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奥斯卡最佳影片之文字之外镜头之内的盛宴

2012/7/31 14:23:07 作者:佚名 来源:女物娱乐网
历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将近一半都来自小说家们的创意和灵感,奥斯卡可以说是一场文学的盛宴。无论是作家还是导演,都给影片带了灵感,演员的超高演技是将作家的文字赋予了鲜活的生命。

    历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将近一半都来自小说家们的创意和灵感,奥斯卡可以说是一场文学的盛宴。无论是作家还是导演,都给影片带了灵感,演员的超高演技是将作家的文字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历届奥斯卡影片很多改编自文学作品。

电影和文学,就像一对恋人。

    今年,第84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9部电影,至少有4部改编自小说。让我们一起来回顾经典奥斯卡影片中,那些改编比较成功,小说与影片相得益彰的作品。

  《教父》:忠于原著的经典

  《教父》被很多影迷奉为最经典的黑帮电影,荣获了第45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3项大奖,1974年问世的《教父2》又将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6项大奖收入囊中,成为好莱坞历史上最成功的续集电影之一,也奠定了导演弗朗西斯·科波拉在好莱坞中的“教父”地位。

  《教父》改编自美国作家马里奥·普佐的1969年出版的同名长篇小说,马里奥也因这本书一举成名。电影《教父》最成功的一点,就是几乎完美地再现了小说,在情节安排、人物刻画和细节处理上都非常到位。故事讲述美国纽约五大黑势力集团之一的维托·考利昂一家采用极端手段,实现了在整个美国黑势力团体中的独尊地位。在这场斗争中有黑团伙之间的火拼;有走私贩毒的嚣浪;有赌场的烟云;有红灯区的人欲横流。小说本身非常可看,原著小说里对黑手党的描写非常之多,以至于人们甚至怀疑作者是不是和黑手党有瓜葛。

  小说《教父》是当年美国的重磅畅销书,也是美国文学创作中的一个转折点,它使黑手党问题引起了举国上下的注意,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反映黑手党的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是却没有一部能同《教父》相提并论。

  《乱世佳人》:公认最成功改编

  在奥斯卡历史上,《乱世佳人》是公认的最成功的改编。此片荣获第12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在内的8项大奖,至今仍是整个好莱坞和美国电影工业的骄傲。

  《乱世佳人》改编自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同名小说。故事讲述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农场主女儿斯嘉丽·奥哈拉的传奇生活,以及她与白瑞德之间的爱情故事。原著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当时是《亚特兰大日报》的记者,1926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飘》,历时10年,小说问世。1937年,米切尔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文学奖。1949年,米切尔因车祸离开人世,《乱世佳人》是她惟一的一部文学作品,也是迄今为止美国小说中最畅销的作品之一。它不仅成为美国的文学经典,而且跻身于世界文学名著之林。

  1936年,凯伊·布朗阅读了还没有正式发行的原著小说,之后他建议当时塞尔兹尼克国际电影公司总裁塞尔兹尼克购买小说电影改编权,并将之改拍成电影。一个月后,听从布朗的建议,塞尔兹尼克用5万美元将小说改编权纳入囊中。

  电影《乱世佳人》的成功带来了非常多的连锁效应,不但将电影女主角费雯·丽和男主角克拉克·盖博推上好莱坞传奇明星的巅峰,也为名著小说改拍成电影开启了新的旅程。这之后,在奥斯卡的获奖名单上,由小说名著改编成的电影占了半壁江山。

  《雨果》:小说肩上的传奇

  在本届奥斯卡颁奖盛典上,老牌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3D电影《雨果》斩获了最佳音响剪辑、最佳音响效果、最佳视觉效果、最佳美术指导和最佳摄影五项技术类大奖。这部电影改编自美国知名绘本小说家布莱恩·瑟兹尼克的魔幻小说《造梦的雨果》。

  《雨果》讲述了在上世纪30年代巴黎一个繁忙的火车站里,12岁的小主人公雨果一步步解开父亲生前秘密的故事。雨果以为自己终将以“孤儿、守钟人和小偷”这三重身份悲惨地生活下去,甚至再也无法踏出这个车站。除非,他能修好那个会写字的机器人。为了修理机器人,雨果经常去玩具店老人那里偷取玩具,以便拆解出更多适合机器人的零件。不料却因此引出更复杂、更惊人的秘密。雨果的命运,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瑟兹尼克的原著讲述的恰好是法国电影先驱乔治·梅里爱的生平。电影人的生平被创作成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又被改编成电影,电影和小说的奇缘在这里被放大。

  原著作者瑟兹尼克曾以《霍金斯的恐龙》荣获2002年美国凯迪克银牌奖,并以《造梦的雨果》摘取2008年凯迪克金奖(有图画书“奥斯卡”奖之称)和2007年美国鹅毛笔奖。在电影《雨果》中,马丁·斯科塞斯在尽量保持原著内容的基础上也加入了自己独特的电影风格,成就了一部站在小说肩膀上的电影传奇。

  《指环王》:创改编得奖记录

  在第76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上,根据托尔金的文学巨著《魔戒》改编的魔幻大片《指环王:王者归来》,囊括了最佳影片等11项大奖,创下文学巨著改编成影片得奖的新纪录。《魔戒》是牛津大学教授兼语言学家J·R·R托尔金的史诗奇幻文学作品,并在诸多的评选中被选评为“二十世纪最佳小说”的第一名。但同时,也是一部公认非常难拍的电影。

  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最佳改编剧本奖得主菲利帕·伯伊恩斯说了这样一段话:“是的,我们伴随这些书而长大,但我们从没想过到我们头发灰白时将它们拍摄成为电影,我们有那么多人需要感谢,但首先我们要感谢 《魔戒》原著的作者托尔金教授,没有他,我们就不可能站在这里。”的确如此,《魔戒》是托尔金的文学世界,也创造了电影的辉煌。

  自《魔戒》三部曲上市以来,总共卖出了超过5000万套。但这本书在写作过程和出版过程中却一直经受着考验。1936年时,托尔金动笔开始写《魔戒》,中间二战爆发,耽误了进程,断断续续直到1949年才脱稿。到了1954年出版时,又遇到了纸价飞涨,最终,一家出版公司咬牙印刷了3500册。可谁也没有想到,这部小说后来不仅销量颇高,更是在几十年后成为了电影的改编源头,耗资2.7亿美元进行拍摄。

  根据2005年美国《图书标准》做的一份统计分析,在电影史上,有20%到33%的影片改编自已经出版的文学作品,而在历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的提名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50%。小说托起了很多导演梦想的翅膀,当奥斯卡遇到小说,当电影遇到文学,一个梦起飞了……

12下一页