布的选秀节目包括云南卫视《完美声音》、青海卫视《花儿朵朵》、江西卫视《中国红歌会》、山东卫视《天籁之声》等,虽然因为“选秀”二字敏感,各家纷纷“巧立名目”称为综艺节目等,但选秀的特质显而易见。从各家打出的宣传口号来看,《激情唱响》声称“寻找中国最好听的声音”;《完美声音》则宣布“寻找中国最动听的声音”;而《天籁之声》也发誓“选出全中国最好听的声音”,可见多家选秀节目开始脱离了“外貌协会”的头衔,选择“唱的较量”。虽然具体形式各有不同,但还是难以掩盖雷同的诟病。而选手在选择报名哪个节目上也会做出多种选择,这样是否会分流各节目的选手数量?对此,云南卫视《完美声音》总导演彭莹,“选手的选择是他们个人的事情,而各家卫视推出‘盲听’的方式,会使选手们更加多元化。以前的选手仅仅限于帅哥靓女,歌曲形式也多以流行为主。这次我们选手中有原生态的、酒店驻唱的、民声的、原创的、中外组合等各种各样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耳目一新。”
评委为何都自称导师?
回应:为了帮助选手健康发展
以往选秀中不仅令人追捧的特色选手是节目的卖点,个性十足、言辞犀利的评委更是节目大肆宣传的噱头。不过类似黑楠、柯以敏、包小柏、杨二车娜姆、伊能静等或毒舌、或煽情、或爱掐架的点评招式在今年的选秀中似乎销声匿迹。《一声所爱·大地飞歌》请来“宝岛歌后”孟庭苇,孟庭苇曾在采访中表示自己是导师而非评委。而《中国好声音》中刘欢、那英、杨坤、庾澄庆四位重量级乐坛顶尖人物,将变身明星导师,他们纷纷表示,拒绝“毒舌”,将给学员真诚的建议和指导。云南卫视《完美声音》在进入全国突围赛阶段时,分赛区评委除了传统的“决裁者”身份外,还将会化身为“护航者”,导演组负责人告诉记者,“等到总决赛的时候,各个分赛区的评委组成评审团,针对选手的问题进行综合评价,给出相应的指导,这样也有利于选手的健康绿色发展。”
只有“好声音”能有发展吗?
回应:声音重要同时考虑整体发展
面对各家卫视打出的“盲听”模式,抛开形象而只谈“好声音”在当下的娱乐圈内能否持续立足,引起了不少业内人士的质疑。此外,在近几年的选秀节目里,大多成为一场短暂的眼球争夺战,只注重前期选拔,不注重后期孵化。而在今年的选秀节目中,一些卫视都注意到这一问题,《花儿朵朵》就请来环球、滚石两家唱片公司参与选拔。而《天籁之声》也与滚石等唱片公司签订合约,进入全国总决赛的选手还有机会参与山东卫视的自制剧演出。云南卫视《完美声音》导演组负责人表示,“我们不像以前选秀类节目捆绑式签约,而是提供了十余家唱片公司供选手们选择。而选拔模式上我们只在前期的预选赛采用‘盲听’这种方式,到了50进20就已经回归到评委选手面对面的选拔方式。毕竟在大的娱乐环境下,我们还是要考虑艺人的外在形象。不过也正因为‘盲听’,也为我们选出了不少独特的选手,比如说杭州唱区45岁反串选手骆国恒,他就是一个普通农民,不过他演绎的‘女声’犹如留声机中传出来一样,特别有韵味,很受评委们青睐。”
实习记者 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